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明[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教師]

陳光明[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教師]

陳光明,男,53歲,藏族,中共黨員,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

基本信息

成長

圖片圖片
1979年,陳光明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青海民族大學中文系,主動放棄在省城工作的機會,毅然決然地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家鄉---玉樹州雜多縣,在該縣民族中學任教。當時學校校舍破舊簡陋,辦學規模很小,生活條件極其艱苦,許多來這裡工作的老師往往幹不了多久調走的地調走,改行的地改行。但是,陳光明卻把這裡當成了成就人生理想的大舞台,他知道若想改變玉樹教育落後的狀況,關鍵是要有好的教師,需要有人甘於寂寞和清貧,在三尺講台間,將知識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在這裡,他教語文、政治、歷史,既是教師,也是校長,還是伙夫。只要孩子們有書讀,有學上,他感覺再苦再累都值得。陳光明在雜多民族中學工作的日子裡,勤奮敬業,教書育人,不僅在教育教學上積累了經驗,找到了快樂,而且通過對這所學校的管理,增長了管理學校的才幹。

管理

1987年,陳光明調任玉樹州民族中學任副校長,當時這是玉樹州唯一的一所高中,學校的規模大了,辦學的層次高了,對人的要求也高了。陳光明認為,凡事皆有通理,要管理好學校,作為副校長,自己就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積極支持配合好校長的工作,要做好先生,首先要當好學生。他認為,副校長更應該深入到教學第一線,拿起教鞭,立定講台,認真施教。凡是要求普通教師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師中樹立起威信,說起話來才有分量,管理起來才有力度,辦起學來才能抓出實效。他主動擔任政治課的教學工作,這不是他的本行,然而兩年下來,他的教學成績有目共睹,他的課學生愛聽,為什麼?因為他把備課視為做好教學工作的著力點,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靈活,教學互動,課堂氛圍好。許多老教師都充分肯定他嚴謹的教學作風。
同年7月,陳光明因工作需要來到玉樹州民族師範學校任教務科長。這是一所始建於1957年,承擔著為當地培養中國小教師和幹部的中等專業學校,也是玉樹這個有著7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三十多萬人口藏族自治州唯一的“高等學府”。抓好了師範教育,等於抓好了玉樹州的基礎教育。上任之後陳光明做了兩件大事:一是組織學科帶頭人編寫了《玉樹州民族師範學校各科教學大綱》,把各學科的教學目標、教學課時、考核標準與要求等以檔案形式確定下來,並嚴格落實;二是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學籍管理制度。這兩條措施的推出,整肅了教學風氣,提升了教學質量。與此同時,陳光明認為玉樹是歌舞之鄉,應該積極弘揚和發展當地獨特的康巴文化,學校不僅要培養勝任語文、藏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學科未來的中國小教師,還應該培養懂得當地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族美術具有一專多能的人才,於是學校創設了音樂班和美術班。這些學生畢業後,很快得到各用人學校的好評。陳光明是一個不能離開講台的人,不管他擔任什麼職務,只要在學校里,他就把自己當成一個教師,他認為把教師的本分盡到了,才有資格去做領導,才有可能做一個好領導,這是一個原則。這一次,陳光明教的是《語文基礎知識》,也是他教過的課程中最具有挑戰性的一門學科。他自己漢語拼音方案在大學裡學得不是太好,可能主要是受了母語的影響,但現在要教學生,他決然不能去糊弄人家,唯有惡補所欠。於是他就邊學邊教,向書本學,向他人學。在教務科辦公室里,他和另兩個老師都是教語文的,為某一個發音,三個人常常相互爭論到面紅耳赤的地步。如今,那兩位老師都已退休在家,但每每回憶起陳光明教《語文基礎知識》時的情景,無不在調侃中還流露出對陳光明堅持學習的讚許。
2001年,玉樹州民族師範學校、玉樹州民族衛生學校、玉樹州民族職業學校三校合併為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陳光明擔任副校長,分管學校教學管理工作。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他抓好教學管理工作的同時,還要全面兼顧學校方方面面的事情,攤子大了,但管理的標準不能降低,要使大專、中職、培訓等部門的教育教學質量都有進一步的提高。有時,他也感到身心疲憊,但強烈的責任心、使命感激勵他振作起來,迎著高原的晨曦投入新一天的工作。患糖尿病後,對他不失為一次不小的打擊,自己正年富力強,正是為國家、為民族、為學校出大力氣、做貢獻的時候,卻得了病,心裡很著急。他暗暗下定決心,病要控制,但決不能影響學校的工作。

教學科研

為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改革和發展推向深入,學校決定推行教師全員聘用制,並把制定聘用制方案的重任交給了陳光明。這在玉樹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因為還沒有哪一所學校採取過類似的做法,出台過類似的方案,參考的經驗、借鑑的辦法都沒有,要制定一個科學、民主、符合學校實際並最終發揮應有作用的方案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大堆的困難沒有壓倒他,糖尿病也沒有成為他退縮的理由。他組織教務科、各教學部門骨幹教師成立了領導小組,學習了大量省內外各級學校教師全員聘用制實施成功的案例和辦法,也走訪了許多省內外兄弟學校,通過學習,理清了制約學校發展的各種因素,終於在規定的時間內拿出了《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專任量化考核辦法》、《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辦法》、《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後勤服務人員工作績效考核辦法》、《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等一列與聘用制實施相配套的辦法和細則。2007年,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全員聘用制如期實施,發揮了積極作用,學校辦學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並為全州推進教師聘用制提供了經驗。

震後重建

正當一切工作向前發展的時候,正當陳光明對事業躊躇滿志的時候,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玉樹發生了7.1級強烈地震。當天早上,陳光明象往常一樣起床洗漱,突然間天搖地動,強烈的地震發生了。當時在家中的兒子連忙拉著他往家門外沖,就在衝出家門的一瞬間,院子裡的圍牆塌了下來,他的腰部被砸傷。他強忍著疼痛與兒子來到院子外,發現鄰居家無人出來,催促兒子趕緊去幫助鄰居後,他立即向學校主校區跑去,他是第一個到達的校領導。面對女生宿舍樓一半坍塌,一半搖搖欲墜的情況,他不顧個人安危和腰部的傷痛,組織未受傷的老師和同學一起挖救被埋在宿舍樓里的學生,沒有工具,只能用手挖、用手刨。陳光明和大家一起在與時間爭奪生命的希望,直到有其他的救援人員趕到,才換下他稍作休息。很快專業的營救人員到了,教師和學生撤出了受災最重的女生宿舍樓,但陳光明沒有撤出來,他始終堅守在女生宿舍樓前,為救援人員提供宿舍樓的構造情況及建設性的營救意見,為營救學生生命節約寶貴的時間。他與救援人員共救出學生9名。凌晨三、四點鐘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車裡休息。4月15日一大早,他就拖著受傷的身體來到女生宿舍樓後與前來救援的人員會合,繼續為營救學生做努力,他不吃不喝一直守在女生宿舍樓後,任憑狂風大作,始終與救援人員一起挖救學生,直到夜晚來臨無法工作為止,這一天他與救援人員又救出幾名學生,回到車裡休息時他已很難直起腰。4月16日,他與救援隊繼續在女生宿舍樓進行搜救。可他的身體已經進入了嚴重的透支狀態,他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而且還有高血壓、心臟病,三天來沒日沒夜的操勞,使得他舊病復發,小便帶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堅守在救援一線,搜救學生。地震造成的慘重損失使陳光明痛心萬分,那幾日,他蹲守在救援學生的現場,片刻不肯離去,渴望生命的奇蹟能在身邊發生,在一個教師心中,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學生的生命更寶貴,沒有什麼比得上學校安全更珍貴。地震發生後,黨和國家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全國人民投入到對玉樹的救援。復學複課立刻提上了日程。4月22日,在學校廢墟上,玉樹州第一所帳篷學校建成並使用。學生複課了,陳校長多日陰鬱的心情注入了一絲光明和希望。6月6日前的這些日子裡,陳光明一直堅守在複課點,寸步不離,他要把震前自己所主管的教學工作進行到底,抓備課、抓上課,管作息,還多了一項工作那就是管吃飯。他從不承認自己是什麼抗震英雄,說自己不過是在盡一個教師的職責。根據上級的安排,學校高中部的學生要轉移到遼寧、部分職校學生要轉移到省內、山東等地方繼續學習,陳光明因身體原因,坐飛機會嚴重暈機,但他積極投身異地復學工作,帶病堅持,選擇公路交通出行,到接收學生的地區去,一個一個學校地接洽,一奔波就是數月。長期在高原生活和工作,使得陳光明一到內地,身體就受不了內地的氣候,反應強烈,這是最要命的,但是,對他來說,為了學生,為了學校,為了玉樹,個人再苦再累再危險,都是值得的。陳光明全身心地投入震後恢復重建工作,為高原民族教育事業繼續奉獻著自己滿腔的忠誠和所有的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