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維則鄉乾塘子村,彝族撒尼語稱“阿著底”,全村全部是彝族撒尼人。
撒尼人的刺繡圖案,並非憑空想出,而是源於生活。獨具特色的山川地貌、風物特產,生活中常見的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經過她們的摹擬、提練、概括,精心構思,巧妙布局,成為變化多端、鮮艷奪目的圖案。美雨花、太陽花、八角花等等與花朵相關的圖案代表了撒尼人愛美的心理及祈福意味。而那些小小的生氣勃勃的虎則是撒尼人的圖騰。在保留和繼承彝族傳統刺繡的基礎上,不斷開發新的彝族民間圖案。
歷史淵源
彝族的刺繡工藝具有悠久的歷史。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青銅器上,部夯人物形象的衣服上即有刺繡花紋的痕跡。公元223年,諸葛亮南征,畫龍生夷圖譜和成都瑞錦賜夷,並吸收叟帥孟獲、孟琰、爨習參加蜀國政權。這些叟帥的夫人在蜀學會漢族的刺繡工藝,回鄉傳授給昆叟女子。據說孟獲夫人曾在曲靖大基山中,飛針走線,一夜繡成龍衣,故而被人們尊奉為刺繡女神。公元8世紀初,南詔王嵯巔攻占成都,掠回漢族刺繡女工和蜀錦原料而使南詔刺繡工藝得到極大發展。據《新唐書·南詔傳》載: “將還,乃掠女子工技數萬人 南詔自是工文織,與中國埒。”樊綽《蠻書》也對南詔的刺繡作了詳盡的敘述: “抽絲法稍異中土,精者紡絲綾,亦織為錦及絹。其紡絲人朱紫以為上服,錦文頗有密緻奇彩……亦有刺繡……蠻王並清平官,禮衣悉服錦繡,皆上綴波羅(虎)皮。俗不解織綾羅, 自太和三年蠻寇西川,擄掠巧兒及女工非少,如今悉解織綾羅也.“元明清時期,刺繡即在彝族婦女中盛行,刺繡質料增
加,刺繡紋樣和圖案色彩更加豐富。直至近代,彝族刺繡仍保持著濃厚的地區特色和民族風格。
基本內容
據傳,早在明、清時期,刺繡就在撒尼婦女中盛行。撒尼婦女一般十一、二歲就從長輩那裡學會挑太陽花,十三、四歲便會繡八角花和更為複雜一些的圖案,十五、六歲便能成為刺繡能手。姑娘出嫁前,更是潛心刺繡,為自己準備最美的嫁衣。在乾塘子村和其他撒尼人居住的村寨,刺繡成了衡量姑娘是否能幹、家庭是否和美的標誌。刺繡已和撒尼人的審美、理想以及許多民俗事項緊緊聯繫在一起。
乾塘子村的刺繡圖案及針法技巧在其他撒尼村寨中罕有可匹敵者,挑花、貼花、鎖花、穿花、盤花、滾花、補花、刺花、納花、纖花、平繡、鏈子扣、鏤空等手法和技巧均有創造性發揮。刺繡圖案的設計和構思來自於撒尼人的生活,如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山川地貌,風物特產等,圖案構思獨特,布局精巧,富於變化,色彩鮮艷,不失為民間美術中的一支奇葩。
乾塘子村的刺繡在一代代撒尼婦女中靠口傳心授和具體的刺繡活動傳承。隨著近些年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旅遊業的發展,乾塘子的民間刺繡呈現出規模生產的態勢。村民成立了“石林阿著底民族刺繡產品開發技術協會”,發展了會員近2000多人,並由村裡的普氏三姐妹創辦了民族民間傳統刺繡品廠,採取“協會+廠家+農戶”的形式,進行規模化生產。
20世紀90年代,乾塘子村的刺繡品已銷往廣東、深圳等沿海地區,現在已遠銷港、澳、台地區和泰國、越南、日本、韓國、法國、加拿大、美國等國家。
基本特徵
針是尋常針,線是金色、銀色或五彩斑斕的毛線、絲線,刺繡手法卻頗不尋常,針在布面上跳動,就像小小的飛魚潛入水面又躍出水底。挑花刺繡,講究細密紮實,靈動精準。阿著底80多戶人家,家家戶戶的女人都會這門絕技,它從數百年前就傳承下來。女孩們從記事起就跟著外婆、媽媽、姑姑們繪圖刺繡了;一張紙,一塊布,一根針,她們刺繡時,不描樣,不畫線,憑著聰慧的頭腦和靈巧的雙手,繡出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圖案。她們所繡的物品包括姑娘們的包頭、衣服、圍腰、飄帶以及日常生活中用的挎包等。所繡的圖案有花鳥蟲魚、山川日月等。刺繡的針法有挑花、平繡、納花、纖花等。
主要價值
刺繡是承載阿著底村彝族撒尼人民族文化內涵的重要符號,是該村重要的傳統文化資源。曾經,因為其文化解釋系統和現代經濟行為之間的對接和融洽不當,生產方式變革的步伐超越了刺繡的文化解釋和功能,民族刺繡的作用和功能在阿著底村的日常生活中一度被遮蔽。現在,刺繡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載體具有了新的功能,成為了擴大少數民族生存空間的重要方式之一,實質上,阿著底村民的生計依賴要素被擴展,刺繡文化要素的經濟價值被挖掘。在市場衝擊下,文化的功能轉變了,文化規範和調節生活的功能具備了經濟價值。相對主流經濟而言,異質性文化的經濟價值,反而凸顯了民族文化的優勢。刺繡文化物質化了,刺繡成了文化載體的符號。
瀕危狀況
阿著底的村民普遍認為,刺繡是撒尼女子必備的一項技能,刺繡技藝的高低往往顯示著撒尼女子的手藝靈巧程度和賢惠持家能力。而且,刺繡技藝還是過去的青年男子擇偶的一項重要標準,談情說愛時,男子首先索取的信物就是姑娘貼身的刺繡品-繡花腰帶。因此,過去的撤尼女子如果不會刺就會被人看不起,甚至會找不到婆家。現在,隨著當地經濟的發展,以刺繡技藝作為擇偶標準的觀念正逐步淡化,但認為撒尼女子必須具備刺繡技能的看法卻幾乎沒有發生任何改變。村中的成年女性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在家刺繡挑花。即使是那些正在上學的女孩,回家做完功課後的主要活動也都是拿起繡片,穿針引線,挑花繡朵。雖然阿著底村的女性幾乎人人都會刺繡挑花,但不同年齡段的婦女對刺繡技藝的傳承情況又有所不同。村中的中青年婦女從事刺繡,主要是為普氏刺繡廠繡制各類繡片,以從中獲取經濟收入;而老年婦女們則大多繡制背被、圍腰帶、披肩帶、挎包帶等傳統服飾,以備自用。因此,前者刺繡追求的是質量前提下的速度、數量與效益;而後者刺繡則更注重圖案紋樣的精巧、別致與美觀。
保護措施
阿著底刺繡協會利用項目整合政府、社會團體、村民等多種力量,使得阿著底村的基礎設施狀況迅速改變。道路的修通和改善直接提升了阿著底村刺繡業邁向外部世界的速度。昆明市文產辦、石林縣文產辦是阿著底刺繡協會參加展銷會的重要組織者和引導者,有各級文產辦協調相關大型展銷事宜,並引導刺繡協會和客戶洽談業務,扶植刺繡協會走向市場,政府不僅在組織銷售上給予幫助,而且給予資金支持。2006年,刺繡協會急需籌集資金用於統一購買原料,支付刺繡婦女(會員)手工費,組織刺繡專業培訓,開發刺繡品包裝,建設阿著底刺繡網站。為此,長湖鎮政府曾向昆明市文化產業辦公室申請100萬元資金扶持阿著底刺繡協會。為了鼓勵刺繡業的發展,石林縣政府還對刺繡業實行了稅費減免和政府貼息貸款政策,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團體進行獎勵和表彰。黨和政府的很多檔案都提到要發展文化產業, i並將刺繡列為文化產業中民族民間工藝的種類之一,這直接刺激了阿著底村刺繡業的發展,阿著底刺繡業的發展被列入《石林縣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06-2010),阿著底村被列入阿詩瑪民族文化旅遊生態村建設試點。刺繡被作為石林縣“短期內可啟動實施,見效快的項目“. 2002年7月,隨著阿著底村普氏民族刺繡廠的落成,以此為標誌性的事件,更加引起了當地政府開始對阿著底刺繡業關注,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視和政治資源的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