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燒製法

陶瓷燒製法指的是陶瓷的燒制方法。包括:陶瓷製作文化、制坯方法、施釉方法三類。

陶瓷製作文化

陶瓷器的製作,以其原料論應屬於矽酸鹽工業的一環。陶瓷器分成胚與釉二部分,中央如骨與肉的部分為坯,外表如皮膚的部分為釉。黏土是作成坯體最主要的原料,亦即是利用黏土所其有的可塑性,始可塑製成各種形狀的坯體。所以陶瓷器是先成形而後燒成,而玻璃器則走先熔成玻璃漿,在冷凝時固定成形的。坯體中所加入的其他原料都是用以調整黏土以達所需要的性能。粗陶器常僅採用一、二種黏土混合制坯,不需特別調配。而精製陶瓷器,就非慎選原料不可,

如采高嶺土為坯體的主體及另一種強可塑性的黏土,增強可塑性以利制坯,石英以增坯體的透明性及減少可塑性。長石以降低燒成溫度等,並視製品精細程度而決定選擇原料的純度,土石原料中常含有氧化鐵,而鐵質常使陶瓷器帶有土黃、褐或青灰色,所以也常是取決的條件。

制坯方法

一、坯土含水約在百分之八至十八之間因含水太少,可塑性弱,多呈鬆散潮濕粉粒狀或潮濕硬土塊狀,必須使用強大機械壓力,用鋼模壓製成形。其優點為:機械自動操作生產快速,鋼模成形整齊畫一,坯料含水少故乾燥收縮小,變形機會也少。其缺點為:僅能製造形狀簡單坯體,最適合製作各種面磚。

二、胚土含水約在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五之間:是胚土表現可塑性最好的含水量,所以各種利用可塑性成形的方法均屬之。如:

(一)捏塑制坯法:古老制坯法,僅用徒手及簡單工具,現代陶藝作品多有採用者,

(二)土條制坯法:古老的制胚法之一。大形器物如水缸等採用此法製成。現代陶藝作品多有採用者。

(三)轆轤拉坯法:轆轤又稱「陶車」,古稱「均」,為一可旋轉的圓盤,取坯土置圓盤中央,雙手很技巧的內外推擠,即能作出圓形器物,如碗盤、瓶罐等。為我國古代陶瓷器之主要製作方法。

現今機械進步,已配合石膏模作成半自動及全自動碗車,節省人力且製品標準,為製作圓形餐具之主要方法。

(四)模型托坯法:我國古代使用黏土素燒製成模型,將坯土先作成土片,分別壓入模內稍待即可取出,黏接各部並修整即可,如唐三彩俑人、陶馬等均為此法作成。

三、坯土含水約在百分之四十至五十五之間:坯土含水過多已呈糊狀,必須加入適量電解質以為稀釋,始能得流動性好,且不易沈澱,像稀糖蜜狀的泥漿。石膏模鑄漿法:石膏模型精密且吸水性良好。將泥漿灌入石膏模內,石膏模吸入水分,泥漿內懸浮的坯土小顆粒即漸次平均堆積在石膏模內壁,俟坯土堆積得已夠厚時,即將中央部位仍有流動性的泥漿傾倒出去,在石膏模內壁即可得一坯體。玩偶等多用此法製成。

坯體製成後均需經修整及乾燥過程,黏土經乾燥後均有收縮現象產生,與燒成時亦會產生的收縮現象,均為陶瓷器變形及破裂的主要原因。

施釉方法

釉為陶瓷器的外表,常掌握此陶瓷器的成敗。釉必須與坯體相適當配合,如坯釉膨脹係數、燒成溫度等。釉以其內容物分類,有鉛釉、硼釉、長石釉、石灰釉、灰祐、食鹽釉等。

殷商首先製成灰釉。漢,唐三彩為低溫鉛釉,釉色多變化、華麗。宋多用長石釉,釉面溫潤,使人有莫測高深之感。清代更作成石灰釉,清澈玲瓏。使釉下青花更明晰。

施釉方法計有多種:浸釉、淋釉、噴釉、塗釉、揮發等燒成為陶瓷器決定性的處理。一般粗陶常在攝氏九百至一千度之間燒成。精緻陶器及?器常需攝氏一千二百至一千二百八十度之間燒成。一般瓷器約需攝氏一千三百二十至一千三百五十度燒成。精緻瓷器及化學用瓷皿常在攝氏一千四百度以上燒成。陶器及?器的燒成溫度是決定在釉藥已完全熔融,而坯體已有一相當堅硬程度,或已達不吸水程度;而瓷器坯體必定已達半熔融而仍能支持原形未熔到變形程度,亦即瓷器化。故瓷器坯體呈半透明狀,而陶器及?器不能。燒成燃料可採用木柴、煤炭、燃油、瓦斯、電力等。近代以少量試驗多採用電力,工業生產大多使用瓦斯及燃油。

我國約在彩陶時已築有窯爐,專為燒制陶器之用,其後逐漸改進,北方以饅頭形窯為主,南方則以龍窯及登窯為主,其後景德鎮又形成其獨特形式的窯。現今大量生產多採用連續燒成的隧道式窯,而小型工廠則採用抽屜式台車窯為主。

陶瓷器的裝飾方法非常多,但仍以彩繪為主。彩繪可分為釉下彩繪(高溫彩繪)及釉上彩繪(低溫彩繪)。彩繪色料所需呈色劑均為重金屬氧化物,但大多不能耐高溫。所以釉下彩繪色料顏色種類較少,可直接施繪在坯體表面,再拖釉,因在釉層下所以稱為釉下彩繪,必須以高溫釉燒後,釉層已透明始能看出釉下彩繪的色彩,如青花。而釉上彩繪就必須先燒成白瓷後,在光清瓷釉表面施繪釉上色料,再以約攝氏八百度上下的低溫度燒制彩繪,色料熔融附著於瓷釉表面即不會脫落,所以要比釉下彩繪多一次彩繪燒制。如五彩、粉彩、琺瑯彩等均屬之。古代均以手工描繪,而現今多用印刷技術製成印花紙,以節省人工製作一般日用陶瓷器。除非藝術品已不用人工彩繪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