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良鮎魚
陸良鮎魚(Silurus asotus Linnaeus)是歷史上特有名貴魚種,雲南八大名魚之一,主產於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江河、故道、壩塘、龍潭。是國家原產地地理標誌產品。屬於鮎形科鮎屬中的一個地域魚種,體長、頭扁平、腹圓、尾部側扁、體表無鱗、富粘液、須二對,體色表黃色、且色彩深淺交替,尾鰭上下葉等長,懷卵料呈金黃色,棲息於水體中下層,性凶錳,以捕食小魚蝦、水蚯蚓、水生昆蟲等為生,三齡性成熟,5月中旬至今月下旬產卵,當年可長至100克,次年可長至800克,最大個體4000克。1998年2月,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對陸良鮎魚營養進行全面分析,結果為:陸良鮎魚品質優良,內質細嫩,營養元素全面豐富,味道鮮美,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高,難得的“人間美食”。
魚類簡介
鮎魚是一種地方土著魚類,含蛋白質18.8%、脂肪4.2%,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鮎魚肉的蛋白質胺基酸組成完全,質優味美,既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由於各種因素該魚類瀕臨滅絕,陸良縣魚種站等單位為保護利用這一資源,積極申報列為雲南省"九·五"科技攻關項目,開展鮎魚人工繁殖及配套技術研究與利用工作。 經過六年的協作攻關,在野生馴化、人工繁殖、苗種培育、飼料開發、成魚飼養、魚病防治、開拓市場、示範推廣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套完整的配套技術,達到國內的先進水平,為開發土著魚類提供了經驗,同時也為市場增加一名特優魚品種,促進了魚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魚農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