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陽新,古稱興國州,居吳頭楚尾,臨浩瀚長江。巍巍幕阜迤邐東來,滔滔富河穿城而過。這裡氣候濕潤,湖泊眾多,號千湖之縣,擁舟楫之利。兩千多年來,中原文化南渡,陽新便是重要驛站,墨客騷人多於此流連。靈秀的山川,豐厚的文化,滋養了一片治學的沃土——儒學。
發展
共和國成立近六十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實驗中學的發展進入了黃金時期。實中人在市縣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勵精圖治、開拓前行。學校在教育管理、教書育人、教學教研各個方面與時俱進,成果迭出。幾十年來,學校打造了一支專家型教師隊伍,如老教育專家胡顯桐、許宏蘊,特級教師傅斯均、董華偉、費新岸、李志敏。學校還擁有110多位經驗豐富的高級教師,一大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教師。正是由於有了這些優秀的教師,學校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無數學子在各自的崗位上恪盡職守、建功立業。有的遠渡重洋,在異域他鄉立身揚名,如留美博士嚴乾新、鄧悠平;更多的學子在國內的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奮發進取,事業輝煌,如知名校友劉會永、劉騰華、劉志剛、劉會增、陳緒富、鍾銀承、陳新江、鄭傳寅、吳勉堅、柯亨松、徐魯、彭方遠、王賢田等。他們在省市縣,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
今日的陽新實驗中學擁有381位初高中專任教師,7200多名學生,86個班級,館藏圖書85000餘冊。學校建起了現代化的教學大樓、辦公大樓和理化生實驗大樓,裝備了先進的智慧型語音系統和全縣一流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開通了國際網際網路,修建了中心花園。新校區的建設正在緊張的籌備之中,不遠的將來,我們的新校區將建起總面積達14000平米的現代化學生食堂和學生公寓。
學校的中考高考一年一個台階,升學率位居全縣同類學校榜首,各項工作走在全縣前列。2005年,學校被省教育廳授予“湖北省教育科研示範基地學校”的光榮稱號。2007年,學校又通過了省文明委組織的“湖北省文明單位”的考核與驗收。2008年,學校被黃石市人民政府授予“影響黃石一百品牌學校”的稱號。
展望未來,明天的實驗中學仍將堅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辦學目標,全面貫徹“人本、民主、崇實、創新”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努力實現教育管理高層次、師資隊伍高水平、教學教研高質量、育人環境高品位的發展目標,為陽新的教育事業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86個教學班,學生6600餘人,其中高中生3500餘人,國中生3000餘人;在崗在編教師406
人,其中高級教師156人,特級教師2人;館藏圖書85000餘冊。擁有可供3000人食宿的學生食堂、公寓群,現代化的教學大樓、辦公大樓、理化生實驗大樓,一流的智慧型語音系統、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和現代化的塑膠運動場。
學校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特別是近幾年來,學校教學質量突飛猛進,中考高分率、上重點高中人數一直在全縣名列前茅,國中部已成為全縣名符其實的龍頭老大;學校先後有17名同學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2008—2010年學校高考上本科線的學生達二千餘人,2010年高考黃煥煒同學在全國空軍招飛中,以湖北省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空軍招飛局錄取,填補陽新歷史上沒有空軍飛行員的空白。
學校被評為“全國地理教學先進學校”、“全國百縣中國小英語最最佳化實驗研究基地”、“湖北省教育科研示範基地學校”、“湖北省文明單位”、“黃石市示範高中”、“影響黃石一百品牌學校”。“2010年中國基礎教育綜合實力百強學校”,今日的陽新縣實驗中學已成為鄂東南地區規模最大、聲譽最卓著的完全中學。
基本內容
湖北省陽新縣實驗中學位於陽新縣城關蟠龍山腳,十里湖畔。環境幽靜,風景怡人。其前身可上溯至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始建的儒學(學宮),1910年創辦“興國州中學堂”,曾先後易名為“陽新縣中學校”、“陽新中學”,1950年改名為“陽新縣第一中學”,1989年整體搬遷到竹林湖畔為“陽新縣第一中學”。原址定名為“湖北省陽新實驗中學”仍為完全中學。
校園面積達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現有67個教學班,5400多學生,是鄂東南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全日制重點完全中學。學校擁有標準的理、化、生、勞技實驗室,專用的美術、音樂教室、語音室,微機室配備了“PII”及586型微機64台,各項設備齊全,辦學條件逐步現代化。
該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碩果纍纍。現有教職工371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88人,中級教師130人。學校每年聘請一位外籍教師執教英語口語,效果顯著。近年來,先後湧現出省、市、縣學科帶頭人40餘人,教學骨幹100多人,教師優質課競賽獲省獎8人次,市縣級36人次,論文獎近100人,在國家、省級刊物發表論文60多篇,參與著書立說者7人。中考升學率歷年居全縣第一;高考升學率逐年提高,2002年高中升大學率達85%。學校先後被評為“湖北省優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湖北省科研興校示範學校”。
歷史沿革
宋代仁宗慶曆四年(1044)。興國軍學自此始,在州治西北隅。神宗熙寧間徙治南·哲宗元七年知州胡師文徙於舊址之岡西附東向,孝宗幹道六年,知軍葉模改建西岡北附南向。寧宗嘉定七年,知軍李壽朋廣大成殿。當年知軍虞孫改建門堤,增宏規制,立灃水、泳歸二亭。
元代世祖至元十四年升軍為路,立路學。順帝後至元六年總管申克溫葺堂廡建公廨創大成雅樂新從祀像。至正三年,總管焦思忠以禮殿卑陋重修六年,達魯花赤石抹帖木耳不花、總管肖正臣創建兩廡。八年,教授陳松年修大成殿。十二年,兵燹禮殿獨存。
明代洪武四年,通判鄭署府事,卜地增廓重建兩廡戟門、明倫堂東西齋。六年,同知翟矽改建倫堂於文廟後,改舊明倫堂為集義堂,設東西齋,築堤於灃池之左,重建灃水,泳歸二亭於堤上三十年,知州李文聲修二舊亭,廣神廚五間於西廡後築杏壇於明倫堂後。天順三年,州同李暄重修。成化八年知州葉普重建明倫堂於舊堂之左,辟射圃於虎山麓宏治十四年知州胡瀛。徙明倫堂於址南向,聖殿兩廡戟門居前,舊灃池十餘畝約而小之。中置石橋。徙官廨四所於龍山下正德年,知州李東重建。嘉靖十六年,知州劉綸建啟聖祠於學右,十九年,知州吳希賢改建於聖廟左。二十九年,知州周鵬修牆垣,砌以磚。學東南隅建學正宅一,訓導宅三,東為坊日義路禮門,西為號舍,凡十三楹,前為學門,在柩星門左。
清代順治八年巡道李呈祥捐修大殿並兩廡戟門,工未峻遷去,後任楊遵、學正程一棐,訓導羅克映捐俸成立。康熙五十四年,知州高夢龍修大成殿數一亭。雍正二年,知州黃澄修兩廡、鄉賢祠、名宦祠、戟門、柩星門。三年,修明倫堂。六年,修灃水建啟聖祠。十三年,知州高建暨州紳士庶重修大成殿,改設圃於學左。乾隆二十四年知州蔣曰堂重修。三十三年,學正諶潮重重修。嘉慶十三年,知州椿霖重修。道光二十八年大水沖塌。三十年,知州宋宴春同州人陳光亨及眾紳耆捐重修。先鋒三年,古柏被毀。十一年,州人陳光亨及眾紳耆,改明倫堂為崇聖祠,改敬一亭為明倫堂,而建尊敬閣於其上,遷敬一亭於殿之東北隅,與古柏亭相對。光緒七年,崇聖祠傾倒,明倫堂蟻蝕,知州李輈改建。
1949年3月,校長張昊組織進步師生成立中國民主主義青年社陽新縣中學支部,並成立護校委員會,迎接解放。5月,陽新解放,縣人民政府接管學校,當時有8個班,學生349人,教職工29人,縣長林岐兼任校長。學校面向工農,建立校務委員會,實行民主管理。1950年春,易名陽新縣初級中學,撤銷訓育處,飛出訓育制,停止訓育、軍訓、童子軍訓練,取消公民、童子軍等課程,改設時事政治課。1951年秋,成立教職員聯合會。1952年,改春季始業為秋季始業,中共臨時支部成立。在校工農子女學生在全體學生中所占比例由解放前的22%上升到74%,學生中成立學生會。1953年8月,教育工會成立,教聯撤銷,教聯會員轉為工會會員。1955年,中共支部正式成立。1956年9月,改名陽新縣第一中學,共青團支部升格為團總支。拆入學大成殿改建大禮堂。1958年秋,始招高中學生,3個班,131人,成為完全中學。1961年秋,改名陽新城關中學,高中班遷至桃花庵,一校兩址,首屆高中畢業生122人。1965年2月,高中班劃出,單獨成校,名為陽新縣高級中學,國中仍稱陽新縣城關中學。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下半年,全校“停課鬧革命”。1967年11月,成立革命委員會,學生任主任,行使學校領導權。1968年9月,工農毛澤東思想宣傳隊與解放軍代表進駐學校搞“斗、批、改”。1969年,學制改為初、高中二二分段制,春季始業,招國中生4個班。1970年9月,城關一小併入,改名城關東方紅學校,隸屬城關鎮。同年冬,兩年制國中生畢業。1971年廢除招考制度,實行工農兵推薦入學。1972年春,取消國小部,高中併入,2個班,100餘人,恢復完中,校址仍在儒學,復屬縣管。冬,國中7個班,高中2個班畢業。1973年恢復秋季始業,畢業生上山下鄉90人。1975年下半年,整頓學校秩序,校風學風略有好轉。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學校秩序逐漸恢復。12月恢復招考制度。1978年11月,復名陽新縣第一中學,屬省重點,實行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分工負責制。高考實行全國統一考試。高中班面向全縣招生,擇優錄取,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政工作正常開展,學校秩序日趨正常。1979年增設政教處,國中恢復三年制。1984年,一中支部升格為總支委員會。1988年8月,部分領導和教師及高二年級遷至白楊盧家山新址,始招高一新生,一校兩址。老校改名為陽新縣實驗中學。
辦學理念
理念
人本
民主
崇實
創新
校訓
尚德 勵志 篤學 求真
校風
民主 和諧 樸實 向上
教風
愛生 敬業 嚴謹 善教
學風
文明 上進 勤思 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