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風格
把教育當成一種享受,享受語文的五彩紛呈,享受教育的千姿百態。“忘卻自我,和學生一起暢飲語文美酒,徜徉於文學的奇山異水間;褪盡威嚴,與孩子共同搭建道德階梯,沐浴在理想的麗日藍天下。”紮實、靈活、科學、高效,他的語文課堂教學有條不紊,若行雲流水般自如,如春風拂面般清新。語態沉穩、幽默,點撥及時、準確,生成機智、激越,注重讓學生體驗文本,融入文本,關注學生的感悟、領悟、頓悟、深悟,巧妙引導學生自主研究與合作交流,鼓勵學生富有個性人文情結的思考與表達,讓學生對語文學得主動、靈活、高效。
從教經歷
1984-2000年,寶應縣柳堡鄉中心國中,語文教師、班主任,並歷任教務副主任、主任、副校長。2000-2008年,翔宇教育集團寶應縣實驗國中,語文教師,教務主任、副校長。2008-2011年,翔宇教育集團淮安曙光雙語學校,語文教師,校長。2011年9月起,寶應縣泰山國中,語文教師,校長。
代表作品
《不多給錢就無情》(發表於《語文學習》1994年第7期):我正準備小結,卻從教室一角輕輕飄來一句:“坐車不多給錢就無情?”“坐車沒有多給小費,就無情嗎?”我問大家。片刻,教室內舉起一隻只手:“如此惡劣的天氣,坐車的沒多給祥子一個銅板,就是殘酷無情!”“願打願挨。祥子不拉車就不能生活,坐車的照價給了錢,不少一個銅板,就冷酷嗎?”“我就看不慣,乾什麼事一定要給什麼小費,不然就無情?”我知道,學生原來是聯繫到社會上要小費的現象來看課文……
《走出作文“評”“獎”的誤區》(發表於《語文學習》1995年第5期):作文評講,其核心不在“評”——評估學生作文的優劣,而在“講”——講解“這一篇”作文的更好的作法,告訴學生法則,將他們的作文往高處拔一拔。評講所用的例文,不應該是表揚(或批評)的目標,而應該是評改的例子……
《在教育的天空放牧心靈》(《中華活頁文選》2005年第11期卷首):驀然自顧,曾經滿頭的青絲竟早已夾生出根根白髮。一路行走在教育這片廣袤的土地里。花開花落,枝頭掛果;春風春雨,潤物潤心。品嘗過孤燈單影的頓悟,沐浴過濟濟一堂的喧囂……
《閱讀教學應營造理性生命課堂》(發表於《中學語文》2007年第1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學語文教與學》2008年第3期轉載):閱讀教學不應該允許“泛愛化”的課堂出現,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對生命進行理性的註解,營造理性生命課堂:對自身生命而心存感激、珍愛有加,對其它生命應尊重它們的存在,並尊重其結束生命的選擇。善待生命不等於保護生命,尊重與保護也不是同義語。尊重、善待生命,其實所應該表達的是動物福利問題。理性閱讀教學課堂應該分清不同類型的生命,或尊重、保護生命,並不打擾它們生存的空間;或生殺予奪生命,然而尊重其生存的意義、價值,寄予這些生命愧疚與感激之情,儘量地善待它們。
《閱讀教學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2005年論壇主題貼、江蘇省教育學會2003年度優秀論文一等獎、江蘇省第8屆五四杯論文一等獎):閱讀教學不應該一味追求一個“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的課堂。對於閱讀目標的確定與實施,對於閱讀內容的體驗與理解,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讓學生在沒有任何“學習目標”負擔的情況下去暢飲語文美酒。教師“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學生自主閱讀、體驗、研討、感悟、探究,“跨玉龍游八極”,扯開喉嚨唱語文大戲,津津有味地享受語文。課堂在教師準確得當地激發、點撥,及時有效地引導、控制下,形成“爭渡,爭渡”的快樂而熱烈場面,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提高。
《閱讀教學 如何為生命註解》(發表於《語文教學通訊》2007年第12期):當我們粗淺化的註解“生命”這一重大話題的時候,在我們的頭腦中就會是一個十分簡單的答案,那就是:關愛生命,保護生命。――關愛、保護人類自身的生命,這是狹隘的;關愛、保護自然界中一切生命,那才是偉大而崇高的。於是,人類“善良”的願望在閱讀教學中真的被演繹得淋漓盡致:斑羚飛渡的悲影,藏羚羊跪拜的淚水,足以讓人類利慾薰心無情獵殺動物的行徑無地自容,只能汗顏自悔;在學生的口中、筆下,那些蛇狼虎狐都是人類“溫情脈脈”的朋友,全然不管它們是不是也“買人類的帳”,把人類也當成朋友。那么,唯有“一刀切”的關愛與保護才是對生命的最好註解嗎……
《晏子使楚課堂實錄及點評》(發表於《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3年第8期):我們來做一個策劃,將拍攝一部電視劇《晏子使楚》。要完成選演員、模擬表演、編制分集劇目、理解角色、首映宣傳……
《閱讀教學應追求“四有”境界》(發表於《語文教學通訊》2013年第12期):閱讀教學“課堂增效”不是對傳統教學方法或教學技術的徹底革命,它需要在全新的教學理念和飽滿的教學激情支持下展開教學設計,營造出令人拍案叫絕的語文課堂形式,讓學生有意思、有用途、有思考、有問題,墊高學生的思維坡度和深厚學生的語文素養……
《作文教學 跟童伯章先生學一學》(發表於《作文成功之路》2014年第5期):民初“蘇南五中”盛績的締造者童伯章校長積極倡導作文教學改革,大膽嘗試“下水作文”法,採用一題多作的方法激發學生思維。童伯章一題三作,對於現今“下水作文”有很多借鑑意義,可以解開教師下水寫作的身份、學生作文表述的角度、寫作文體等等的“結”。習作訓練的“自由寫作”不應該放任自由,每一次的作文訓練都設定一些“框框”,一次次的“定向訓練”,最終達到隨心所欲、一揮而就的自由寫作境界。
《我們如何組織學生閱讀》(發表於《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年第1-2期):讀什麼?春讀經,夏讀史,秋讀諸子,冬讀集,用舍由時,行藏在我。怎么讀?享一縷陽光,捧一本好書,讓思緒隨文字飛揚。教師何為?思想應當誕生在學生的心裡,教師僅僅應當像助產士那樣辦事。學生何得?既求得學以致用,其義自現;也求得“無用之用方為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