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經歷
莫迪利亞尼自幼體弱多病,學業不佳,跟隨畫家古列爾莫·米凱利學習繪畫。
1902年考入威尼斯美術學院,1906年到巴黎,與畢卡索等人同在蒙馬爾特高地下的民區居住,並且向布朗庫西學習雕塑。
1912-1917年間,形成了他的藝術特色,即運用優美、精練的線條勾畫對象的輪廓,然後塗布經過誇張、提煉的濃艷色彩。他接受東方繪畫的影響,吸取塞尚表現形態結構的方法,並且把形象通過誇張變形而特別拉長。他筆下的人物並不真實,經過加工之後,畫面呈現出一種有韻律的優美節奏。仔細看大部分肖像作品的眼睛大都無神,空洞,法國有一種說法:“此時的模特是處在催眠之中。”他的作品構圖活潑多變,色彩豐富而富有變化。他的經歷十分坎坷和悲慘。由於體弱多病,到巴黎後生活十分困難,漸漸地形成了酗酒的習慣,在窮苦和麻醉中過著頹廢的生活。瑞士籍的精神病醫生奧斯卡·普費斯特,認為他患有嚴重的精神疾患,並由此而確定他在藝術上的表現主義傾向。他說:“受著痛苦經歷的驅使而厭惡這個外部世界的時候,那個已知的自我把自己深深埋藏在內心世界之中,並把它自己誇大為世界的創造者。表現派藝術家異常自命不凡,並不是自負,而是從心理上說有充分根據的經驗,是一種使遠離現實的孤獨性格免於崩潰的必要手段。但是,他們這種偏執狂的孤芳自賞,不得不付出痛苦的犧牲。”
自殺
由於貧困和疾病的折磨,莫迪利亞尼只活了36歲,1920年1月24日逝世,一直與他生活在一起的他的最忠實的模特兒和妻子讓娜·埃比泰爾納,在聽到他死訊的第二天也跳樓自殺了。1923年人們在拉雪茲神父公墓為他們舉行了合葬儀式。
個人作品
《裸婦》
莫迪利亞尼 (1884-1920年)
作為波提切利的同胞莫迪利亞尼是用線造型的行家,他完全使用柔韌、巧妙、富有旋律的線條進行表達。他用那種瘦削、高雅而柔弱、靈活而肯定的線條去描繪人物的形象。他以任意確立的標準把形體拉長或 歪斜使它具有對比,讓它的軸線碎裂,面與面交迭在一起,這就是他獨特的表現主義手法。在莫迪利亞尼的畫中,那些傾斜的頭、削肩、長頸;那些延長了的手臂和軀幹;不合比例的腿和頭以及面孔上那瘦小的鼻子、沒有眼球的杏眼和小嘴巴,這一切都表現出纖細、稀少、紛亂、嬌弱的“柔和美妙”。
莫迪利亞尼找到了一種既是圖像又是裝飾風格的線的藝術語言。這種曲線和渦形,延伸了這種溫柔中的嚴峻、模糊中的樸實,它們很符合現代精神傳達的表現主 義。莫迪利亞尼給20世紀帶來的是一種“戰慄的藝術”。
《系黑領帶的女子》
莫迪利亞尼所描繪的肖像有著統一的造型模式:如同面具似的面孔、不畫眼珠的杏眼、三角形的鼻子、小嘴巴,弧形的一線眉等。這些部分全被配置在傾斜著的頭部,一個單純化了的鵝蛋形的面孔、細長的頸脖,削肩膀,都是以明確的線條勾畫出來。在構圖上拉長的頭部和歪斜的身姿稍微偏離中心線,有時為了取得平衡,兩隻眼睛也大小形狀不一。令人驚嘆的是畫家通過這種極單純化和模式化的造型竟能生動地表現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個性特徵,同時強烈而鮮明地傳達出畫家自己多愁善感的心情。
《仰臥的裸女》
在莫迪利亞尼的人裸體藝術中,他將雕塑造型因素轉移到平面的繪畫中。他把簡練明快、纖細流暢的線條與近乎平塗的色面結合起來,表現出人00的量感和生命。他用變形的、拉長的臉龐和軀體造型,如泣如訴地抒發了他內在心情。
個人生活
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出生在義大利利沃爾納,逝於巴黎。母親很關注他的成長,深知兒子的天職,從不與之作對,送他進佛羅倫斯和威尼斯美術學院學畫,看博物館。23歲的莫迪利亞尼來到巴黎,在蒙馬特住了六年。他的性格古怪,沉默寡言,遊手好閒,是蒙馬特畫家圈中最不安分的青年,與酒鬼畫家郁特里羅是摯友。人們說這位遊蕩的可憐人身上除充滿酒精、毒品外還充滿天分,他在揮霍金錢的同時也揮霍自己的天分。他所有的畫都是他的自畫像和他靈魂的象徵。他創造了發泄自己情感的方法,在他的畫中包含著,甚至隱藏著一種欲望的滿足。
在莫迪利亞尼的生活中曾得到過英國女詩人哈斯丁的同情和幫助,後來和埃布戴爾娜結婚,他的放蕩和肺病使他在36歲就離開了人世和他的藝術。
人物評價
對於莫迪利亞尼的一生,人們歷來頗多爭議。法國詩人法朗西斯·卡柯的紀念文章頗有意義:“他的一生有貧困與煩惱,記錄了因為與世格格不入而擺脫掉平淡無奇的願望。它具有一種想要出人頭地的特徵,並且表明了對懲罰的渴望和達到目的的願望。……就全部生活而言,就所有缺點和質量而言,就對不幸與特殊的體驗、優雅的激流、狂熱與猥褻而言,莫迪利亞尼在身後留下的是一個不能很快填滿的空白點。”他的作品如《阿利斯肖像》(1915)《閉目的裸女》(1917)、《讓娜·埃比泰爾納》(1917)等,都是十分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