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
在一千多年前,當時被尊為“神”的畢摩宗師阿蘇拉則去世後,由他的兒女拉則格初等人倡議下,在今美姑縣瓦古鄉吉覺(圖為現存於美姑縣文物所的國家一級民族文物 阿蘇拉則神鈴)比魯,修建了一土木結構的碉樓,占地20餘平方米,樓基由大小不等的石塊壘砌而成,中為土牆,樓頂由瓦板所蓋,呈“人”字形。
概況
樓上有兩個東西相對的方形小孔,作為窗戶。整個樓上是拉則格初專門放置其父67種道具,100餘本書籍的地方,書籍內容十分豐富,除經文外,涉及天文、曆法、人文、歷史、地理、醫學、占星、卜卦等。這些書籍和道具是根據逝者遺囑占星,按不同方位擺設。藏經樓擺設的東西被視為“神”物看待,只有專門管理的人員才能接近。專管人員要進樓,事先都要去污齋,然後殺牡羊等祭獻後才能入內,平常一鎖鎖住。
據有關人士考證,此藏經碉樓,有一整套管理體制,所藏內容豐富,在整個涼山以及其它彝區來說實為罕見,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是一處難得的彝族古代文化寶庫,但吉覺比魯地處黃茅埂龍頭山腳下,地處偏僻,人跡罕至,一千多年前的阿蘇拉則後人為何在此修藏經樓?至今還是一個謎。
管理
藏經樓下有塊由看管人種的公地,所產糧食專為每年春秋祭祀時釀酒之用。藏經樓的管理人員住在碉樓附近看守,以後歷代相傳,由說鐵吉拿、吉克兩家支負責管理,至1958年,看守人已輪流到第23代。民主改革時期的看守人吉克說古、吉克格坡二人,現住涼山州昭覺縣古里區。在民主改革時期,由於破“四舊”,無人管理,碉樓坍塌,樓中存物大部分散失,後由美姑縣文化館將其餘物徵集接收,上交州、省文化部門。1959年北京民族文化宮文物蒐集組來美姑徵集文物,阿蘇拉則作法事的一對法器“吾吐”、後被國家定為“一級文物”,現尚存於北京民族文化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