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陳越平,廣東東莞人。北平大學肄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中央黨校科長。建國後,歷任中共平原省委宣傳部處長、秘書主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宣傳部辦公室主任,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華南分局辦公廳主任,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兼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廣東省社聯主席,中共廣東省顧委副主任。
人物生平
陳越平同志出生於1914年9月,廣東東莞人,1937年春參加革命工作,193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7月至1937年7月在北平大學法商學院經濟系學習,參加北平學聯和民先(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領導的抗日救亡學生運動;1937年7月至1937年9月,在平津流亡同學會工作;1937年9月至1938年1月,在第三戰區交通團從事宣傳教育工作;1938年1月至1938年11月,在第一戰區政訓處民運科工作;1938年底至1941年5月,在西北聯合大學(後改名西北大學)學習,參加民先和中共地下黨活動;1941年6月至1943年6月,任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統戰部幹事、科長;1943年7月至1947年5月,為延安中央黨校學員、校刊編輯、文化教員、科長,期間參加延安整風運動;1947年5月至1949年8月,任冀魯豫區黨委宣傳部宣傳科長、編審科科長;1949年8月至1952年10月,任中共平原省委宣傳部宣傳處長、秘書主任;1952年10月至1955年8月,任中共華南分局宣傳部辦公室主任,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華南人民出版社社長;1955年8月至1958年8月,任廣東省委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1958年8月至1962年1月,任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任廣東省委中級黨校代校長、校長;1962年1月至1969年9月,任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省委委員、省監委委員;1969年9月至1972年12月,任南方日報社革委會副主任、黨委書記、社長、總編,省革委會政工組副組長;1972年12月至1978年3月,任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省委委員;1978年3月至1983年3月任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兼任省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和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1983年3月至1985年7月,任廣東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1985年後兼任省顧問委員會聯誼會副主任、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名譽主席、省精神文明建設研究中心顧問、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名譽理事、省炎黃文化研究會顧問等職務;2001年8月離休。
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經歷了中國社會的風雲變幻。在青年時期,正值中國處於積貧積弱、帝國主義列強肆意欺凌的時期,他接受了革命思潮的洗禮,不斷追求進步,積極投身革命事業。“九·一八”事變後,身為國中學生的陳越平積極參加學生上街宣傳、募捐、編印進步出版刊物等活動,從此開始了其革命救國的歷程。此後,在中山大學高中部、上海暨南大學、北平大學、西北聯合大學讀書期間,積極參加“一二·九”運動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組織的學生抗日救亡活動,期間曾因宣傳抗日先後三次被學校反動當局開除學籍。抗日戰爭時期,陳越平同志在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從事為邊區籌集武器、醫藥和情報交換等統戰工作;到延安工作後,積極參與中央黨校校刊編輯、文化教學、校務行政工作和組織黨校撤出延安轉移工作。解放戰爭時期,陳越平同志在冀魯豫區黨委從事宣傳工作,參加解放區土地改革和支前工作。新中國成立初期,陳越平同志在中共平原省委宣傳部從事宣傳工作,兼任平原省文聯黨組書記、平原省文教委員會副主任。1952年9月平原省撤銷後,陳越平同志調入中共華南分局宣傳部工作,曾擔任多個單位和部門的領導職務,長期從事宣傳文教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陳越平同志被打成所謂“三反分子”,下放“五七”幹校,參加監督勞動。恢復工作後,陳越平同志即以高昂的熱情重新投入到宣傳文化工作中。
陳越平同志一貫注重理論學習,擔任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後,更加自覺學習鑽研黨的宣傳理論,積極為黨的宣傳文教工作貢獻智慧和力量。粉碎“四人幫”後,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陳越平同志旗幟鮮明地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堅決擁護和大力組織宣傳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撥亂反正的特定歷史階段,深入實際研究探討宣傳文教工作的形勢特點,在解決諸如消除“左”的錯誤思想影響、落實各項政策、解決右派平反昭雪工作等歷史遺留問題過程中,做了大量紮實細緻有效的工作,為廣東宣傳思想戰線的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推動廣東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擔任廣東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期間,關注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參考。陳越平同志離休後,繼續關心國家大事,一如既往地關心廣東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關心廣東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始終堅定不移地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對黨和國家的前途充滿信心。陳越平同志在生命的最後幾天裡,仍然念念不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病床上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
社會評價
陳越平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無私奉獻的一生。在大半個世紀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保持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飽滿的革命熱情,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祖國的繁榮富強,鞠躬盡瘁,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政治堅定,對黨忠誠,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他工作勤勤懇懇,注重學習,善於理論聯繫實際和聽取不同意見,集思廣益;他實事求是,顧全大局,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敢于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勇於同黨內不正之風作堅決的鬥爭;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淡泊名利,作風正派,艱苦樸素,為人謙和,待人真誠,從不居功自傲;他密切聯繫民眾,關心民眾生活疾苦,反映民眾呼聲,深受幹部民眾愛戴,在廣東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德高望重。
人物經歷
終身學習 孜孜不倦
陳越平同志1914年9月生於香港,是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篁村袁屋邊人,1920年先是在香港的私塾念國小,後在一私立英文學校學英語。時年雖幼,但天資聰敏。當時隨哥哥在香港的同一所私塾念書。他哥三天背一篇古文,可他七八天就背完了整本書,先生又找來了四書五經……要不了幾天,又都被他熟讀背完。先生沒辦法,對他說:“為不耽誤你的前程,你轉學吧。”母親遂把他送回東莞,進入縣立第一國小五年級,還沒畢業即以同等學歷考入東莞中學。1932年國中畢業,他代表東莞中學參加全省會考,獲全省第一名,由當時省教育廳長頒發了一面銀質獎牌,上書“褎然居首”四個大字,並刻有“獎給全省會考第一名陳成昌(這是陳越平同志當時的名字)”。國中畢業後,他報考了廣東極負盛名的廣雅中學、中山大學高中部、廣東工專等。並被幾所學校同時錄取,最後就讀中大高中部。之後離鄉北上,考入大學。由於他刻苦不懈地努力學習,直到90多歲,仍能大段地背出許多古文和詩詞歌賦。特別是名人著作,多能通篇背誦。
陳越平同志1937年春參加革命工作,1939年10月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943年7月-1947年3月在延安中央黨校工作,1947年5月開始從事宣傳工作,在幾十年的宣傳工作生涯中更是不忘學習馬列主義著作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並以此指導實踐;1980-1981年已經六十六、七歲的陳越平同志在中央黨校學習期間,讀了大量理論書籍,結合實際,寫下大量頗有見地的學習筆記;2001年8月年已八十七歲的陳越平同志離休,但他每天仍堅持學習。
信念堅定 赤膽忠心
陳越平同志從小立下革命志。由於參加學生抗日救亡運動陳越平同志三次被開除。第一次是參加中山大學進步學生運動,陳越平同志被中大高中部勒令退學。第二次是考入上海暨南大學物理系後,在1935年底,為營救被捕愛國學生,陳越平同志等人率先沖曹家渡警察局,沖五角場英法租界,把警察局長拉上街遊行……由於事事帶頭,衝鋒在前,被同學們譽為那次行動的三勇士之一。1936年寒假後,陳越平同志又被學校開除。第三次是在北平大學法商學院經濟系時,陳越平同志參加中共地下黨領導的北平學聯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活動。日軍進城後,到處搜捕抗日人士。陳越平同志等一批學生被迫於1937年7月28日先後離開北平。1937年底至1938年在政訓處民運科(後改政治部)搞民運工作,發動民眾搞武裝抗日。後民運科解散,陳越平同志轉到西安西北聯大讀書,參加了進步讀書會的活動,曾擔任學校民先總隊隊長、黨團書記。解放後從繳獲的敵偽檔案中才知道:陳志立(陳越平同志當時的名字)等人已被列入被抓捕的黑名單,並有特務沿途捉拿他們。幸虧他們利用各種關係掩護,及早撤離。這是陳越平同志第三次被開除。
陳越平同志被開除後,奔向根據地——延安。他們聯繫上了陝西省委地下交通員,歷盡艱險,最後進入人稱“南有瑞金,北有照金”的照金。1943年奉調到延安參加整風。從此,陳越平同志在革命隊伍里磨練、成長,他的革命意志越來越堅強,對黨、對人民越來越忠誠,並且經得起歷次運動的考驗。
工作認真 竭忠盡智
1947年3月陳越平同志從延安中央黨校到冀魯豫區黨委宣傳部工作、之後又到平原省委宣傳部、華南分局和廣東省委宣傳部,一直到離休,一共從事黨的宣教工作54年。他任過省文聯黨組書記、文教委員會副主任、華南分局宣傳部辦公室主任、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華南人民出版社社長、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主任和副秘書長、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任廣東省委黨校校長、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省委委員及省監委委員、南方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及總編輯、省革委會政工組副組長、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併兼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及廣東省社會科學聯合會主席、中共廣東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陳越平同志不論在宣傳戰線那個部門任職,工作都是兢兢業業,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的,他堅持的是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大膽創新。文化大革命把他打成“三反分子”。文革後,劫後餘生的陳越平同志繼續無怨無悔地做他所熱愛的宣傳工作。1983年他離開省委宣傳部到省顧委工作前的一次會議上,他說:“宣傳工作我幹了四十年,酸、甜、苦、辣都嘗過,但至今不後悔。”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可在30年前卻是一場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鬥爭。陳越平同志認為這場大辯論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典範,是文革極左思潮和後來解放思想、改革開放之間不可或缺的大轉折,陳越平同志從1978年到1979年先後在省委黨校發表講話,在佛山市、中山縣和全省地委書記會議上作報告,還召開了全省縣一級宣傳部長的現場會。各種會上他特彆強調要解決思想路線問題。這一系列活動,對我省的學習宣傳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1980年初任仲夷同志調任省委第一書記,他和中共廣東省委的其他領導同志堅決貫徹和執行鄧小平改革開放的路線。陳越平同志作為宣傳部長也發揮了應有作用,他認為,改革開放使人們的生活逐漸好起來了,告別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只有八個樣板戲可看的枯燥單調日子,文化需求多起來了。任仲夷同志把舊社會有句流行的話:“飽暖思淫慾”,改為“飽暖思文化”,要求宣傳文化工作要跟上時代。在陳越平同志和廣大宣傳戰線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廣東文藝界出現萬紫千紅,百花爭艷的新景象。當時任仲夷同志提出“排污不排外”,陳越平同志十分贊同。陳越平同志和宣傳部的同志曾專門去中山觀看香港電視,覺得對它沒有完全禁止的必要。事實證明:只要堅持開放改革,排污不排外,路子就越走越寬廣。
在醫院最後彌留的日子裡,陳越平同志還不停地念叨著如何搞好宣傳工作:一會說“宣傳工作要因地制宜,特區與發達地區、落後地區各不一樣”;一會又說“做宣傳工作要掌握度,過頭不行,不主動去做也不行。”還說“要注意總結特區和先進地區的經驗,抓好典型,舉一反三”等等。
知人善用 任人唯賢
陳越平同志知人善用、注意發揮各人之所長,並且任人唯賢、寬宏大度,僅以以下幾個例子為證。
1978年12月15日陳越平同志在一次座談會上談到:“同志們提得最多的是《羊城晚報》復刊的問題。我個人是完全贊同的。這個問題省委正在考慮。”後來省委同意宣傳部《關於〈羊城晚報〉復刊籌備工作及領導班子問題的請示》,考慮由吳有恆同志擔任羊城晚報社黨委書記兼總編輯。從宣傳部提出復刊到1980年2月15日正式復刊,前後經歷了十個月左右,這當中,主要是物色領導班子。陳越平同志和杜埃同志四次到吳有恆同志家,前三次他都一口拒絕。第三次臨走時,他的夫人說:他被劃為地方主義分子是廣州市委發了檔案的,現在口頭說一句就算了嗎??這時,大家才意識到吳有恆同志是對被劃為“地方主義分子”沒有正式平反有意見。第四次到他家,他看到省委發的正式平反檔案後,當場就表示同意到《羊城晚報》任主編,問題就順利解決了。
為把特區的宣傳文化工作做好,省委宣傳部把副部長林江、辦公室主任李偉彥以及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等一大批得力幹部派到了深圳,擔任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特區報社長,文化局長等職務,這批幹部在特區建設中為改革開放開路,起到了很好的領頭作用。
陳越平同志主張:要繁榮社會主義文藝,把創作搞上去,如果創作時間得不到保證,那就等於一句空話。要保證搞文藝創作的同志像自然科學家那樣,嚴格實行每周有六分之五時間進行創作活動。對業餘作者試行創作假的制度。於是部里決定給在研究室工作的劉斯奮同志創作假,讓其安心創作《白門柳》。
清正廉潔 嚴於律己
陳越平同志雖是省級幹部,但他家裡的家具和擺設仍很簡樸,最多的是書櫃,窗戶還是舊式的拉窗,地板是建樓伊始原裝的小馬賽克。那把風扇已經用了幾十年了,來迴轉動時還發出“吱吱”響聲……子女勸他把家裡裝修一下,總是被拒絕,他認為沒必要。
陳越平同志對子女要求是很嚴的,他很注意培養子女吃苦耐勞精神。
陳越平同志對同事的反映很重視。平時他很樂意與同事平等交談,深入各單位、各部門了解實情,符合政策又能辦到的事就盡力去辦。比如:對於他秘書、司機等的合理要求,他就認真對待,並且想辦法去解決。對子女向他提出的要求,他從不出面,而是相信子女所在單位的組織會考慮或讓他們自己去解決。
人物其他信息
向家鄉贈書
曾任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的老紅軍陳越平是南城袁屋邊人。陳越平同志的子女將其生平的事跡匯集成冊,出版了《難忘的歲月》一書。2008年11月12日上午,陳越平同志的女兒陳芳芳專門代表父親回到家鄉南城,向家鄉父老贈書。
陳芳芳是老紅軍陳越平的長女,是珠江製片廠黨委副書記。她專程從廣州回到家鄉,代表今年已經94歲高齡的父親,向南城區委、區辦事處和袁屋邊社區黨總支、居委會以及南城中學、南城陽光五小分別贈送《難忘的歲月》一書。
《難忘的歲月》由陳越平同志的四個子女陳東東、陳湘湘、陳芳芳和陳士矛共同編著。全書記錄了陳越平同志夫婦參加革命運動、參與新中國建設的人生足跡和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陳越平同志的子女希望通過這本書,讓家鄉父老了解父親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和自強不息的一生,使青年一代從中受到啟發,立志為家鄉添光彩。
子女捐贈藏書
2012年8月13日,已故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越平同志藏書捐贈儀式在東莞圖書館舉行,陳越平同志的長女陳芳芳(原珠江電影製片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女士向東莞市圖書館捐贈了陳越平同志生前珍藏的215冊圖書,其中包含有20世紀30—40年代珍貴的進步書籍。陳越平同志的家屬、親友以及廣東省文化廳廳長方健宏、東莞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華僑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林岳、東莞市文廣新局局長陳志偉等領導出席了捐贈儀式。
捐贈儀式上,方健宏同志向陳越平同志的女兒陳芳芳女士頒發了捐書紀念牌,並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東莞市文廣新局局長陳志偉在贈書儀式,對陳越平同志及其家人用實際行動支持東莞文化建設的善舉,表示了衷心感謝,同時希望所有關心東莞的領導、同志、朋友們一如既往地支持東莞文化建設。隨後,方健宏、陳志偉及陳越平同志家屬共同為陳越平同志的藏書進行了揭幕。陳越平同志這批藏書將成為廣大讀者繼承先輩革命精神的重要精神食糧。
弟弟陳榮業烈士
陳越平同志一母同胞的弟弟陳榮業1920年生,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參加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任分隊長。1941年初任中共東莞水鄉區委委員,是東江縱隊戰士,1942年7月後任中共東莞縣委會水鄉區委書記,1945年9月,25歲的陳榮業為革命獻身,鮮血灑在東莞的土地上,1957年經東莞縣人民委員會追認為革命烈士。
1996年在陳越平同志的倡議下,中共東莞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共篁村區袁屋邊支部聯合編寫出版了《東縱在袁屋邊——東莞袁屋邊抗日鬥爭史料》一書,陳越平同志擔任編審,並為此書寫了“開頭語”、書寫了書名“東縱在袁屋邊”,還親筆寫了他弟弟的文章——《陳榮業烈士傳略》。
為母校題詩
1932年國中畢業,陳越平代表東莞中學參加全省會考,獲全省第一名,在剛建成不久的中山紀念堂由當時國民黨廣東省教育廳廳長謝瀛洲頒發了一面銀質獎牌,上書“褎然居首”四個大字,並刻有“獎給全省會考第一名陳成昌(這是陳越平當時的名字)”題記。1992年8月15日,在東莞中學建校90周年紀念日,陳越平同志為母校題詩一首:
褎然居首
樹木樹人九十秋,
旗峰莞水竸風流。
褎然居首冠南粵,
英才輩出播神州。
源遠流長枝葉茂,
繼往開來壯志酬。
喜看鄉梓翻新貌,
趕超龍虎爭上游。
(句中“龍”指亞洲“四小龍”;“虎”指珠三角“四小虎”。)
人物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共廣東省委原常委、省委宣傳部原部長、原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陳越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2月2日5時50分在廣州逝世,享年98歲。陳越平同志遺體於2012年2月7日在廣州火化。
陳越平同志逝世後,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劉雲山、李源潮、汪洋、張德江、朱鎔基、葉選平等,分別以不同方式對陳越平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其親屬表示慰問。2012年2月7日下午,廣東省領導同志朱小丹、林雄,老同志李灝、王宗春、方苞、黃浩、范希賢、張漢青、王駿、李近維、康樂書、秦文俊等前往廣州殯儀館向陳越平同志送別,並向其親屬表示親切慰問。
陳越平同志逝世後,廣東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領導同志歐廣源、黃龍雲、朱明國、肖志恆、黃先耀、王榮、李玉妹、梁偉發、徐少華、張廣寧、劉聯華、謝強華、王寧生、鄧維龍、陳用志、陳小川、陳繼興、雷於藍、林木聲、劉昆、招玉芳、陳雲賢、劉志庚、許瑞生、湯炳權、唐國忠、王珣章、周天鴻、姚志彬、陳蔚文、溫蘭子、溫思美、徐尚武、覃衛東、李容根,省法院、省檢察院主要負責同志鄭鄂、鄭紅;全國人大有關專委會負責同志盧鍾鶴、黃麗滿、黃華華;廣州市市長陳建華,老同志林若、吳南生、寇慶延、王寧、朱森林、盧瑞華、張幗英、楊應彬、杜瑞芝、鄭國雄、厲有為、鍾陽勝、程里、佀志廣、鍾啟權、游寧豐、匡吉、佟星、祁烽、林興勝、昝雲龍、韓大建、劉兆倫、陳達明、車學藻、湯光禮、歐初,陳越平同志的老戰友杜導正、羅定楓、里林,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廣東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省法院、省檢察院,廣州、深圳及各地級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省委有關部委、省直有關單位、省有關民主黨派、省有關人民團體和中直駐粵有關單位,陳越平同志家鄉東莞市南城區等,分別以不同方式對陳越平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其親屬表示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