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洋村

院洋村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南陽鎮,位於南陽鎮東部,與福安市潭頭鎮、范坑鄉為鄰,距離南陽鎮政府10公里,是壽寧縣八大老區基本村之一。 院洋村土地面積23830畝,海波780米,人口1330人,大中專畢業生60餘人,交通便捷,西有通往南陽的全線硬化公路,東有通往福安范坑鄉的公路。 目標暴露後,葉秀蕃首長英勇犧牲在官宅發竹崗,當時後院村參加革命的有徐桂順(游擊隊長),徐嚇鑾,龔成玉,王光桃,姜淑嬌,繆雙嬌等8人。

概況

院洋村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南陽鎮,位於南陽鎮東部,與福安市潭頭鎮、范坑鄉為鄰,距離南陽鎮政府10公里,是壽寧縣八大老區基本村之一。轄村底、周家、溫家、傍洋、洋尾、福頂洋、好坑、半山丘、官宅、寨下、後園、坑兜嶺12個自然村,其中半山丘、官宅、寨下、後園、坑兜嶺5個自然村遷徙無人居住。院洋村土地面積23830畝,海波780米,人口1330人,大中專畢業生60餘人,交通便捷,西有通往南陽的全線硬化公路,東有通往福安范坑鄉的公路。

資源

院洋村山清水秀,有三條清水溪繞村前而過,碧水丹青,從西南流向東北,注入水尾小水庫,建成1600瓦的水電站,溪流下游可建二級電站,是很好的水電開發資源,土地面積寬闊,水中建有萬畝林場,四周森林密布,一眼望不到邊,春天杜鵑花漫山遍野,令遊人流連忘返。村中還有千年古樹10餘株,柳杉,紅豆杉均屬福建省古樹名木,特別是一株羅漢松,格外引人注目,來往客人都要到村周圍觀看一番,村口公路坪中樹立一塊院洋老區基點村石碑,村境十分優美。

歷史文物

過去院洋村是交通要道,是通往福安、柘榮、霞浦等地必經之路,離村二里外的隘嶺關口有一石碑是清代嘉靖年間立此,碑文曰:壽寧縣魚溪大蜀院洋隘,嘉靖貳拾伍年捌月吉日謹題,知縣事貴州普安張鶴年立,碑石還在,1999年,國務院又立一碑為縣界。
三十年代,葉秀蕃、葉飛、範式人、范俊、王陶生、張鐵民、陳挺、許威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院洋村從事革命活動,為中國革命做出較大貢獻。他們常住後園自然村領導老區人民打游擊戰爭。由於長期駐紮後園,目標暴露於民國25年12月25日,後園全村8大座房屋被民團一火燒光,現成為一座廢墟。目標暴露後,葉秀蕃首長英勇犧牲在官宅發竹崗,當時後院村參加革命的有徐桂順(游擊隊長),徐嚇鑾,龔成玉,王光桃,姜淑嬌,繆雙嬌等8人。革命勝利後,全村被評審烈士34人,五老11人,紅軍失散11人,現有黨員32人。

新農村建設

改革開放後,院洋老區基點村發生較大變化,經濟得到長足發展,村裡的青壯年外出務工或經商辦企業,有的舉家遷往福建西北的武夷山市、松谿縣、邵武市和浙江省的泰順縣等地定居,人口達500多人,尤其是好坑自然村遷往武夷山市達260人,寧德市政協委員龔達元在福安辦茶葉企業,資產上千萬元。留下的村民堅守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用勤勞的雙手發展農業生產,開發茶園700多畝,種植蜜桃、李、蘋果、梨、西瓜等水果300畝,兼種中藥材、蔬菜等,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890元。現在,院洋村民以自強不息、鐵心拼搏的精神發展“鐵觀音”茶園300畝,積極配合縣農辦抓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為打造閩浙邊界生態新茶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譜寫新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