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平[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

陳漢平,男,漢族。1937年生於福建省閩候縣。畢業於上海中醫學院醫療系,現任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 。

基本信息

簡介

介紹

1963年畢業於上海中醫學院醫療系,隨後在附屬龍華醫院和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從事針灸臨床與研究。1964年11月至1965年8月,在北京中醫學院援外培訓班進修針灸學。1969年4月至1971年7月,在上海第二醫學院法語培訓班學習法語。1972年5月至1974年8月,赴阿爾及利亞援外,任醫療隊醫師兼法語翻譯。1979年4月至1981年6月赴法國巴黎Necker醫院腎病研究中心(INDERMU-25)進修免疫學。1981年晉升副主任醫師,1987年晉升主任醫師、教授。

貢獻

陳漢平[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 陳漢平[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

1.用善於發現的眼光,積極思考和縝密思考

作為一名學者,陳漢平教授善於思考、勤于思索。時刻用善於發現的眼光,將身邊發生的問題引入自己的研究領域,又將自己的研究領域與世上發生的一些事情聯繫在一起。他主張在認真繼承中醫針灸學傳統的基礎上。兼收並蓄,以科技進步為依託,努力把傳統針灸學同中醫相關臨床學科以及現代生物學、醫學有機地相互滲透。乃至在某些關鍵節點上相互融合。

陳教授認為,沒有創造就沒有中醫針灸學術的發展.沒有繼承就不能創新發展,認真地繼承先輩的學術經驗,是針灸學術進步的原動力。即使是繼承整理文獻。對活的文獻也必須進行再學習再實踐。只有善於站在前人肩膀之上,才能攀上中醫、針灸科學新的高峰。在祖先留下的偉大文明面前,光有自豪感是不夠的,當然也不要妄自菲薄,把傳統成就視·為不可逾越的高峰。他強調,建立一個全新的概念,即針刺穴位可預防手術創痛及其誘發的生理擾亂效應。是迄今形成的可被後人所接受的學術傳統。也是一種針灸學的新概念。

呼籲

陳教授呼籲學術界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地觀察和思考。首先是如何理解針灸現代化。他不認同針灸現代化就是把針灸納入現代醫學理論框架之中的見解。但他非常贊同,針灸現代化主要體現在既保持中醫學理論體系,又充滿現代科學內涵的現代針灸學的建立。

融合是目標

組合是手段,而融合才是目標

陳教授把對針灸療法改革創新的思考歸納為“結合·組合·融合”,結合是觀念,組合是手段,而融合才是目標。在創新實踐中,要善於思維,衝破習慣的思維定勢,處理好科學研究中觀念、思維、戰略和實踐的關係,注意對科學推斷或假說的提煉.這樣才可產生正確的研究思路或思路的合理轉移。而組合式創新的前景廣闊。電針、水針、穴位埋線療法等均屬組合式療法。埋線療法把穴位性能、穴位刺激技術與組織療法等組合併融合為一體。融合後的療法所含的各技術要素,均失去各自的自我。技術要素的組合、融合,是針灸療法改革創新的途徑.是繼承傳統又突破傳統的結果。

近50年來,針灸學術的進步。是相互交融和碰撞的結果。在多極醫學世界的環境裡,由不同的觀念。不同的研究思維方式、不同的戰略目標和實踐基準,在互相爭鳴、碰撞、借鑑、融合的氛圍中產生新的理念。實際上,針灸學是自然科學中所有以生命為研究對象或研究材料的學科和交叉學科集中起來的大生物學家族中的一員.也是中醫藥學領域中。最先引進現代科技、最早同其他學科交叉滲透形成開放格局的學科。開放和交叉滲透的結果,明顯地推動針灸調節作用和針刺鎮痛原理的研究。近幾年興起的生命科學與非生命科學互相交叉滲透的研究,使參與針灸學研究的學科明顯地擴容了。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

3.對中醫針灸學術的提高和

走向世界的認識

陳漢平教授認為.針灸學是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學科。基礎研究的領域,探索性很強。基礎研究是為臨床服務的.臨床研究可促進基礎研究的發展,兩者不可分割。

存在著一些誤區

他認為.當前在對針灸學術發展的認識上存在著一些誤區。

(1)針灸學與針灸(療法)既密切聯繫又明顯區別,在學術深度和廣度上均不相同。不少人把針灸同針灸學科等同看待。這是不確當的。還有人以為,針灸療法無非是把毫針扎進若干常用穴位.對號入座地施行治療的方法。這些認識的偏差。人為地導致了針灸學科目標的偏離.降低了對針灸學工作者學術的要求.丟棄了辨證施針灸的臨床精華,從而在臨床治療和教學中。採取簡單化的某些做法.有違針灸學術發展規律。

(2)要從生命科學高度來思考針灸的調節作用。針灸臨床和基礎研究的成果。已經並將繼續充實生命科學的內容.針灸學應該是生命科學的組成之一。這是一個重要的但有待強化的學術觀念。從這一角度來考察。先前問世的某些針灸專業教材,對針灸學的定義是失之偏頗的。人們的探索越深入越有利於針灸療效的提高;臨床經驗的積累和臨床新現象的觀察.則有利於促進生命科學研究思路的開拓。迄今這兩方面互相脫節。

(3)民間經驗應該是針灸療法發展的源頭活水。認為民間經驗難登大雅之堂,也是認識的誤區。有眼光的專家應該正確地對待民間經驗。而不應輕視、排斥它,而應該進一步挖掘.科學地消化它、提煉它,進行再創造。關鍵是善於繼承,勇於創新。

(4)針灸學研究要賦予中醫特色和時代氣息。千百年來.中醫藥的發展其實是變異、創新的結果。一味地向後看,頭腦就會被禁錮,手腳也會被束縛。敢於認識和挑戰自己不足,決不能簡單地斥之為民族虛無主義,也不能用老一輩的知識結構去硬性塑造新一代的學問框架。

陳漢平 陳漢平

(5)繼續保持中國針灸學術在世界的領先地位。中國針灸進一步走向世界要以學術進步為基礎,而臨床研究的發展對針灸學術進步尤為重要。由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辦公室制訂的《針灸臨床研究指南》,強調臨床對照.尤其是“假針灸”對照試驗的重要性。有鑒於此,應當按《指南》的要求,改善研究方法,加強臨床對照研究,在積極接受世界同行與我傳統針灸接軌的同時,努力使臨床研究方法同世界醫學科學進一步接軌,繼續保持我國針灸學術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專家簡介

陳漢平著作 陳漢平著作

陳漢平,教授、主任醫師,1963年畢業於上海中醫學院醫療系,隨後在附屬龍華醫院和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從事針灸學臨床與實驗研究。1979年4月至1981年6月赴法國巴黎Necker醫院腎病研究中心(INSERMU-25)進修免疫學。1981年晉升副主任醫師,1987年晉升主任醫師、教授。曾任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所長、第五、六屆上海市科協委員,上海市針灸學會會長,《中國中醫藥年鑑》副主編,上海中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主任。從1984年、1986年分別被聘為碩士生、博士生導師以來,陳漢平教授共培養碩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17名。曾主編《中國針灸年紀》(1993)、《現代中醫藥套用與研究大系-針灸分冊》(1995)、《實用針灸手冊》(1996),與裘沛然共同主編《新編中國針灸學》(1992),並參與編寫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針灸治療學》。陳漢平教授在中醫針灸理論與臨床研究方面有很深造詣,尤其在針灸與免疫、神經、內分泌相關性方面,他主要學術研究方向為針灸治療免疫、神經內分泌疾病的臨床和實驗研究。經過系統的研究,陳漢平教授在國內開創及建立了針灸免疫學概念及領域,為針灸學的發展提供了嶄新的前景。

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門診部,教授針灸治療免疫、內分泌疾病,如女性內分泌失調性疾病、類風關及慢性腎功能衰竭1963年畢業於上海中醫學院醫療系,曾先後在龍華醫院和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從事針灸臨床和科研工作。1979年赴法國巴黎第5大學Necker醫院腎病研究中心(INSERMU-25)進修學習2年。回國後主要從事針灸治療免疫、神經內分泌疾病的臨床和實驗研究。1981年晉升副主任醫師,1986年晉升主任醫師,1987年晉升教授,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被評為上海市名中醫。發表論文280餘篇,曾主編多部著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共培養碩士20名,博士17名。臨床擅長針灸治療免疫、內分泌疾病,如女性內分泌失調性疾病、類風關及慢性腎功能衰竭。

人生經歷

1964年11月至1965年8月,在北京中醫學院援外培訓班進修針灸學。 陳漢平

陳漢平 陳漢平

1969年4月至1971年7月,在上海第二醫學院法語培訓班學習法語。1972年5月至1974年8月,赴阿爾及利亞援外,任醫療隊醫師兼法語翻譯。1979年4月至1981年6月赴法國巴黎Necker醫院腎病研究中心(INDERMU-25)進修免疫學。1981年晉升副主任醫師,1987年晉升主任醫師、教授。現任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實驗針灸分會理事長,上海市針灸學會名譽理事長,上海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針灸雜誌》編委會主任,《中國中醫藥年鑑》副主編,第六屆上海市科協委員,《上海免疫學雜誌》第六屆編委會編委。曾任上海中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主任,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所長,上海中醫學院針灸系主任,上海市針灸學會理事長,第五屆上海市科協委員,上海市免疫學會常務理事等。從1984年、1986年分別被聘為碩士生、博士生導師以來,共培養碩士20名,博士15名。

主要著作

主編《中國針灸年紀》(1993),《現代中醫藥套用與研究大系·針灸分冊》(1995),《實用針灸手冊》(1996),《針灸臨床研究進展》(1997),與裘沛然共同主編《新編中國針灸學》(1992),參與編寫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教材《針灸治療學》。80年代以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共發表論文230餘篇,共獲省、部級成果獎9項,於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被評為上海市名中醫。

個人特點

陳漢平 陳漢平

陳漢平掌握法語和英語,曾22次赴亞洲、非洲、美洲和歐洲10餘個國家和地區學習、工作、考察或講學。1989年曾作為中國政府科技代表團專家組成員,赴前蘇聯參加“中國科技日”活動。1995年作為世界衛生組織顧問赴越南考察針灸工作。陳漢平在治學上,追求海派學術風格,主張兼收並蓄、廣采博納,在繼承中醫、灸學傳統的基礎上,以科技進步為依託,努力爭取把傳統針灸學同現代生物學、醫學有機地互相滲透和結合,乃至最終互相融合。

學術觀點

治學方面

針灸學是一門臨床與基礎相結合的中醫學科。若僅把針灸學視作臨床醫學一個部分的認識,是有失偏頗的。 針灸學和針灸療法是既密切聯繫又明顯有別的研究領域。以針灸(療法)代表整個針灸學科,是以偏概全。全國統編教材《針灸學》從第1~5版中對針灸學所下的定義,是片面的。

沒有創造就沒有現存的中醫。針灸學術傳統,只有創新才能有中醫。針灸學新的傳統,或使現存傳統在新的實踐中獲得發展。

要從生命科學的高度思考針灸調節作用及其研究。針灸學是生命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但有待強化的學術觀念。針灸學的任務是探索生命科學並在治療中套用其研究成果。

老中醫學術經驗的繼承,也是一項重要的研究,是對活的中醫學文獻的研究。

民間經驗是針灸療法產生髮展的源頭活水,有眼光的專家不應輕視排斥它們,而應進行科學的消化、提煉和再創造。正確地對待民間經驗並從中汲取有益的內容,無論在治學上還是在學術上,均是對中醫藥優良傳統的繼承。關鍵是善於繼承,勇於創新。

應重視套用客觀檢測手段觀察療效。實際上,現代的技術手段是古人進行望聞問切時使用的手眼耳的科學延伸,不僅不應排斥,相反地應科學、合理地利用它們。

學術方面

1.調節作用是針灸最本質的作用。針灸療法是調節療法最典型的代表。針灸作用具有整體性、雙向性等特徵,由於針灸調節作用受到機體功能狀態或反應性等因素的制約,所以其作用是有限度的,不能把作用程度誇大到不適當的地步。

針灸整體性和雙向性調節作用之間存在一個點與面的關係。後者主要體現為對異常的功能這一“點”進行調節。

2.正氣並不包括一切免疫功能,因為不是所有的免疫反應均對人體有利。所以,針灸、中藥對免疫系統的作用,不能簡單地以增強免疫力來予以概括,它們另一重要作用是糾正異常的免疫功能狀態。扶正的目標也不是增強一切免疫反應的能力。

3.中醫學所謂的“不通則痛”的“通”,應理解為“調”,“不痛”即“不調”或“失調”。氣血不通或經絡痹阻,是包括免疫功能在內的相關功能失調所致。同樣,中醫學對疼痛減輕或消除歸納為“通則不痛”,“不痛”可以理解為治療後有關功能重新歸於協調的結果。除了少數病證所致的疼痛外,似乎都可以作這樣的理解。疏通經絡即調節相關的功能狀態,相關功能獲得有效的調節,瘀阻的經絡也就得到了疏通。

4.血瘀形成有免疫學因素參與,如免疫複合物過量形成及其在組織中的沉積,以及免疫系統過度的自身識別,導致把自身正常的組織細胞也當作異已抗原進行識別,產生免疫反應攻擊它們,造成組織結構破壞和功能障礙。這種“陰陽相錯,真邪不分”的結果,似可理解為一種內生瘀濁所產生的病理結局。

鑒於同種皮片移植引起的免疫排異反應的結局,是移植皮片內血管變形,血流緩慢,廣泛性形成血栓,最終導致皮片壞死,這同血瘀形成有許多近似之處。所以,同種皮片移植排異反應,是一種較好的免疫學性的血瘀病理模型,可供針灸、中藥研究試用。

5.作為中樞免疫器官的胸腺,是一個重要的臟器。在以往中醫學研究中尚未直接涉及。中醫學髒象學說應如何認識胸腺,是一個尚未曾引起廣泛重視的學術問題。胸腺屬髒屬腑,歸入何臟腑的問題值得進行討論。依據胸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對誘導T淋巴細胞及其亞群發育的重要作用,似應把胸腺歸屬於“腎”為宜。

科研成果

倡導並建立針灸-免疫,即針灸介導免疫反應,或針灸調節免疫功能的研究方向。套用針灸方法治療橋本氏甲狀腺炎、Gravew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徵、支氣管哮喘、難治性肺結核、惡性腫瘤和衰老等免疫相關性疾病或狀態,並借鑑現代免疫學理論和技術方法,研究針灸治療對免疫功能調節的特徵、規律和機理,改革或總結了某些治療方法和技術,提煉了某些針灸治療免疫性疾病及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