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 字:陶匏壺
類 別:陶器年 代:戰國
尺 寸:口徑8厘米,高51厘米
收藏單位:廣東省博物館
文物介紹
小口,圓腹,平底。口內有凸出的三粒蓋托,口外有四個綁蓋的豎形小耳,壺身拍印米字紋至底部。愈往下器壁愈厚,最厚處達4.5cm,此器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
名字:陶匏壺 類別:陶器 年代:戰國
名 字:陶匏壺
類 別:陶器小口,圓腹,平底。口內有凸出的三粒蓋托,口外有四個綁蓋的豎形小耳,壺身拍印米字紋至底部。愈往下器壁愈厚,最厚處達4.5cm,此器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
匏,是中國古代對一個球體的葫蘆的稱呼。匏最廣泛的用途就是從中間剖成兩半做水瓢,民間將匏俗稱瓢葫蘆。 匏樽是酒杯的意思,也是古代所說的“八音”之一。
簡要介紹 匏藝 匏器 古籍解釋石匏壺,清朝時期歷史文物,作者何心舟。
陶瓷或金屬製成的一種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來盛茶、酒等液體:茶壺。酒壺。噴壺。油壺。漢晉時瓷質壺開始流行,歷代燒制有大量有同形制的壺,如西亞的扁壺、雞頭...
字形結構 漢字釋義 常用詞組 說文解字 漢英互譯1.陶製的尊�p簋�p俎豆和壺等器皿。 2.泛指實用而合於古制的器用。 3.指古代樂器。
半瓢壺也叫曼生壺,以半瓢為器身,流短而直,把成環形,蓋上設弧鈕,把梢印“彭年”,底印“阿曼陀室”。壺身銘:“曼公督造茗壺第四千六百十四。為泉清玩。”造型...
基本資料 文物簡介 作者簡介 外型特點 製作手法《陽羨茗壺系》是一本專論紫砂壺的第一篇著述。書成於明末崇禎年間,該書記述了宜興紫砂壺替代銀、錫、瓷壺的情況,當時已被譽為實用與陳設欣賞兼備的藝術珍品,“...
作者 作品賞析半瓢壺也叫曼生壺,以半瓢為器身,流短而直,把成環形,蓋上設弧鈕,把梢印“彭年”,底印“阿曼陀室”。壺身銘:“曼公督造茗壺第四千六百十四。為泉清玩。”造型...
基本資料 簡介 作者簡介 外型特點 製作手法壺是一個漢字,讀作hú,本意是指陶瓷或金屬製成的一種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來盛茶、酒等液體,也指像壺的形狀或出水狀態的東西。
基本信息 字形結構 漢字釋義 常用詞組 古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