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孟海

陳孟海,本名陳國泉 (1895-1957年),字孟海,廣東新會棠下區石頭鄉人,少時家貧,靠寡母扶養。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14歲隨堂伯父往香港謀生,當過打包鋪學徒、果欄店員工人和辦莊的買賣手。其間入夜校學習並閱讀梁啓超的政論文章,思想受到啟發。

1924年,陳參加籌備香港水貨協助工會,工會成立後, 他被選為主席。

1925年6月省港大罷工開始,撤回廣州, 任省港罷工委員會審理仇貨委員會委員。後被派回石頭鄉開展農民運動, 成立農民協會,被選為主席。

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 陳回港在興順隆果欄做買賣手。後開設和隆,經營桂皮、木油和海味生意,積聚日豐。

1941年12 月8日香港被日軍占領後,物價飛漲,他曾將庫存花生仁萬餘斤廉價售給市民。後遷往澳門,也採購番薯雜糧平沽,救濟貧困戶。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陳返回香港, 恢復和隆行生意,並在九龍大角嘴建貨倉,代客商儲運出口中、轉口貨物。 因信用昭著,商務迅速發展,獲利亦豐。在解放戰爭中,他與共產黨人饒彰風、黃天度等有過聯繫,曾捐款支持香港《華商報》出版;多次利用倉庫儲運軍需物資和接待回國人員,支持人民解放事業;還替香港的中共組織保管百餘箱“南方券”(解放軍在華南臨時使用的鈔票),以後陸續運回廣州。

新中國成立後,1950 年他被邀參加香港工商界第一批赴東北參觀團,回港後即調資金回廣州開設和隆行,出口土特產為國家創匯,並參與創辦華南企業公司(後改廣東華僑投資公司),入股10 余萬元,被選為常務董事;同時,還投資北京新僑飯店(即北京華僑大廈)。

又於1952年6月, 應邀赴北京出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籌備會議。

1955年赴香港辦商務, 適遇住在“安置區”的內地竄來的暴徒上街鬧事,對九龍一些商店打、砸、搶。 他動員倉庫員工實行自衛,使用水槍噴硝鹼液才將歹徒趕走。

陳愛國愛鄉,熱心捐獻。建國初, 曾帶頭捐了幾千元慰勞解放軍;

1951年抗美援朝,捐獻舊人民幣1億元;

1957年夏, 回廣州治病,參與發起興辦新會華僑中學,捐款3萬元。另捐3000 千元建革命烈士紀念碑;捐一萬元給廣州市建僑聯大廈。

陳曾當選為中國民主建國會廣州市委員會委員、 廣州市工商聯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工商聯常務委員、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省政協常務委員。

1957年6月30日,陳國泉病逝於廣州,終年63歲。 家人根據其生前遺願,結束香港和隆行業務,將全部資金調回祖國, 支援社會主義建設。其夫人在五六十年代,先後投資建設縣龍譚水電站、 縣農械廠、華僑電機廠總計30多萬元;捐資興建縣展覽館、 少年宮、兒童公園、椅山橋、接龍橋、棠下鎮僑聯大廈、石頭鄉中學等。 國泉家族成為新會解放後投資建設和捐資舉辦社會公益事業的第一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