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
結構數據
陳處女塔,連同基座共九層,高15.4米。基座系八角台體,周長13米,高24米,磚石結構。
設計工藝
平台八邊均略伸出如檐狀的石板,正面嵌有額為“大清圓寂陳處女塔銘”的石碑。台四周密閉,內葬陳處女轎式 坐棺。自第二層以上都是八角錐體,每層的高度與周長依次遞減。第二層高2.5米,正面嵌有篆書“乙心普度”的矩形石額;左右兩邊各嵌一石碑,上鐫捐資修塔者名錄,其餘五面均嵌有花卉鳥獸形浮雕。正面石額下有一拱券門,內為空心精舍,設有神龕、供桌,曾塑有陳處女坐像。自第三層以上均為筒狀空心,上下相通。自第二層至第七層塔周都挑出澀磚密檐,上承磚刻瓦楞卷棚狀裝飾。八角有刻石柱頭,柱頭外端呈獸面形,三至六層柱頭獸面下懸一銅鈴,共32個。第八層為塔剎的石質平座,塔剎為蓮柄仰蓬,上承葫蘆狀石雕。陳處女塔西有一小塔,為馬道士墓葬,小塔為七層,周長8米,高約15米,格局、結構均仿照大塔,第二層正面石額上鐫有“法傳聖山”四字。因兩塔近在咫尺,並列而存,故稱“雙磚塔”。
相關傳說
陳處女為民間所傳的“陳仙姑”。傳說陳仙姑原是王母娘娘的侍女,因誤觸天條,被貶人間,於道光二十四年 正月二十一日申時,下凡投胎於膠州利涉鄉八里莊社中間埠村陳家。陳仙姑父親早逝,與母兄相依為命。一日仙姑與嫂洗衣時,水上漂來兩個青紅相間的桃子,取而食之,呈恍惚之態。又一日隨母坡上剜菜,見一朵彩雲在上空停留,仙姑面向彩雲默默而頌,此後閉坐家中,少言寡語。鹹豐十一年(1861年)秋,南鄉土匪竄擾鄉里,村人皆逃避它處,只有仙姑與同族寡婦郭氏不逃,而土匪也未加害,村人驚異。15歲時,家人將其許配給龍灣頭村朱姓農家。仙姑拒婚,終日不食不語,家人不得已與朱氏絕婚。此後鄰居郭氏打通隔壁請仙姑到自家居住。22歲時,仙姑坐化圓寂,郭氏為她準備了仙衣、香案、蠟燭、木龕等。入龕之前,仙姑面色如生,方圓數里百姓前來瞻仰。入塔之日,現場人山人海,抬龕之轎無法行進,忽見八名壯士,持棍開路,遂使坐棺順利入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