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阿托姆·伊戈揚](/img/e/4c7/wZwpmL4MDMykjMxkDO1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5g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60年7月19日,阿托姆·伊戈揚出生於埃及開羅。1963年,三歲隨亞美尼亞裔父母移居加拿大,成長於加拿大西海岸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維多利亞市,少年時期的伊戈揚熱衷於閱讀和寫作劇本,深受荒誕派戲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和哈羅德·品特的影響 。
1978年,阿托姆·伊戈揚移居加拿大多倫多,在多倫多大學一邊攻讀國際關係,一邊潛心研習古典吉他,也是在這裡伊戈揚爆發了對電影的狂熱,後畢業於多倫多大學聖三一學院 。
演藝經歷
![阿托姆·伊戈揚](/img/7/ca4/wZwpmL3IzN3QjNxMjN2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zY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981年,自編自導劇情短片《性感的時刻》,同時還在片中擔任攝影和剪輯。1984年9月11日,自編自導並擔任製片人的劇情片《喜相逢》在加拿大上映,阿托姆·伊戈揚憑藉該片獲得第5屆加拿大吉尼獎最佳導演提名 。1985年,在驚悚電視系列劇《希區柯克劇場》中擔任分集導演。1988年7月29日,自編自導並擔任製片人的劇情片《合家觀賞》在美國上映,同時他還擔任該片的剪輯。
1989年,自編自導並擔任製片人的劇情片《幕前幕後》在第4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首映 。1990年2月16日,電影《幕前幕後》在美國上映 。1991年11月27日,自編自導的劇情片《玩火自焚》在法國上映 ,該片在第4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舉行首映 。1992年8月28日,自編自導的喜劇電影《蒙特婁六重奏》在芬蘭上映。1993年,執導的運動類劇情片《明知故犯》上映;6月3日,自編自導的喜劇電影《月曆》在德國上映。
1994年5月23日,自編自導的劇情片《性感俱樂部》入圍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且獲得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費比西獎 ;9月10日,電影《性感俱樂部》在加拿大上映 ;9月17日,電影《性感俱樂部》獲得第19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佳加拿大長片獎;11月25日,愛情冒險片《情伴我心》在美國上映,阿托姆·伊戈揚在片中飾演導演。
1996年8月8日,喜劇電影《笨人一族》在西班牙上映,阿托姆·伊戈揚在片中飾演電視演播室保全;10月18日,喜劇電影《柯蒂斯的魅力》在美國上映,阿托姆·伊戈揚擔任該片製片人。1997年5月,自編自導的劇情片《意外的春天》在法國上映,該片入圍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且獲得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費比西獎和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9月13日 ,電影《意外的春天》獲得第2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佳加拿大長片獎。
1998年3月23日,阿托姆·伊戈揚憑藉電影《意外的春天》提名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該片提名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 。1999年5月,自編自導的驚悚片《意外的旅程》在法國上映,該片入圍第5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02年5月20日,自編自導的戰爭片《阿拉若山》在法國上映 ,該片入圍第5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9月8日,紀錄片《賭博、神靈和迷幻劑》在加拿大上映,阿托姆·伊戈揚擔任該片製片人。
2003年2月16日,擔任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會主席 ;8月31日,奇幻愛情片《世界上最悲傷的音樂》在義大利上映,阿托姆·伊戈揚擔任該片製片人;10月3日,驚悚犯罪片《神鬼妙計》在加拿大上映,阿托姆·伊戈揚擔任該片製片人。
2005年5月,自編自導的懸疑片《何處尋真相》在法國上映 ,該片入圍第5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5月27日,擔任製片人的喜劇片《池畔情緣》在加拿大上映;6月,擔任製片人的劇情片《嘴對嘴》在美國上映。2006年1月25日,參與出演的紀錄片《影片未分級》在美國上映 。2007年9月8日,與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奧利維耶·阿薩亞斯聯合執導的喜劇片《每人一分鐘》在加拿大上映 。
![阿托姆·伊戈揚](/img/7/e57/wZwpmL2gTO1QTOyUDN2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1Q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2008年5月,自編自導的劇情片《愛慕》入圍第6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9月,電影《愛慕》獲得第3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特別榮譽獎 。2009年2月7日,參與出演的紀錄片《北極光》在加拿大上映;3月14日,參演的喜劇紀錄片《電影製作者庫查兄弟》在美國上映;5月8日,自編自導的劇情片《愛慕》在美國上映 。2010年3月26日,擔任導演的驚悚片《克洛伊》在美國上映 ;5月,擔任第6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電影基石單元主席 ;12月24日,參與出演的愛情喜劇片《巴尼的人生》在加拿大上映。
2012年初,伊戈揚為加拿大舞台劇團執導的馬丁·科林普的戲劇《殘忍與溫柔》在北美地區進行首演,他改編自塞繆爾·貝克特作品的舞台劇《喂,喬!》使得伊戈揚獲得愛爾蘭時報/ESB愛爾蘭戲劇獎最佳導演獎 ;同年,伊戈揚為美國查爾斯頓的斯波萊托藝術節及紐約的林肯中心藝術節執導了中國當代歌劇《鳳儀亭》 ,該劇於2013年登上了盧米納托藝術節的舞台;在此之前伊戈揚也為加拿大歌劇院重排了理查·施特勞斯的作品《莎樂美》 。
2013年3月,參演的紀錄片《倒帶》在美國上映;7月31日,與賈樟柯、陳可辛等人聯合執導的傳記短片《威尼斯70周年:重啟未來》在義大利上映;8月22日,自編自導的劇情片《看不見的世界》在俄羅斯上映;9月8日,執導的犯罪劇情片《魔鬼繩結》在第38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 。2014年,伊戈揚與加拿大歌劇院再度合作推出了莫扎特的歌劇《女人心》 ;5月9日,電影《魔鬼繩結》美國上映 ;5月17日,自編自導的驚悚片《人質》在法國首映,該片入圍第6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阿托姆·伊戈揚](/img/0/e6e/wZwpmL0AzN3cDM4ETN3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xU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2015年初,伊戈揚執導的《女武神》重新上演 ;7月,執導的驚悚片《記住》入圍第40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全景展映單元 ;10月23日,執導的驚悚片《記住》在加拿大上映,該片入圍第7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16年6月,擔任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會成員 。2018年,執導愛情喜劇片《鹿特丹,我愛你》。
個人生活
阿托姆·伊戈揚的父母是亞美尼亞的難民,在年輕的時候都曾有藝術方向的志向,這間接影響了幼年伊戈揚對藝術的興趣。他們原本要到埃及的開羅開家具店,後來決定離開政治不安的環境,於1963年移民到加拿大的維多利亞,並將姓改為伊戈揚 。
阿托姆·伊戈揚的姐姐伊芙·伊高揚是一名得過很多獎的古典作曲家,對伊戈揚影響很大 。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上映時間 |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2019年 | 《榮譽之客》 | 長片 |
2018年 | 《鹿特丹,我愛你》 | 長片 |
2015年 | 《記住》 | 長片 |
2015年 | 《女武神》 | 戲劇 |
2014年 | 《人質》 | 長片 |
2013年 | 《魔鬼繩結》 | 長片 |
2013年 | 《威尼斯70周年:重啟未來》 | 長片 |
2013年 | 《鳳儀亭》 | 戲劇 |
2012年 | 《看不見的世界》 | 長片 |
2012年 | 《殘忍與溫柔》 | 戲劇 |
2012年 | 《喂,喬!》 | 戲劇 |
2010年 | 《Moving the Arts》 | 長片 |
2009年 | 《克洛伊》 | 長片 |
2008年 | 《愛慕》 | 長片 |
2007年 | 《每人一部電影》 | 長片 |
2006年 | 《Citadel》 | 長片 |
2005年 | 《何處尋真相》 | 長片 |
2002年 | 《阿拉若山》 | 長片 |
2002年 | 《烽煙歲月》 | 長片 |
2001年 | 《Diaspora》 | 短片 |
2001年 | 《Close》 | 短片 |
2000年 | 《The Line》 | 短片 |
2000年 | 《克拉普最後的錄音帶》 | 短片 |
1999年 | 《意外的旅程》 | 長片 |
1997年 | 《意外的春天》 | 長片 |
1997年 | 《莎樂美》 | 戲劇 |
1997年 | 《巴赫第四號大提琴組曲》 | 長片 |
1995年 | 《A Portrait of Arshile》 | 短片 |
1994年 | 《性感俱樂部》 | 長片 |
1993年 | 《月曆》 | 長片 |
1993年 | 《明知故犯》 | 長片 |
1993年 | 《Gross Misconduct》 | 長片 |
1991年 | 《玩火自焚》 | 長片 |
1991年 | 《蒙特婁六重奏》 | 長片 |
1989年 | 《幕前幕後》 | 長片 |
1988年 | 《迷離時空 第三季》 | 電視劇 |
1988年 | 《Looking for Nothing》 | 長片 |
1987年 | 《合家觀賞》 | 長片 |
1987年 | 《13號星期五 第一季》 | 電視劇 |
1985年 | 《奇異的世界 第一季》 | 電視劇 |
1985年 | 《希區柯克懸念故事集》 | 電視劇 |
1985年 | 《In This Corner》 | 長片 |
1985年 | 《Men: A Passion Playground》 | 短片 |
1984年 | 《喜相逢》 | 長片 |
1982年 | 《待售房屋》 | 短片 |
1981年 | 《性感的時刻》 | 短片 |
1980年 | 《After Grad with Dad》 | 短片 |
1979年 | 《Howard in Particular》 | 短片 |
1977年 | 《Lust of a Eunuch》 | 短片 |
編劇作品
上映時間 |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2014年 | 《人質》 | 長片 |
2012年 | 《看不見的世界》 | 長片 |
2008年 | 《愛慕》 | 長片 |
2005年 | 《何處尋真相》 | 長片 |
2002年 | 《阿拉若山》 | 長片 |
1999年 | 《意外的旅程》 | 長片 |
1994年 | 《性感俱樂部》 | 長片 |
1991年 | 《玩火自焚》 | 長片 |
1991年 | 《蒙特婁六重奏》 | 長片 |
1987年 | 《合家觀賞》 | 長片 |
1984年 | 《喜相逢》 | 長片 |
1981年 | 《性感的時刻》 | 短片 |
製片作品
上映時間 |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2014年 | 《人質》 | 長片 |
2012年 | 《看不見的世界》 | 長片 |
2008年 | 《愛慕》 | 長片 |
2005年 | 《何處尋真相》 | 長片 |
2002年 | 《阿拉若山》 | 長片 |
1999年 | 《意外的旅程》 | 長片 |
1994年 | 《性感俱樂部》 | 長片 |
1991年 | 《玩火自焚》 | 長片 |
1991年 | 《蒙特婁六重奏》 | 長片 |
1987年 | 《合家觀賞》 | 長片 |
1984年 | 《喜相逢》 | 長片 |
1981年 | 《性感的時刻》 | 短片 |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2013 | Rewind This! | ---- | Josh Johnson |
2010 | 巴尼的人生 | O'Malley Director | 理察·劉易斯 |
2009 | 電影製作者庫查兄弟 | ---- | Jennifer M. Kroot |
2009 | 北極光 | ---- | Antonio Galloro |
2006 | 影片未分級 | ---- | 科比·迪克 |
2004 | 怪異的性和雪地靴:加拿大電影心理學 | ---- | Jill Sharpe |
2004 | Je t'aime, moi non plus: artistes et critiques | ---- | 瑪麗亞·德·梅黛洛 |
1997 | I Think I Cannes | ---- | Phyllis Stuart |
1996 | 笨人一族 | TV Studio Guard | 約翰·蘭迪斯 |
1994 | 情伴我心 | Director | 迪帕·梅塔 |
1993 | 月曆 | ---- | 阿托姆·伊戈揚 |
1984 | 喜相逢 | ---- | 阿托姆·伊戈揚 |
剪輯作品
上映時間 |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1987年 | 《合家觀賞》 | 長片 |
1981年 | 《性感的時刻》 | 短片 |
攝影作品
上映時間 |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1981年 | 《性感的時刻》 | 短片 |
(作品參考 )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
|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
|
人物評價
![阿托姆·伊戈揚](/img/9/006/wZwpmLyczM1cDM3UjN0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1Y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無論原創題材或是文學改編,阿托姆·伊戈揚在絕大多數的電影中都占據著編導合一的創作地位,這使得他的作品有著一以貫之的母題和不可複製的獨特美學風格 。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評)
阿托姆·伊戈揚以非線性敘事、非傳統的導演手法著稱,其獨樹一幟的電影語言使其成為加拿大獨立電影的代言人 ;在家庭、血緣關係之間的占有和掠奪,影像技術對現代生活的衝擊和一再改寫,這種對現代生活的深刻思考成為伊格揚電影中反覆出現的母題 。 (中國廣播網、《東方早報》、《外灘畫報》評)
阿托姆·伊戈揚的電影大多是懸疑和驚悚的類型,具有強烈的神秘主義色彩,人物往往處在非常態的困境中,常有女性與父輩亂倫、戀童癖、雙性戀等傾向,他通過令人目眩的非線性敘事拼接和探究真相,展現人物虛無和掙扎的情感,主題大多與身份認同和情感溝通有關。在敘事層面,他總是試圖讓觀眾成為敘述者的一部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由於他慣用人物旁白,演員說話又輕聲細語,常常語調不變、陳述冗長,加上交叉剪輯令電影情節過分費解,所以,他的電影並沒有驚悚片應有的緊繃感,反倒非常催眠 。 (鳳凰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