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簡述
2011年4月9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灌溉設施建設的意見》。
正文內容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灌溉設施建設的意見
陝政發〔2011〕19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中發〔2011〕1號)精神,進一步加強農業灌溉設施建設,切實提高我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農業灌溉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水利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農業灌溉設施建設事關糧食安全,事關農業農村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新中國成立以來,省委、省政府遵循“治秦先治水”的歷史經驗,團結帶領廣大幹部民眾,堅持不懈興水治旱,把農業灌溉設施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動農田水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發展設施灌溉面積2214萬畝,其中有效灌溉面積1940萬畝,近年來年均實際灌溉面積1630萬畝。灌區是我省糧食生產的主陣地,12個大型灌區用全省20%的耕地生產了全省37%的糧食、34%的果品和25%的油料。在旱澇災害頻發的特殊自然條件下,農業灌溉設施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全省糧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當前我省農業灌溉設施仍然比較薄弱,基本農田水利化程度不高,灌溉設施配套率差,灌溉供水保障能力不強。全省大中型灌區因田間工程配套不全導致553萬畝面積失灌,因末級渠系老化失修導致607萬畝面積灌排不暢;小型水利工程投入不足,工程老化失修嚴重,40%左右的設施不能正常發揮效益;基層水利服務體系不健全,不能充分履行行業監管、科技推廣、技術指導等職能;農業灌溉水價政策性虧損嚴重,部分灌區管理單位經營困難。
我省水資源總量不足且時空分布不均,加強農業灌溉設施建設對確保全省糧食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008年4月,國務院下發了《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依據國家規劃,立足我省省情和水情,省政府確定了到2020年全省新增5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的戰略目標。加快農業灌溉設施改造和挖潛配套,恢復擴大灌溉面積,是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各級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農業灌溉設施建設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採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掀起農業灌溉設施建設高潮。
二、加強農業灌溉設施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思路和總體目標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確保糧食安全為目標,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為核心,以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保障,以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改善農業灌溉設施條件,增強抗禦旱澇災害能力,為加快建設西部強省提供有力保障。
基本思路:強化措施,創新機制,加大投入,以恢復和新增農田灌溉面積為重點,開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和配套完善斗渠以下田間工程,全面實施中型灌區渠系更新改造,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修復和建設步伐,切實增強我省農業灌溉設施的支撐功能。
總體目標: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中型灌區骨幹工程改造任務,新增灌溉面積30萬畝,恢復改善灌溉面積690萬畝,灌區田間工程配套率達到95%以上,小型水利工程完好率達到90%以上,灌溉水利用係數平均達到0.58,全省80%的有效灌溉面積實現節水灌溉。
三、加強農業灌溉設施建設的主要任務
(一)加快大型灌區骨幹工程改造步伐。繼續實施12個大型灌區的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骨幹工程改造任務。全面實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十二五”期間完成8個大型灌區111座泵站的更新改造任務。
(二)加大大型灌區田間工程配套力度。全面開展12個大型灌區田間工程配套改造,重點解決末級渠系配套不全的問題,努力恢復失灌面積。在水源有保證的情況下,積極增加新的灌溉面積。通過3年努力,力爭恢復灌溉面積330萬畝,新增灌溉面積30萬畝。
(三)實施中型灌區更新改造。全面改造157箇中型灌區,著重解決水源供水能力不足、輸水渠道不暢、灌水設施不配套的問題,力爭恢復灌溉面積220萬畝。
(四)加強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對關中機電井、陝北水窖、陝南塘窖和小型引水灌溉工程進行改造加固、修復配套,適度新建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力爭恢復灌溉面積140萬畝。
(五)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堅持不懈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認真實施退耕還林口糧田建設規劃,按照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洪、澇、旱、漬綜合治理的思路,突出水利配套,提高農田水利化程度,實現陝南人均1畝、關中人均1.5畝、陝北人均2至3畝高標準基本農田的目標。
(六)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在擴大灌溉面積、保障糧食生產的同時,要發揮農業灌溉設施在高效經濟作物和果業生產方面的作用。積極推廣噴灌、管灌、滲灌、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努力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
四、強化政策措施,抓好農業灌溉設施建設
(一)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建立穩定增長的投入機制。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檔案精神,認真履行農業灌溉設施建設與管理的主要責任,隨著財力增長,在新增財力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並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保證農業灌溉設施建設需要。省級財政在足額落實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大型泵站更新改造、中央財政小型水利工程重點縣建設等項目地方配套資金的同時,以水利建設基金、水資源費、水土流失補償費等收費權為質押,通過信貸融資方式籌措資金,加大農業灌溉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十二五”期間,繼續實施小型農田水利補助政策,省級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安排用於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部分,在現有1億元的基礎上逐年增加。市縣要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全面推動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深入開展。
(二)加大改革力度,建立灌區農業水價和抽水電費補貼機制。各級政府要按照中央1號檔案和《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的實施意見》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落實好水管單位的基本支出和工程設施的維修養護經費。積極探索建立農灌工程運行管理財政補貼機制,推進農業用水價格綜合改革,切實降低農民用水成本。對大型灌區因水價不到位造成的政策性虧損和農灌抽水成本過高的問題,要進行科學測算,儘快提出解決方案,由省級財政給予補貼。對中小型灌區存在的同類問題,由本級財政補貼解決。通過水價改革和財政補貼,實現農業灌溉設施良性運行。各級財政、水利、物價等部門要密切配合,深入調研,搞好評估測算,提出具體的補貼方案報同級政府審批後實施。
(三)抓好規劃編制,統籌組織農業灌溉設施建設工作。水利部門要按照因地制宜、統籌兼顧、突出重點、講求實效的原則,以縣為單位,組織編制農業灌溉設施建設總體規劃,同時抓好大型灌區末級渠系配套、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農田基建等專業規劃編制工作。以規劃為統領,分類、分區域組織實施,將建設任務和責任落實到位,確保建一處、成一處,實現灌溉面積穩步增長。農業綜合開發、土地開發整理、扶貧開發等規劃要與全省農業灌溉設施建設總體規劃相互銜接,捆綁整合,形成合力。
(四)推進管理體制創新,落實灌溉設施管護責任。進一步深化灌溉管理單位體制改革,將水管單位體制改革向小型水利工程延伸、向基層水管單位覆蓋,逐步將灌溉管理單位納入公共財政支出範疇,加快建立權責明確、保障有力的農業灌溉設施管理新體制。灌溉管理單位要深化內部改革,最佳化人力資源,完善分配製度,減員增效,增強活力。在強化農業灌溉設施專管機構職責的同時,大力推行用水戶參與灌溉管理模式,積極培育和發展以農民用水協會為主的新型基層水管組織,引導農民民眾參與灌溉設施建設與管理,從體制和機制上逐步解決農業灌溉設施管護責任落不實、工程效益難發揮等問題,努力提高灌溉設施的效率和效益。
(五)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建設合力。各級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切實加強農業灌溉設施建設。省政府成立全省農業灌溉設施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全省農業灌溉設施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水利廳,承擔農業灌溉設施建設規劃編制、計畫安排和行業監管等具體工作。各市、縣(區)也要成立相應機構,按照分級辦水的原則,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組織實施,並將此項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把農業灌溉設施建設作為“水利振興杯”考評的重要內容,對成績突出的市、縣(市、區)政府和水利部門進行表彰獎勵,並在政策扶持、資金補助、項目安排上予以傾斜。各級發展改革、財政、水利、農業、國土資源、物價、扶貧開發等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加強支持和指導,共同推進全省農業灌溉設施建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