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內容
該雕塑表現了阿波羅的手觸到達芙妮身體時的一瞬間,兩人都處在乘風奔跑的運動中,身體輕盈、優美。在雕塑的表現中,達芙妮的身體如此溫潤與真實,她開始變成月桂樹,行走如飛的腿幻化為樹幹植入大地,飄動的頭髮和伸展的手指縫中長出了樹葉。然而,達芙妮的整個身體仍具有凌空欲飛的姿態。她側著頭,眼睛斜視,目光由驚恐變為麻木。阿波羅眼睜睜地看著達芙妮變成了月桂樹,神情由驚訝轉為悲傷,卻無力挽回。他的一隻手仍然放在達芙妮的身體上,另一隻手則向斜下方伸展,同達芙妮的手臂形成一條直線。
創作背景
《阿波羅和達芙妮》是貝爾尼為羅馬的紅衣主教皮奧涅·波爾蓋茲教皇的別墅創作的雕塑,一共有四組雕塑,這是其中的一組。該雕塑取材於神話故事,傳說太陽神阿波羅因得罪了愛神丘比特,調皮的丘比特將那支能夠點燃愛情火焰的箭射向了太陽神阿波羅,把另一支驅散愛情的箭射向了河神的女兒達芙妮。當阿波羅向達芙妮求愛時,達芙妮果斷地拒絕了,甚至一看到阿波羅,達芙妮就會跑開。當阿波羅就要追逐到達芙妮時,達芙妮向父親河神發出求救,就在阿波羅碰觸到達芙妮身體的時候,達芙妮變成了一棵月桂樹,她的頭髮變成了樹葉,手腕變成了樹枝,兩條腿變成了樹幹,雙腳變成了樹根扎入泥土裡。懊惱的阿波羅卻依然愛著達芙妮,他用達芙妮變成的月桂樹的枝葉做成了自己的桂冠,這也是“桂冠”一詞的由來。阿波羅的行為最終還是感動了變成月桂樹的達芙妮。這件雕塑表現的正是阿波羅剛觸摸到達芙妮的身體,達芙妮變成月桂樹的一頃刻。
還有一種說法,這個作品從大理石中雕刻像是剛生長出的根部、枝葉以及飄動著的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另一位雕刻家——朱利亞諾·菲內利創作完成的。菲內利曾在貝尼尼的工作室學習過,參與了作品最為精細部位月桂樹的根和葉的雕刻工作,其精湛的技巧曾打動了貝尼尼。
藝術鑑賞
形象
作品中,美麗的達芙妮已經開始變成月桂樹,但是還沒有完全幻化。她健美的雙腿逐漸變成樹幹,植入了大地,她那飄動的頭髮和纖纖玉指之上長出了樹葉。即便是她身上最柔軟的雙乳上也覆蓋上了一層薄薄的樹皮。不過,達芙妮的美並沒有因為身體的一部分已經變成植物而有所暗淡。她那凌空欲飛的姿態,手臂與身體所形成優美的S形,讓欣賞者無不讚嘆少女青春的美。而且她那側著頭,驚恐的目光,也很容易讓人產生憐憫之情。
相比之下,阿波羅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人變成了月桂樹,但是卻沒有辦法挽回,他的表情也變得無奈起來。他的左手向前伸去,輕輕攬著達芙妮的身體,右手則向斜下方伸展,仍然保持著追逐的姿態。更加玄妙的是,他的右手和達芙妮的右臂形成了一條直線,使作品產生了一種動盪的感覺,充滿了藝術張力。
《阿波羅和達芙妮》之所以能給人以震撼,就是它整個的作品都處於一種激烈運動的戲劇性狀態中,大理石在貝尼尼手中好似失去了重量,阿波羅的衣裳與達芙妮的長髮隨風飄起;與這種輕盈形成對比的是人物身體的凝重力量,而不對稱的輪廓線條渲染了戲劇性的情境,予人一種既輕快又激情,既活潑又不安的感覺。
技法
巴洛克雕塑強調動勢與動感的特點,在這裡得到充分的顯示。另外,這件作品還顯示出巴洛克雕塑的技藝的完美。巴洛克雕塑無不以真實地表現不同對象為基礎。雕塑家以高超的寫實技巧,出色地表現出各種質感和肌理效果。在這組群雕上,光滑的肌膚、飄動的衣飾和頭髮以及搖曳的枝葉,都表現得真實動人,使大理石仿佛具有了生命。貝爾尼尼還成功地解決了塑造上的難題。在這組群雕上,阿波羅左腿後揚,使身體的重量都落在單獨一條右腿上。這種造型處理需要高難度的雕刻技術,對一般雕塑家來說是要儘量迴避的。至於阿渡羅那揚起的右臂、左腿、以及從腰際飄起的衣飾,都是自然地懸空伸展,而不依靠任何的支撐物,這些也都不是一般的雕塑家所能做到。
雕刻家把這一瞬間的變化表現得非常精彩,猶在奔跑的達芙妮卻已見指尖化為枝葉,她秀美的身軀也即將成為幽香的桂木。能在大理石上把肉身與枝葉轉化得如此自然真實且優美高雅,這在藝術史上確實是不多見的。
名家點評
義大利雕塑家彼得·羅克韋爾:“任何雕塑家看了貝尼尼的《阿波羅和達芙妮》,都只能驚訝地離開。”
歷史傳承
《阿波羅和達芙妮》完成後被貝尼尼賣出了1000個斯庫多,這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 17世紀時該雕塑收藏於義大利羅馬的貝佳斯畫廊,現收藏於義大利羅馬博而蓋塞博物館。
作者簡介
濟安·勞倫佐·貝尼尼( Gian Lorenzo Bernini,又名 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1680)是巴洛克時期重要的義大利藝術家,出生於拿波里,後跟隨父親移居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