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富於人民性,同情困苦農民,憎恨貪官污吏,性情豁達,以詩文結交天下名士。 陳鑒以同情家鄉災民困苦,修府志中堅持正義,觸怒州、府官員,明末兩次入獄。清順治二年(1645年)在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縣),因同情、支持反清義軍首領陳子龍,被捕入獄八年。因不容於家鄉的州、府官員,離鄉外出遨遊全國各地,以其道德才華先後被薦舉為江夏縣(今武昌縣)教諭、南京兵部司務、松江府華亭縣知縣,所在有政聲。後來的《江夏縣誌》、《松江府志》都把陳鑒列為名宦之一。 陳鑒流落於南京、蘇州、松江一帶40多年,以詩文與江南諸名士交遊。江南名士毛西河(毛奇齡)、尤展成、徐而庵等稱他為"嶺南才子陳子明先生"。在江南士林中享此盛譽,粵人少有。 陳鑒對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深惡痛絕,常入木三分地揭露、戲謔、嘲諷、鞭撻這些人的醜行,弄得他們狼狽不堪。至今民間還流傳很多這類傳奇故事。1984年春,中國科學院在湖北召開的"全國機智人物討論會",陳鑒被列為"阿凡提式機智人物"。
陳鑒《補陸羽採茶詩並序》:陸羽有泉井,在虎丘,其旁產茶,地僅畝許,而品冠乎羅齊松蘿之上。暇日游觀,憶羽當日必有茶詩,今無傳焉,因為補作云:物奇必有偶,泉茗一齊生。蟹眼聞煎水,雀芽見斗萌。石樑苔齒滑,竹院月魂清。後爾風流盡,松濤夜夜聲。
傳說陳鑒會試前掛出一橫標; 今科狀元陳鑒想.(注;想字小得讓人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