陽虛痰凝證

陽虛痰凝證,中醫病證名。是陽氣不足,氣血不和,風寒濕邪入侵經髓而表現的證候。常見於流痰。

病因病機

後天失調,以致腎虧骼空;或飲食失節,脾失健運,痰濁凝聚。復因風寒濕邪乘隙而入,致邪襲經髓骨髓,氣血凝滯。

辨證要點

陽氣不足,氣血虧損,風寒痰濁之邪乘虛侵入筋骨,使骨骼氣血失和,寒痰凝集,瘀阻不通,故患處隱痛,功能活動障礙;氣血不足,陽氣虛弱,故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無力為陽虛之象。

臨床表現

患部隱隱作痛,不紅不熱,腫脹不顯,繼而關節活動障礙,動則痛甚;伴神疲乏力,食慾減退,畏寒肢冷;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

益腎溫經,散寒化痰。

方劑

陽和湯加減。

常用中藥

麻黃、熟地、白芥子、炮姜、甘草、肉桂、鹿角膠。

常見病

流痰。

預防調護

1. 注意飲食調理,平時宜多食富有營養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骨髓等;在病變進展時,忌食魚腥、酒類及蔥、椒、大蒜等發物。

2. 宜清心靜養,節制房事,以利康復。

3. 若並發癱瘓者,應經常幫助其變換體位和擦浴,預防褥瘡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