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靈山

陰靈山

陰靈山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自此經歷了“三毀三修”。最早因其地勢險要,形似馬鞍,常年有玄氣密布,故名:鞍玄山。後時任四川總督的李國英,聞其神靈慕名來到“鞍玄山”拜道士治家母眼疾,後母親眼疾得以復明,念其靈驗特賜名:靈應山。其母眼疾“復明”,似乎寓意著“反清復明”的天意,李國英是漢軍正紅旗人,雖有意復明,卻深知氣數已盡。為表遺志,他把“鞍玄山”冠以“反清復明”聚集地之罪,藉以毀掉所有建築。然後又大興修建,宏偉又莊嚴的“靈應山”依山而起,佛塑金身,香火不斷,成為當時四川佛教文化傳播地。鹹豐年間,國難當頭,民不聊生。“靈應山”的寺廟因建造頗美,佛素金身,曾一度被毀被偷。後由當地能工巧匠自發組織進行重建。自鹹豐八年開工至光緒三年完畢,經過45年的重建工作。飽受歷史的摧殘和毀壞的“鞍玄山”,從此山上常年鮮見陽光,反而霧氣瀰漫,但是佛祖依舊靈驗,於是又更名為:“陰靈山”。此時,是歷史最鼎盛的時期,大小寺廟四十九座,凌霄閣樓隱匿於山勢,林木秀美,山石奇異、聞名遐邇。然而於1968年的文化大革命,陰靈山再度被毀於一旦。後來文革結束,經當地政府的搶修及維護,勉強修繕了部分建築,寺廟減至13座。

簡介

陰靈山原名靈應山,相傳明嘉靖年間,四川總督甘肅人李肅,為治母眼疾,苦苦祈禱,觀音顯聖醫好了老夫人的眼疾,李總督為銘感觀音化身救母之恩,親赴巴州靈應山,新修廟宇13座,重塑菩薩金身,並遵觀音菩薩夢中之言將靈應山改名為陰靈山。自此,陰靈山名揚川陝,譽滿巴蜀。

圖

陰靈山主峰峰俊,山頂為一巨石獨立,似掌擎天,頂為一平台,約500平方米,建有觀音正殿,可容數百人,此殿除一條小徑可走外,其餘三面若刀劈斧削,懸岩百丈,望而生畏,俯瞰山下,群山盡收眼底,仰視高空滿雲近日。陰靈山,怪石多奇。主峰四周2000米範圍內,羅列著許多怪石,形狀各異,因形得名,蓮花觀後路旁有一巨石,形若人頭,頭戴軍帽,面向巴河, 凝神專注,故名“人頭石”。送子宮後崩裂的巨石上懸掛一石長五米,好像從山外飛來,故名“飛來石”。主峰後巨石下有一長6.5米的石通道,能容一人低頭蹲膝而過,故名“低頭石”,還有“曬經石”、“老君石”,留下了奇妙的傳說。

陰靈山,林木茂密,古樹尤多,有樹齡600年,人稱“樹王”的黃角樹,有陰靈山獨有、樹齡逾千年的“九地斧”。還有逍遙樹、彌勒章、牛王柏、洞賓杉、處女松等各具奇異,有的生長在石縫裡,有的生長在懸岩上,有的高大挺拔,有的虬曲蜿蜓,遊人無不稱奇。據統計,陰靈山樹幹直徑在2.5米以上的古樹100株,2米以上的300株,1米以上的400餘株,陰靈山下,林海松濤,鬱鬱蔥蔥,十分壯觀。

陰靈山,山高千米,終年流水潺潺,真可是山高水高傳說,昔日山上缺水,萬人聚集山峰朝聖,由於缺水,無數人昏倒在路旁山腰,觀音聖母見此情景,大發慈悲,隨手將靜瓶灑下幾滴,頓時泉水湧出,倩柔味芳。從此陰靈山泉水潺潺。其中一處泉水流量大,水質清澈,甘甜芳香,當地人說,此水可治百病,尤其是腸阻塞、氣管炎、打穀黃等水到病出,人稱“神水”,此泉名為“觀音泉”。

陰靈山不僅有獨特的自然景觀,而且是清數勝地,北魏延光年(公元520年),峰頂建有小廟,幾經興廢,明嘉靖年間,始修觀音殿,從山腳到山頂,共建寺廟十二座,造神像千餘尊,有牛王廟、馬王廟、川方廟、關帝廟、老君廟、送子宮、玉皇廟、大佛宮、武聖殿。這些廟群,有的建在山頂,有的依山就勢,有的平地建基,風貌古樸典雅。一九三六年英國天主教曾在此山建“洋堂”傳教,現有部分遺址,迄今古廟,僧道雖不象昔日之盛,但遺址、石像、碑刻尚存,奇特的石、山、水等大自然美景依然如故,山中樹木蔥蔥,綠樹成蔭,百鳥爭鳴,百花爭艷的獨特風景吸引著遊人,目前公路已通山腰,游山道,步行梯道重建一新,尤有新建碑林,宏偉壯觀,現立各地書法碑林1500塊,排列有序,構成陰靈山的又一景觀,它集當代中華書法之大成,為全國第四大碑林。

近年來,當地人民又在山上創造了新奇——聞名全國的第四大碑林。1300多塊整齊劃一的褐色石碑因勢就形依山而立,一字排成一個碑林長廊,蜿蜒到了森林深處。碑林匯聚了來自海內外10多個國家著名書法家的墨寶,各具特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