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466戶,有鄉村人口1979人,其中男性1054人,女性925人。其中農業人口1979人,勞動力1027人。該村以漢族、拉祜族為主,其中漢族1720人拉祜族205人,其他民族54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人,占人口總數的0.4%;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846人,參合率93.3%;享受低保30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沙河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1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8戶,占農戶總數的8%。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7778.10畝(其中:水田1359.00畝,旱地6419.10畝),人均耕地3.93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13919.1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26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95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13.80畝,其它面積6310.2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全村有466戶通自來水;有46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8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1.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7戶,分別占總數的25.3%和14.4%。該村到沙河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18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8公里。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90畝,有效灌溉率為22.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1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6畝。到2007年底,該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46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4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736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在校學生167人,距離沙河中學17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4人,其中小學生167人,中學生37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0人,少數民族黨員7人,其中男黨員3人。2003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村委會由村支書、村主任、副主任等組成。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5個,共有團員5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村務公開主要以黑板報、宣傳欄、宣傳圖片等為主。主要公開項目有:村幹部職責、職能;基層黨支部黨建目標管理制度;農村無職務黨員設崗定責制度;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制度;村規民約;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財務公開嚴格按照《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以張榜的形式公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3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453畝,一事一議籌勞1974元(勞均2元),有固定資產11.1萬元,集體有收0.7萬元。
農村經濟
2007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539.1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70.20萬元,占總收入的68.7%;畜牧業收入126.50萬元,占總收入的23.5%(其中出欄肉豬1422頭,肉牛9頭,肉羊150頭);林業收入27.20萬元,占總收入的5%;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2.9萬元,占總收入的0.5%;工資性收入12.3萬元,占總收入的2.3%。農民人均純收入1621.00元。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1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8人(占勞動力的5%),在省內務工23人,到省外務工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