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 陳甲生性別:男
民族:漢
出生:1973.12出生
年齡:34歲
學歷:大專
政治面貌:黨員
單位:廣州軍區75766部隊80分隊 技師兼偵測員
事跡介紹
陳甲生同志1991年12月入伍,1993年11月入黨,現為廣州軍區某大隊偵察站技師兼偵測員,四級士官。入伍後,他時刻牢記職責使命,努力學習高科技知識,苦練"打贏"本領。先後自學了《裝備維修工程理論》、《專業英語》、《外軍與台軍信息戰研究》等20多本書籍,記下了10萬餘字的筆記。通過自學,熟練掌握了某進口新型裝備的運行原理及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使該裝備當年列裝當年就形成作戰能力和保障能力。2006年,陳甲生在軍區組織的"使命、黨章和榮譽觀教育"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上交流發言,引起強烈反響,受到了軍區首長的親切接見。他紮根海島七年如一日,始終戰鬥在應急作戰準備第一線。先後參加總部和軍區組織的9次重大偵察任務,分析處理各類信號28000餘批次,核查作戰對手重要目標56個,建立信號檔案84個,整理上報了132份有價值的目標詳報,有1項偵察成果被總部評為一等獎、2項被評為二等獎。他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將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口頭語"、"順口溜",由淺入深地引導廣大官兵學習專業技能,帶出了一大批業務尖子,有力推動了部隊的業務建設。
無形戰場的“無敵殺手”
夜空下,一場信息化背景下的演練激戰正酣。
凌晨5時,“藍軍”艦隊悄悄出現在某海域,準備向“紅軍”發起突襲。
自恃行動隱秘的“藍軍”沒有料到,此刻,千里之外,一位名叫陳甲生的五級士官已緊緊地“咬”住了他們。在一片蜂鳴般的滴答聲中,陳甲生緊蹙眉頭,豎起耳朵仔細辯聽,十指飛速敲動著鍵盤。
突然,“藍軍”釋放大功率電磁波實施干擾。頓時,“紅軍”信號忽強忽弱,報警燈不停閃爍,如不及時採取措施,新裝備將面臨癱瘓的危險。陳甲生從容應對:更換頻段,避其鋒芒,啟動應急按扭,衰減電磁波。
第一波干擾結束,“藍軍”以為甩掉了尾巴。誰知陳甲生調整頻段,又像“貓捉老鼠”一樣跟蹤上了。“藍軍”發起新一輪電磁干擾,陳甲生再次與之展開對抗,較量7個回合,成功獵取“藍軍”一組重要戰技參數。事後,“藍軍”電磁戰鬥分隊帶著抱怨的口氣說:“戰場遭逢陳甲生,就像影子纏住身,甩都甩不掉!”
類似的“紅藍”搏弈交鋒,在陳甲生的軍旅生涯中幾乎天天上演。這支新型部隊組建之初,陳甲生便深刻認識到:要想戰場無“敵手”,就必須琢磨透“敵手”。他著手為“藍軍”的飛彈、戰機、艦艇等編配電子身份。經過多年積累,他採集上千組數據,為“藍軍”建造了系統的電子檔案。實戰演練中,“藍軍”一有動作,陳甲生就能給它“驗明正身”。他有個形象的比喻:“這玩藝兒就像手機來電顯示,不管你是‘隱形’還是‘變臉’,我都能讓它原形畢露!”
數據參數很快傳送到指揮部。幾分鐘後,指揮部傳來令人振奮的訊息:敵情判斷正確,“藍軍”機群已被擊毀。事後,“藍軍”一直為自己如此隱蔽的行動竟然被捕捉感到難以置信,可當他們現場觀摩到陳甲生隔著厚厚的牆壁,尚能準確判別“藍軍”50多種頻段的細微差別時,他們心悅誠服地向陳甲生豎起了大拇指。演習結束,陳甲生榮立一等功。
深入研究戰場和敵手,讓陳甲生始終保持著領跑者的姿態。2006年金秋北京,全軍裝備維修技能大賽經過前三輪的比拼,進入“白熱化”。
決賽場上,故障由評審現場臨機設定,刁鑽得令人發怵:有的故障設定在細如髮絲的部位,連鑷子也夠不著;有的故障甚至只是螺釘稍微擰松……
賽場上,不少選手額頭汗珠直冒。90分鐘比賽,衛冕冠軍陳甲生僅用一半時間就自信地走下賽場,比第二名整整快了26分鐘。最終以4項單項考核第一、全能第一的優異成績,輕鬆摘取金牌。總部一位領導當場宣布聘請陳甲生為某新型裝備的“測裝員”。
頂級裝備駕馭得心應手,200多幅新裝備原理圖全嵌入大腦,近萬組複雜數據瞭然於胸。
所獲獎項
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2004年被評為全軍優秀士官;2005年被評為全軍裝備管理先進個人;2006年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一等獎 、被軍區司令部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7年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事跡材料
陳甲生始終堅持把崗位當戰位、把使命當責任,先後參加了總部和軍區組織的9次重大偵察任務,在沒有硝煙的戰場與對手展開過無數次較量。有1項偵察成果被總部評為一等獎、2項被評為二等獎;2002、2006年在全軍組織的裝備保障技能競賽中,獲得金牌; 2004年被評為全軍優秀士官;2005年被評為全軍裝備管理先進個人;2006年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一等獎,被軍區司令部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7年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一、熱愛祖國,忠於使命。陳甲生把參軍入伍、保衛祖國當作自己人生最大的追求。入伍後,他時刻牢記職責使命,努力學習高科技知識,苦練"打贏"本領。2000年,陳甲生作為骨幹從廣州抽調到大隊時,業務水平跟科班出身的站領導和技術幹部比起來還有不小差距。為練好耳功,陳甲生主動向領導提出每天多值班4個小時,還自費購買了一台隨身聽,把重要信號錄下來,下班以後反覆聽,一個機載信號他就連續聽了11天。有時聽著睡著了,醒過來用冷水洗把臉,又繼續聽。日積月累,陳甲生通過苦練基本功,做到了隨時能準確分辨出作戰對手各類信號200多種。
為練好看功,從顯示螢幕上雜亂無章的數字、波紋中分辨出偵察目標的技術參數,陳甲生將作戰對手所有作戰武器的2000多個技術參數和工作方式,按照載體分門別類,製成1500張卡片,不分晝夜背記。通過強化訓練,終於能熟練地從螢幕上雜亂無章的信號中,迅速判斷出該載體的技術參數和採用的工作樣式。
為提高裝備維修技能,陳甲生自費訂閱《信息對抗學術》雜誌,自學了《裝備維修工程理論》、《專業英語》、《外軍與台軍信息戰研究》等20多本書籍,記下了10萬餘字的筆記,把100多個密密麻麻的電路圖和主戰裝備的8000多個元器件背得滾瓜爛熟。2004年,一套從國外進口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某裝備列裝大隊後,陳甲生爭取單位和業務部門領導的同意,加入了該裝備的攻關學習小組。他發揚敢啃硬骨頭的精神,拿著僅有的幾本簡要外文資料,對著外文辭典邊翻譯、邊學習、邊思考,碰到不懂的,虛心向其他同志學習,並利用放長假的機會,到最先列裝該裝備的兄弟單位找行家求教。
通過5個多月的刻苦學習和艱苦摸索,終於掌握了該型裝備的運行原理及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使該裝備當年形成作戰能力和保障能力。強烈的使命意識,激勵陳甲生同志多年勤學苦練,在信號偵察方面做到了"一聽準"、"一眼清",還摸索出一套科學的裝備維修方法,官兵們親切地稱他為"士官工程師"和"修理專家"。2006年,陳甲生作為一名士官,在軍區組織的使命、黨章和榮譽觀教育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上交流發言,在廣大官兵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受到了軍區首長的親切接見。
二、愛崗敬業,成績突出。陳甲生同志紮根海島七年如一日,始終戰鬥在應急作戰準備第一線。2001年3月,在總部組織的某行動中,他主動請纓,要求參加偵察突擊隊。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他連續50多天吃住在偵察一線,克服了風大、霧大、枯燥、潮濕等常人難以忍受的困難,終於摸清了某重點方向所有目標信號的技術參數,建立了40多個信號檔案資料庫。
2004年5月,大隊執行總部賦予的某任務中,陳甲生擔負起某型主戰裝備的偵察組長重任,他帶領7名偵測員連續奮戰近2個多月,運用靈活、機動的戰法與對手展開較量,成功控守了作戰對手多種先進的機型機載信號的各項指標和活動規律,並首次在全軍偵獲了某飛彈制導雷達信號,受到了總部的通報表彰。
去年,他奉命參與執行對某國航母編隊的偵察任務。受領任務後,他隨部隊機動近300公里,安全、準時到達指定地域集結,並協助組織部隊展開部署,立即投入到偵察任務中。由於指揮得當,組織嚴密,戰法運用合理,他偵獲的某目標信號參數被總部評為偵察成果一等獎。
陳甲生先後9次參加了總部和軍區組織重大偵察任務,分析處理各類信號28000餘批次,核查作戰對手重要目標56個,建立信號檔案84個,整理上報了132份有價值的目標詳報,有1項偵察成果被總部評為一等獎,2項被評為二等獎。在2006年總部組織的裝備保障技能競賽中,由於競賽裝備剛列裝,各種資料、數據很難找全。為奪取金牌,給軍區爭光,陳甲生刻苦訓練,一點一滴認真背記電路符號和元器件圖,利用深夜裝備不開機的時間進行實踐操作。經過不懈的努力,以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奪得金牌,並榮立一等功。7年多來,陳甲生維修裝備800多次,排除故障率90%以上,基本做到"小修不過夜、中修不出島",為部隊節約經費200餘萬元。
三、勇於奉獻,堪當表率。作為該大隊兵齡最長的戰士,陳甲生時刻告誡自己要做一名稱職的"老兵";作為一名四級士官,他從不以老同志自居,事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作為一名全軍優秀士官、一等功臣,他從不驕傲自滿,而是把所有榮譽當作更高的起點,奮勇進取。陳甲生把偵察人才的培養作為自己的份內事,經常以自身的經歷引導和教育官兵獻身國防事業,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偵察經驗和裝備維修技術傳授給官兵。每年新兵專業集訓,陳甲生作為教員,認真擬制教案,手把手地帶,面對面地教,偵察陣地、教室、微機房都成了他"傳道授業解惑"的場所。他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將深奧的理論變成通俗易懂的"口頭語",把繁瑣的操作規程編成容易背記的"順口溜",由淺入深地引導官兵學習專業技能,先後帶出了"金耳朵"馮志民、"一聽準"謝玉德等15名業務尖子,有力地推動了部隊的業務建設。
陳甲生所在的營區位於海島一個山頂上,工作環境十分艱苦,風大、霧大、濕氣大。站里的官兵每月都要下山休整兩周,然而他卻堅持住在山上,就是家屬來隊也是如此,很少下山休整。由於山上濕氣重,他患上了嚴重的關節炎,但他卻毫無怨言,多來年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陳甲生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十分注重自身的形象。2005年,下崗的妻子想減輕家庭負擔,休完探親假後沒有回家,背著他到離駐地不遠的一家工廠打工。當他知道此事後,主動做妻子的工作,耐心地向她講清未隨軍家屬不準在部隊駐地打工的道理,明理的妻子打工不到一個月就回家去了。官兵們說:"陳技師事事處處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