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茂

陳來茂

陳來茂,男,中國福建人,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現任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黨總支書記。

早年經歷

1954年9月~1960年7月福建省雲霄一中念初、高中

1960年9月~1964年7月福建師範大學學習

1964年7月~1975年4月福建省地質局中心實驗室任技術員

1975年4月~1988年10月任福建南平電池廠技術科長、副廠長、廠長

1988年10月至今任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黨總支書記

創業之路

陳來茂帶給人們一個創業成功的傳奇故事。他用10年時間使南孚由總資產不足200萬元的小公司成長為中國電池工業的龍頭企業、全國520戶重點企業之一。他以親身的創業經歷告訴人們,創業成功的公式並不複雜,但能否按照這個公式包含的各個要素長期頑強地堅持下去,將最後決定能否成功。

“在夾縫中左衝右突”

陳來茂走上創業之路,可以說是“被逼出來的”。南孚公司的前身一一南平電池廠,是一個地處福建省南平市非常偏僻的小山溝里的小電池廠。從閩南農家走出來的陳來茂,福建師大畢業,經歷過“文革”十年的蹉跎歲月,1976年調入南平電池廠,從擔任技術股長、副廠長,一直到廠長。他是那種一心想幹大事的人,先是以“少批量、多品種、低價格”的方針頻頻出擊,爾後與北京、上海等電池廠聯營,用他們的牌子生產電池,在上海、北京等地區銷售;先後進行過幾次技改,但企業還只局限於跟在全國知名的大電池廠的背後,為了使南平電池廠能在夾縫中生存下來,他使出渾身解數,企業有了相當的發展:鋅錳電池由二級品全部升為一級品,R6C紙板電池榮獲輕工業部部優產品稱號;R20C紙板電池和軍用電池曾獲全國質量評比第一;微型扣式電池榮獲福建省新產品三等獎;企業在全國註冊的110家電池廠的排名榜上,由原來的第101位升至第78位。企業的固定資產由原來的65萬元增至100多萬元,產值升至364萬元。1987年南平電池廠的產值提高到500多萬元。

雖然福建的企業廠長是最早“鬆綁放權”,但作為廠長的陳來茂,心裡總覺得“自己空有一股力量,就像縛在繭里的蠶,任憑自己怎么左衝右突,就是使不上勁”,他知道在這種夾縫中南平電池廠將永遠是一個長不大的“侏儒”企業。1986年,當時的北京、上海兩個聯營廠不再與南平電池廠聯營,企業瀕臨倒閉。為了生存,陳來茂想過把南平電池廠“嫁”出去一一當某大廠的一個車間,但人家對南平電池廠不屑一顧:“你們一個山溝溝里的小廠能幹出什麼名堂?”,這對陳來茂的刺激太大了,迫使他不得不對自己擔任廠長期間的經營實踐進行痛苦的反思,尋找一個創業的機遇、一個發展平台。

千載難逢的創業機遇

1986年,陳來茂應邀參加了由中國出口產品基地總公司組織的赴西歐考察團,先後考察了丹麥海倫斯公司和英國EnergiZer。後來他又帶領廠技術骨幹考察了國內引進的日本富士、法國薩福特、日本東芝等公司。

通過對國內外市場的調查,陳來茂發現,美國的鹼錳電池已占乾電池總量的70%,歐共體國家達40%,日本也達到30%,而中國市場幾乎是空白,雖然有幾家大廠已開發出了鹼錳電池新產品,少數大廠還引進了外國鹼錳電池生產線,但並沒有形成大氣候,充斥國內市場的幾乎都是國際名牌的鹼錳電池,陳來茂的頭腦里跳出一個驚人的數字一一5億隻(當時中國乾電池總產量100億隻乘上5%鹼錳電池市場就是5億隻),如果抓住這個5億隻,南平電池廠還怕做不大?陳來茂下決心:“要乾就乾大的,上世界一流的產品,一步到位”,“以開發LR6鹼錳電池為突破口,打一場企業的翻身仗。”

陳來茂認為“光有機遇,如不創建新的平台,照樣兩手空空”,他痛切地感悟到“對於一個小國有企業,過去的落後平台,顯然難以承載市場激烈競爭的風險,如不衝破原有機制的約束,創建一個全新的機制,還是穿新鞋走老路,什麼事情也辦不成,機制就是企業超常規發展的平台”。為了創建全新的發展平台,陳來茂帶領一批骨幹,全國上下奔走、四面出擊,終於找到了幾家合資股東,拿到了中外合資營業執照,成立了中外合資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有了這個創業平台,陳來茂真是如虎添翼,他攻克了日本政府黑字還流貸款和租賃貸款兩大難關,解決了引進LR6鹼錳電池生產設備和技術的5.643億日元投資貸款。

敢冒險、快決策、快行動

企業抓住機遇的三要素是:敢冒險、決策快、行動快。市場經濟是風險經濟,不敢冒風險,優柔寡斷,根本談不上決策快。

行動快,就是抓住機遇,迅速實施,大幹快上。南孚五次抓機遇,實施的時間第一次是二年、第二次是九個月半,以後都是“快”字當頭,創造了上個世紀90年代振動中國電池行業有名的‘南孚速度’。

在南孚公司13年艱苦創業史上,陳來茂適時抓住了5次大的發展機遇。陳來茂特別對南孚第一次、第二次“抓機遇”的過程感慨最深。“我們第一次抓機遇最難:一是沒有經驗,二是一窮二白。當時我們提出了‘抓住機遇求生存’的口號,緊抓全國電池行業鹼錳電池還處在起步階段的機遇,風險決策,橫下一條心,背水一戰,解決了南孚生死存亡的關建問題。第二次是抓住機遇求發展,在當時全國BP機開始流行、拉動了七號、五號鹼錳電池需求的重大商機面前,大膽實施‘負債經營’,迅速引進全國第一條七號鹼錳電池生產線關鍵設備,從決策到項目投產只用了九個月半的時間,滿足了市場需求,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加快了第一期技改債務的還貸速度。事後陳來茂評價第二次抓機遇絕對是一局妙棋、一局險棋,如果當時南孚沒有及時大抓第二期技改,第一期技改的債務也沒有辦法還清,那么南孚也完了。”

抓兩頭帶中間的發展戰略

陳來茂自己認為能夠把南孚做大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一個抓兩頭帶中間的發展戰略。

中國的企業大部份的結構是“兩頭小中間大”,研發和行銷的功能薄弱,居中間的生產部分則相對很大,而已開發國家的名牌企業的結構都是“兩頭大中間小”,即研發和行銷都很強,中間的生產環節則相對弱化,有的則全部外包。在南孚的創業初期,陳來茂經過深思熟慮,大膽地提出“抓兩頭帶中間的發展戰略”,並以此統領南孚不同歷史階段發展戰略的制定。

1999年,南孚根據國內外市場的變化和公司進入產業資本和國際金融資本相結合的新階段,及時調整發展戰略為堅定不移地推進大公司戰略,全面強化研發和行銷系統,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把南孚公司建成世界級電池企業,成為全球鹼錳電池製造中心之一。南孚進入這個階段之後,積蓄了較多的基本資源,企業的實力大大增強,陳來茂開始重點實施“抓兩頭”的工程。

陳來茂清醒地認識到再好的產品銷不出去,就沒有任何價值。實際上,辦企業做產品不是很困難的,但創建企業獨特的、自己的現代行銷立體網路絕對要有真本事。

1999年,南孚還清了所有貸款,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開始重點狠抓公司研發系統的建設,建立了南孚技術中心,研發投入逐年加大,2002年南孚的研發費用首次突破5%以上,研發力量包括教授、博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等各類技術管理人員450多人,占員工總數的40%以上,南孚技術中心從省級升到國家級,建有博士後科研工站,並與多所全國重點大學、中科院的研究所合作成立多個新型能源研究中心,成為中國電池行業實力最強的企業技術中心,先後開發出20多項新產品、新設備、新工藝,有七項科技成果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榮獲多項部、省科技成果獎,其中一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還儲備開發鋰電池、燃料電池、鋅空電池等新產品,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廠、學、研”科技創新機制。

陳來茂認為,現階段南孚還沒有達到‘兩頭大中間小的最佳結構’,但南孚既然已經把世界級企業作為自己的戰略定位,相信我們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實現這個戰略目標。

堅持就是勝利

南孚的方針是先做強,再做大。要做強,就要克服急躁情緒,以免誤入多元化投資的陷阱。陳來茂清醒地認識到現在的企業如果不將同行所設定的標準作為衡量自己的尺度,作為自己的戰略目標,那么這個企業在競爭中就難以發展,甚至難以生存。因此,我們南孚公司首先就把創世界級電池企業,成為全球鹼錳電池製造中心之一作為企業今後長期發展戰略目標定位。要做強做大,只有全力創新,一要大抓管理創新,二是要抓住機遇、銀抓科技創新,三是不斷學習現代行銷技術、營造全球市場的立體銷售網路,四是繼續實施名牌發展戰略,爭創國際名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