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陳秀卿祖籍福州市,1947年8月生,現為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少年時就酷愛藝術,尤喜書法。其正書初宗歐體,復又漫淫隋唐墓誌;草書學唐人墨跡以及明清諸家;漢隸對《石門頌》、《鮮于璜碑》悉心揣摩,行筆開朗,結體端莊典雅;篆書臨兩周金文和秦漢刻石;行書兼習董其昌略帶禪意之用意,然又融懷素草書筆意,清秀溫潤。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悉心熔鑄諸家之長,漸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個人履歷
1947年出生 福建閩候人
1965年福州第一中學畢業
1969年畢業於福建工藝美術學校
1969—1971年 三明大田插隊
1972—1982年 分別在三明,廈門郵電局工作1982年至今在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從事書法教學工作
現為福大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
社會兼職
中國書法家協會刻字藝術研究會 副主任
中國書法家協會 理事
中國書法家協會 評審委員
《中國書法》培訓中心 導師
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 教授
福建省書法家協會 副主席
福建省書協刻字委員會 會長
廈門市書法家協會 主席
書法教學
陳秀卿認為,在書法教學中,一定要解放思想,不能墨守成規。過去,一讀到書法的基本功就非楷莫屬,就是顛張狂素、顏筋柳骨。她認為:“甲骨、鐘鼎、美學修養,才是基本功,是基礎。書法應朝美學方面去研究,不要光去寫,還要多讀書,培養人民的思想感情,這樣書法藝術才有生命力。”因此,她授課既有傳統理論,又有時代精神;既注重基本技能訓練,又重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高尚情操和
鑑賞水平。同時,她結合教學實際,經常舉辦各種形式的講座,深受學生的歡迎。把社會作為教學的大課堂是陳秀卿的一大嘗試。結合市書協活動,每逢聘請專家學者講演書藝,一定要求學生前去參加;市里舉辦書展,她都帶領學生前去觀摩,並對展出的作品向學生們作評析、回答學生們的各種提問。1994年陳秀卿應邀在中央美術學院書法班講授書法課,得到廣泛的好評。她的學生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普遍受到聘用單位的重用,有不少人在全國性的專業報刊上發表作品,入選全國性的書法篆刻展,並獲得名次和獎牌。
文化扶貧
陳秀卿在書法教育、創作和理論諸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她漸漸為人們所認識並被推上省、市書法家協會的領導崗位(1999年元月被選為福建省書協副主席、2000年元月被選為廈門市書協主席、2000年12月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在繁重的教學中,她始終不忘所肩負的社
會職務的重任。她認為,書法藝術的發展與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密切相關;書法仍是我華夏源遠流長的藝術瑰寶,應大力繼承並進一步發揚光大。在實際工作中,她經常收到全省各地書協組織或是民眾要求去指導書法活動或輔導、講課的信函,深深體會到山區非常需要文化扶貧。她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1999年初,她策劃組織在鼓浪嶼舉辦了全省刻字藝術講習班,並親自主講。她經常自費奔波於八閩大地的山區農村。安溪縣是閩南地區開展書法群體活動較突出的縣,2000年春節,地放棄回福州探親的機會,大年初二趕去參加該縣組織的書法展和新春筆會等活動。一次,到福州開完會即自費專程前往至今仍是窮鄉僻壤的閩東霞浦縣,向當地政府宣傳這裡誕生的已故老書法家游壽先生。建議建立“游壽紀念館”,將其故居闢為開放的旅遊景點。既能宣傳游壽,也可提高霞浦縣的知名度,建議已得到當地政府的讚許和重視。至今,寧德、南安、平和、寧化、龍巖和漳州等地都留下她的足跡。每到一地,陳秀卿都悉心傳授輔導書藝,或開講座,或現場書法演示。聽過她的課和受過她輔導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作品展
(1)書法作品入展
全國第二屆書法篆刻展
全國第四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六屆書法篆刻展
中國書協優秀作品展等展覽數十次
(2)刻字美術入展
全國第一屆刻字藝術展
全國第二屆刻字藝術展
全國第三屆刻字藝術展
全國第四屆刻字藝術展
全國第五屆刻字藝術展
國際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回刻字藝術展
成就榮譽
探索:
致力於現代刻字藝術,是該藝術開拓者之一。
探討書法藝術與本院工藝美術學科性質如何和諧。歷屆學生有十八人的刻字作品五十八件入展全國,國際刻字藝術展。
不少學生書法藝術人才在全國,本省,本市書法領域已是棟樑。
學術活動:
曾應邀在中央美術學院講學
曾應聘為副團長率中國女書法家出訪日本
曾應邀到日本,新加坡等國進行藝術交流,學術探討。
曾主持,組織全國刻字藝術現代研討會,全國第五屆刻字藝術展。國際第八屆刻字藝術展,全國第四屆正書大展,廈門刻字藝術等活動數十次。
曾應騁為中央電視台書法大賽評審。
曾三次在廈門,上海等地舉辦書法藝術個展。
相關評價
陳秀卿是一位勤耕不輟的老黃牛,又是一位誨人不倦、澆灌不息的好園丁。在完成本職教學任務外,全身心地投入到書協的工作上來並取得顯著的成績,受到有關領導的讚揚和肯定。陳秀卿其立身修業,重在涵養,對聲譽榮利淡然處之,不邀於譽,不畏於誹,人們讚譽她的不僅僅是精湛的書藝,更是她那“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