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17.7538 平方公里,海拔 2060米,年平均氣溫12 ℃,年降水量966 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稻穀、薯類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8701.99 畝,人均耕地2.1 畝,林地12726.6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43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72.442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玉米、馬鈴薯、稻穀等種植業及生豬養殖業、勞務收入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701.99 畝(其中:田 699.71畝,地 8002.28畝),人均耕地 2.1畝,主要種植玉米、稻穀、薯類等作物;擁有林地12726.6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45.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8 畝,主要種植花椒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102.8畝;荒山荒地629.7 畝,其他面積4469.61 畝。有煤、砂石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路 、通電、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176戶通自來水。有1176 戶通電,有44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77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37.92 %和65.7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3行動電話農戶400戶(分別占總數的42.77 %和34.01%)。該村到龍場鎮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路面土;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建有集貿市場 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36 輛,拖拉機1 輛,機車110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110為畝,有效灌溉率為12.75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 畝。
到2006年底,全村有5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07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12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2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1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1829.6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35.77萬元,占總收入的 51.14%;畜牧業收入395.08 萬元,占總收入的21.5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888 頭,肉牛36 頭,肉羊91頭);林業收入2.48萬元,占總收入的0.13 %;第二、三產業收入394.33萬元,占總收入的21.55 %;工資性收入82.5萬元,占總收入的4.50%。農民人均純收入2519.16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7.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204人(占勞動力的0.248 %),在省內務工1084人,到省外務工 12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煤、玉米、馬鈴薯種植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2007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21.28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0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 養殖、核桃、煤產業。擁有企業 3個;專業合作組織 3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3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281 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 所,校舍建築面積 2347平方米,擁有教師 23人,在校學生652 人,距離龍場鎮中學13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 652人,其中小學生402 人,中學生25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以集鎮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阿閣村完小教舍破舊,文化。村衛生所醫療衛生設施不足。產業結構單一,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提高以馬鈴薯、玉米、生豬養殖為主導產業的高產標準化種、養殖水平,發展以核桃、花椒為主的經濟林果3000畝,其中種植、蔬菜面積100 畝;發展豬8380 頭、牛86 頭、羊680 只;建設以小集鎮為產的基礎設施,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每年轉移勞動力112 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2519.16元增加到35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