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尚行

陶尚行(1898—1969), 湖南寧鄉人,是劉少奇曾經用過的化名。

個人履歷

1920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當選為中央委員。

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同年秋,任全國總工會黨團書記。

1932年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參加了長征。任中國工農紅軍第8軍團、第5軍團中共中央代表和第3軍團政治部主任。在遵義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主張。

1936年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盧溝橋抗戰爆發後,任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貫徹中共中央關於鞏固華北、發展華中的戰略方針,領導作出發展中原地區敵後抗戰的部署。

1939年11月進入華中敵後,到達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主持召開了中原局會議,討論華中的發展方向、根據地建設的方針任務及統一戰線中的策略等問題,決定執行向西防禦、向東發展、開闢蘇北的戰略任務。1940年春,與江北指揮部領導人一起,指揮新四軍第4、第5支隊主力,在皖東挫敗日偽軍的“掃蕩”,並取得反對國民黨頑固派鬥爭的勝利,開闢和發展皖東抗日根據地。同年11月,任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政治委員。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華中局書記兼中央軍委華中分會書記。同陳毅代軍長等重建軍部,領導整編部隊,恢復和發展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抗日武裝力量,堅持華中敵後抗戰,挫敗了日偽軍對蘇中、蘇北的“掃蕩”。同時,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加強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發展抗日游擊戰爭。

1942年回延安。

1943年3月起,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和中央軍委副主席,並繼續指導華中抗日根據地工作。1945年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抗日戰爭勝利後,在毛澤東赴重慶同蔣介石談判期間,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職務。解放戰爭期間,繼續擔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並曾兼任總政治部主任。

1947年3月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兼任國防委員會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殘。

1969年11月1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逝世。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作出專門決議為他恢復名譽。

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收入《劉少奇選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