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昌寧縣耈街鄉,地處耈街鄉北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23公里,至鄉政府道路為土路,距縣城75公里。東鄰打平,南鄰栗木大箐,西鄰栗木阿扎古,北鄰永平縣。轄上阿水等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88戶,有鄉村人口1210人,其中農業人口1203人,勞動力78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70人。全村國土面積17.2平方公里,海拔1300至2000米,年平均氣溫17.0℃,年降水量1250毫米左右,適合種植糧食、烤菸等作物。有耕地面積2518畝,人均耕地2.1畝,林地9043.85畝。
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11.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7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18.00畝(其中:田105.00畝,地2,413.00畝),人均耕地2.1畝,主要種植烤菸、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9,043.85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0畝,其中養殖面積2.00畝,其他面積2,600.00畝。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288戶通自來水,有28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55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8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80戶。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3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運輸車0輛,拖拉機13輛,機車20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04畝,有效灌溉率為63.7%。
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16戶、裝有太陽能23戶,建有小水窖333口,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11.1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55.09元,占總收入的55%,畜牧業收入137.9萬元,占總收入的1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93頭,肉牛208頭,肉羊1046頭),林業收入155.16萬元,占總收入22%,第二、三產業收入18.3萬元,占總收入的2%,工資性收入7.21萬元,占總收入的0.4%,農民人均純收入297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林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2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人(占勞動力的0.8%),在省內務工3人,省外務工4人。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88戶,共鄉村人口1210人,其中男性633人,女性576人。其中農業人口1203人,勞動力770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1121人,漢族86人,苗族3人。2009年底,該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3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衛生室面積為240平方米,有鄉村醫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3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510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在校學生140人,距離耈街中學23公里,目前整個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0人,其中小學生113人,中學生87人。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1個,黨支部3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8人,少數民族黨員57人,其中男黨員51人,女黨員7人,該村黨支部1999年被評為鄉級先進基層黨組織,2005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村委會由支部記兼主任,副支書、副主任組成,下設上阿水等9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66人。該村團總支2001年被評為先進基層團總支;2003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