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61年,陳德亮出生於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 ,國小就讀於東方紅國小(現泰州市大浦中心國小)。1979年,考入南京大學氣象系氣候專業 。
1983年,本科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工作,擔任所長助手和助理研究員(至1988年)。
1989年,進入德國美茵茲古騰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主專業為地球科學,副專業為理論氣象學(動力氣象)和套用數學(積分方程數值解),指導教授分別是保羅·克魯岑(P.J.Crutzen,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M.Domros,W.Zdunkowski,和W.Borsch年-Supan。
1992年,以博士論文《一個全球兩維氣候及輸送模式的發展》畢業,獲得博士學位。之後進入德國科隆大學地球物理學和氣象學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研究方向為研究中尺度氣象和酸沉降模式中的乾沉降和陸地表面過程。 之後在德國不萊梅港的阿富雷德年-魏根納極地和海洋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研究方向為利用簡單大氣模式研究海氣相互作用。
1993年7月,被瑞典哥德堡大學地球科學系聘為物理氣象學高級講師,1996年晉升為副教授,2000年為物理氣象學教授,並於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任自然地理學系系主任。
2007年3月,任瑞典哥德堡大學AugustR教授(自然地理學/地理信息學) 。
2009年2月,出任國際科學理事會執行主任(至2012年),是該組織自1931年成立以來的首位華人執行主任 。
2010年,當選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2016年,擔任斯德哥爾摩水獎(Stockholm Water Prize)提名委員會主席 。
2017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2018年,出任瑞典皇家科學院地學部主任(至2023年)。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95年陳德亮創立了哥德堡大學的區域氣候研究小組(RCG),小組的重點在使用儀器和代用數據,以及先進的統計技術和氣候模式研究瑞典和中國的區域氣候變率和最近及未來的氣候變化,以及大尺度大氣環流的影響,研究還涉及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空氣品質和農業的影響 。
陳德亮的研究工作貫穿地理科學和大氣科學,他系統研究了歐洲、亞洲的氣候變率及變化的不同尺度及其轉換,是國際知名的降尺度模式專家和先驅者之一,他系統發展了一個以天氣氣候學為基礎的降尺度理論框架,並創造性地將其與溫室效應相關的物理過程和客觀大氣環流分型相聯繫,通過一系列統計方法建立了降尺度模型,這一框架已經被廣泛用於估算未來局地氣候變化及不確定性和驗證氣候模式。他另一個貢獻是發展了大氣環流客觀分型方法,奠定了在中高緯地區連線天氣與氣候及其影響研究的基礎。他提出了一個基於生物群落分類的方法來刻畫氣候變率和變化的概念,將傳統的全球變化研究重點從時間變化開拓到空間變化,為識別生態系統敏感區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新方法,並已被多個領域廣泛套用 。
人才培養
•講授課程
陳德亮為本科生講授課程:《氣候系統》,《小氣候學》,《套用氣候學》,《氣候變率與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綜合評估》,《天氣氣候學》,《地球系統科學》,《氣候模擬》,《基礎氣象學》,《大氣科學》,《地理信息系統導論》。為研究生講授課程:《環境建模》,《自然地理建模》,《氣候動力學》,《氣象學》,《環境統計學》,《邊界層氣象學》,《氣候建模》,《地球科學統計學》,《地理信息系統》 。
•指導學生
1993年陳德亮進入瑞典哥德堡大學任教以來,培養了多名博士,並指導博士後的研究工作,其中一些學生的具體信息如下 :
時間 | 姓名 | 論文方向 | 學位 |
1995 | Gerrit Lohmann | 全球氣候動力學和氣候模擬 | 博士 |
1997 | Lars Lindkvist | 瑞典森林霜凍與局地其候和區域氣候的關係 | 博士 |
1998 | Katarina Borne | 哥德堡地區海陸風的研究 | 博士 |
2002 | Barbro Johansson | 瑞典山地氣候研究 | 博士 |
2002 | Maj-Lena Linderson | 瑞典南方降雨及降尺度研究 | 博士 |
2003 | Cecilia Hellström | 瑞典歷史和未來降水變化的研究 | 博士 |
2004 | Christine Achberger | 瑞典區域氣候變化及降尺度研究 | 博士 |
2005 | Fredrik Wetterhall | 氣候變化降尺度及對水文的影響 | 博士 |
2006 | Lijun Fan(范麗軍) | 中國氣候變化及降尺度研究 | 博士 |
2006 | Junfeng Miao(苗峻峰) | 中尺度氣象模式和對局地環流的模擬 | 博士 |
2007 | Yanling Song(宋艷玲) | 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的影響 | 博士 |
2007 | Elisabeth Simelton | 中國氣候變化及對農業的影響 | 博士 |
2008 | Shuiqing Yin(殷水清) | sub-daily scale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inChina | 博士 |
2009 | Lin Tang(唐琳) | Surface ozone variation and change in Sweden | 博士 |
2009 | Cecilia Bennet | The Tropospheric Aerosol - Measurements and Modelling. | 博士 |
2009 | Matilda Palm | Land Use in Climate Policy - | 博士 |
2009 | Eriksson | Characterizing and reconstructing 500 years of climate in the Baltic Sea Basin | 博士 |
2010 | Ge Gao(高歌) | Changes of evapotranspiration and watercycle in China | 博士 |
2011 | Jenny Sundberg | 瑞典空氣品質 | 博士 |
2011 | Ida Westerberg | Observational Uncertainties in water-resources modelling in Central America | 博士 |
2011 | Sihong Wu(武思紅) | Impact Of cold climate on boreal ecosystemprocesses-exploring data and model uncertainties | 博士 |
2011 | Lars Zetterberg | Instruments for reaching climate objectives - | 博士 |
2012 | Yaomin Liao(廖要明) |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stochastic weathergenerator BCC/RCG-WG | 博士 |
2012 | Alexander Walther | Simulated and observed change of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Europe with focus on the Greater Baltic Area | 博士 |
2013 | Tinghai Ou(歐廷海) | Observed and simulated changes in extremeprecipitation and cold surges in China: 1961-2005 | 博士 |
2015 | Peng Zhang(張鵬) | Summer Climate Variability during the Past1200 Years in Central Scandinavia: A Tree-Ring Perspective. | 博士 |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參考資料 |
2018年 | 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 | |
2018年 | 挪威科學和文學院外籍院士 | |
2017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 |
2017年11月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
2016年 | 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 | |
2015年 | 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 |
2014年 | 哥德堡大學Pro Arte et Scientia 勳章 | |
2013年 | 哥德堡皇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 |
2010年 | 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 |
2000年 | 中國科學院海外評審專家稱號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2018年-2021年 | IPCC WGI 第 6 次評估報告(AR6) 第一章協調主要作者 |
2018年- | 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國際專家 |
2017年- | 《Big Earth Data》編委 |
2017年- | TWAS年-聯想地質科學獎國際評審委員 |
2017年-2019年 | 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客座教授 |
2017年- | 斯德哥爾摩大學 Bolin 氣候研究中心的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 |
2016年- | 斯德哥爾摩水獎(Stockholm Water Prize)提名委員會主席 |
2016年- | 未來地球計畫旗下的核心項目年-國際綜合風險防範項目(IRG Project)科學委員會委員 |
2016年- | 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董事會業務委員會主席 |
2016年-2020年 | 中國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海外委員 |
2015年-2017年 | Baltic Earth 高級顧問委員會成員 |
2015年-2017年 | 牛津科學研究百科全書《西藏地區的氣候與氣候變化》主編 |
2015年-2019年 | 中國科學院陸地水循環及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戰略委員會委員 |
2014年-2016年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副主編 |
2014年- |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副主編 |
2014年-2017年 | Olav Thon 基金會顧問委員會委員及國際科學,數學和醫學研究獎委員會委員 |
2014年-2016年 | 科技部全球變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專家組成員 |
2014年- | “未來地球計畫”中國委員會委員 |
2014年- | 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理事會成員 |
2013年- | 《國家科學評論》編委 |
2013年- | 沃爾沃環境獎科學委員會委員 |
2013年- |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理事會理事 |
2013年-2015年 | 日本人文與自然研究所項目評審委員會委員 |
2013年- | 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
2013年- |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國際專家委員會會員 |
2012年- | 上海市政府僑辦諮詢顧問 |
2012年-2017年 |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客座教授 |
2012年-2015年 | 瑞典皇家科學院國家全球環境變化研究委員會成員 |
2012年-2014年 | 南京大學氣候與全球變化研究院國際諮詢和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 |
2012年, 2008年 | Sixten Heyman 獎評獎委員會委員 |
2011年- | “第三極環境(TPE)”國際研究計畫執委會委員 |
2011年- | 國務院僑辦海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
2011年-2017年 | 瑞典環境與氣候數據中心(ECDS)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 |
2011年-2013年 | 法國國家研究署地球系統科學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
2011年-2013年 | 經合組織(OECD)創新,高等教育發展研究計畫(IHERD)顧問委員會委員 |
2011年- | 中國氣象學會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委員會顧問 |
2011年- |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編委 |
2010年 | 瑞典皇家科學院組織的第三屆諾貝爾獎得主全球可持續發展研討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
2010年-2013年 | IPCC WGI 第 5 次評估報告(AR5)第一章主要作者 |
2009年- | 清華大學地球科學中心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
2009年-2012年 | 全球環境變化的人類因素計畫(IHDP)、國際生物多樣性科學計畫(DIVERSITAS) 和國際地球科學聯盟(ESSP)科學委員會委員 |
2009年-2012年 | 世界科學論壇指導委員會委員 |
2008年-2015年 | 瑞典皇家科學院環境委員會委員 |
2008年- |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編委 |
2008年- | 《Earth Environment》編委 |
2007年 |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客座編輯 |
2006年-2007年 | 瑞典皇家科學院地球物理國家委員會委員 |
2006年 | 《GeografiskaAnnaler》客座編輯 |
2004年- | 中國氣象學會氣候生態學委員會委員 |
2004年-2005年 | 瑞典國家 IGCP 委員會委員 |
2004年-2008年 | 廣州季風與環境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
2004年-2008年 | 瑞典皇家科學院國家 IGBP/WCRP 委員會委員 |
2004年-2015年 | 《氣象學報》編委 |
2003年-2008年 | 中國氣象局氣候研究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海外主任 |
2003年- | 中國氣象學會套用氣候專家委員會委員 |
2003年- | 美華大氣海洋學會歐洲負責人 |
2002年- | 《地理科學進展》編委 |
2000年-2003年 | 瑞典航天局大氣委員會委員 |
2000年 | 挪威自然資金委員會國際評審專家 |
1999年-2003年 | 德國教育與科研部氣候研究計畫國際專家 |
1999年 | IPCC WGI 第 3 次評估報告(AR3)第 10 章貢獻作者 |
1998年-2002年 | 瑞典自然資金委員會地學部評審委員會委員 |
參考資料來源: |
人物評價
陳德亮是一名國際知名的氣候學家,地球系統科學的倡導和踐行者,也是一位具全球視野的戰略科學家,在世界科學界有重要影響和地位。他開創性地發展了氣候模式的降尺度技術,成為氣候預測和氣候變化研究的關健技術之一,在區域氣候學、氣候動力學及全球氣候變化領域都有突出的貢獻 。 (蘭州大學評)
陳德亮先後與中國科學院若干研究所,與中國科協、農科院、氣象局及多所大學合作,培養中青年人才、提升學術刊物水平與科學文化建設,為學術機構及中央及地方政府提供諮詢等,做了大量工作,為中國地球系統科學發展做了貢獻。他不斷向國際組織、科學院及研究機構、大型科技獎項評審機構等介紹、宣傳中國科學家的成果和貢獻,為中國科技創新走向國際舞台及提升影響力、中國科學家獲得應得的國際榮譽或在國際計畫或組織中獲得領導地位作了巨大貢獻。他熱愛中國,以自己的學識、為人、經歷、超越學科的國際影響力,為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中國科學院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