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
松江縣人,家住西城門內。清季秀才。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經鈕永建介紹,進武昌武備學校。後因參加革命會黨,被清政府偵知,由兩湖總督張之洞飭松江知府捉拿。陳父聞訊,懇請松江士紳設法向張之洞疏通,才得免於緝捕。乃赴日本暫避。
1902年(光緒三十年)回國,初任上海《大陸》月刊做編輯。1904年春,羅孝高和狄楚青在上海創辦《時報》,陳冷被聘為主筆。當時《時報》的實際投資者是流亡海外的保皇派康有為和梁啓超,但陳冷強調的是報紙的獨立品格,能公正地代表“輿論的良心”,不為黨派勢力所左右。其實早在1900年7月,陳冷就已與梁啓超見面並會談,但由於當時的政見不同,倆人並沒有進一步的交往。1903年2月,梁啓超、陳景韓分別在在《新民叢報》、《大陸》上大打筆仗,互相攻擊。而且兩人的文體風格也大相逕庭,政治理想南轅北轍,所以結怨是必然的事。
事實證明,狄楚青對陳冷的倚重完全是正確的。在陳冷的大膽改革下,《時報》打破了上海報界的許多老習慣,替中國報業開了許多先路:分欄分版塊報導時事,奠定了現代報紙的基本版面形式;首創“時評”欄目,配合時事抒發議論,被各報紛紛仿效;率先在日報上刊載微型小說,開始了“中國人做新體短篇小說最早的一段歷史”。《時報》因此很快成為當時知識界的一個寵兒,躋身上海三大報之一。胡適曾飽含深情地回憶過《時報》及陳冷對同時代人的影響。《時報》不僅在國內新聞界獨占鰲頭,在國外也闖出一片天地,與《中外日報》一道成為在歐洲銷售的中文報紙。而《時報》進行行銷的一張重要名片就是陳冷“簡潔雋冷,令人意遠”的短評與小說。據周作人回憶,魯迅對清末民初文壇的小說,除了林紓的之外,較為關注的就是陳冷的,覺得“有趣”,在後來的翻譯和寫作上,魯迅顯然受了陳冷文風的影響。
民國時期
1912年,史量才接辦《申報》,高薪聘請陳冷為主筆。進入《申報》後,陳冷逐漸放棄了文學創作和翻譯,把全部精力獻給了新聞編輯事業。他在上海新聞界工作了28年,先後作為《時報》和《申報》的掌門人,將兩大報分別推到其歷史上的巔峰狀態,為黯淡的近代中國編輯了兩份真正有品質的報紙,對於促進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可謂是功不可沒。同時代的報人曾給予陳冷極高的讚譽。1922年的《申報館五十周年紀念》,1927年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1932年張蘊和的《六十年來之申報》等書、文中都對其讚嘆、感佩不已。
袁世凱稱帝時,孫中山發表《討袁宣言》,他即在申報連續發表時評,反對帝制,擁護民主共和。民國13年,浙江軍閥盧永祥和江蘇軍閥齊燮元為爭奪上海地盤、預謀發動戰爭,景韓撰寫題為《戎首》的時評,指出先動手者即為罪魁禍首,表達了民眾的呼聲。《申報》在史量才和他的合作下,成為經濟獨立、業務發達的全國著名報紙。民國16年後,對蔣介石控制、檢查新聞等政策不加反對,和史量才時有爭論。民國19年冬,辭去《申報》總主筆職務,擔任中興煤礦公司董事等職。抗日戰爭勝利後,《申報》由國民黨CC系掌握,請他續主報事,堅決不應。
新中國時期
解放後,他曾任上海市政協特邀委員,直至1965年逝世。
個人著作
著有小說《新中國之豪傑》、《商界鬼蜮記》、《淒風苦雨錄》、《白雲塔》(一名《新紅樓》)等。其翻譯的小說胡適讚譽說:“冷血先生的白話小說,在當時譯界中確要算很好的譯筆”。譯作有《明日之戰爭》、《新蝶夢》、《賣解女兒》、《賽雪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