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母伏劍

基本信息

詞目:陵母伏劍
拼音:líng mǔ fú jiàn
解釋:指漢將王陵母親伏劍而死事。

典源

《漢書》卷四十〈張陳王周傳·王陵〉~2046~
王陵,沛人也。始為縣豪,高祖微時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鹹陽,陵亦聚黨數千人,居南陽,不肯從沛公。及漢王之還擊項籍,陵乃以兵屬漢。項羽取陵母置軍中,陵使至,則東鄉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願為老妾語陵,善事漢王。漢王長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劍而死。項王怒,亨陵母。陵卒從漢王定天下。以善雍齒,雍齒,高祖之仇,陵又本無從漢之意,以故後封陵,為安國侯。

釋義

王陵為漢將。 項羽 取 陵 母,欲以招 陵 。有 漢 使來, 陵 母見之,謂曰:願告吾兒, 漢王 長者,必得天下,子謹事之,無有二志,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劍而死。 項王 怒,烹 陵 母。後 陵 卒從 漢王 定天下,封為安國侯 。

運用示例

三國 魏 嵇康 《明膽論》:“陵母伏劍,明果之儔,若此萬端,欲詳而載之,不可勝言也。”
五代 李瀚 《蒙求》:“ 陵母伏劍, 軻親斷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