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寬從教記

阿寬從教記

《阿寬從教記》, 叢立新,黃華 著,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阿寬從教記

內容提要

輕鬆的課堂、融洽的氛圍、跳躍活潑的思路,打動了所有的聽課教師,課堂電子點評好評如潮。這就是對於劉永寬老師——一個沒有接受過一天師範教育,甚至連高中都沒有念完的“教師”,那瀟灑大氣,在不懈的追求中推陳出新得教學實踐的讚賞。本書採用採訪的形式來記錄這位劉永寬老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

前言

教育是一門藝術

許多人說,教育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我更覺得教育是一門藝術。科學是有規律可循的,科學活動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而且科學的真理是可以重複的。但是教育不同。教育雖然也有規律,教育活動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但教育的對象是人,人的一個特徵是多樣性、差異性、個性化,對不同人的教育要採用不同的方式,因而教育有法,沒有定法,需要因人而異,隨機應變。教育更像藝術,藝術也有法則,但不拘泥於法則,更多的是創造,一幅畫、一首歌都不是重複的,而是不斷創新的。教育的每一堂課,對待每一個兒童也不能重複,需要不斷的創造。

我看了“名師成長軌跡訪談錄”,更堅定我認為教育是一門藝術的信念。林良富老師是一位智慧型型的教師,既能巨觀把握又能腳踏實地,處處顯示出他的教育智慧;劉永寬老師瀟灑大氣,在不懈的追求中推陳出新;俞正強老師在平淡中顯心智,在樸實中表現美;金瑩老師喜歡琢磨,把每一堂課都上得完美;邱向理老師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總能捕捉到教育的細節,關注學生。

精彩書摘

第一回 誤入江湖

[訪談者,以下簡稱“訪”]給我們說說你的“革命家史”吧,比如,你是怎樣走上“教書”這條道路的?

[劉永寬.以下簡稱“劉”]我呢,經歷跟其他教師是不太一樣的。我沒上過師範,直接就去教書了。那個時候,因為我養父是一名國小老師,在寧海農村里一個很偏僻的學校,教了將近30年。他是教全科的,因為那時候的老師少,而且村校主要是複式班,就是那種一、二、三年級在一起的,教了一年級,再教二年級,然後再教三年級……

[訪]那可是“全能”型的教師啊。

[劉]對,他什麼都教。他之前身體一直很好的,50歲的時候,突然得了癌症,這件事我們一開始都不知道。那年快放暑假的時候,他的腿被凳子碰了一下,本來大家都覺得沒什麼,但是他之後一直覺得疼,去醫院看,也沒看出什麼,等過了2個月再檢查發現是癌,骨癌。

[訪]可以試試截肢啊什麼的,想辦法啊。

[劉]那個時候醫療條件還是很差的,就在我們縣城的醫院裡看了一下,看看不行。我奶奶還去祖上拜一拜,也沒用的。大概過了兩個月他就去世了,非常快的。那個時候我還不到16歲,因為是兩年制國中嘛,我高一剛讀完。當時我還是農業戶口,而我養父是公辦教師,這樣一來,我就面臨著兩個選擇:是繼續讀書呢,還是去“頂班”?

[訪]“頂班”是什麼意思啊?

[劉]就是頂替職位啊,我們那裡有個政策,叫“頂替”,就是說你父親去世或者退休以後,你可以接替他的崗位和工作。現在沒有這種政策啦。當時按照這個政策呢,我可以直接去接替我父親的工作,也就是去那個村校當教師。當然如果不去教書也行,國家會給你一點撫恤金啊、生活補助啊什麼的。當時家裡面有幾個舅舅,他們還是很尊重我的意見的,說這個事情他們決定不下來,還得要我自己來定。於是他們就來問我:“是去教書,還是繼續讀書?”

[訪]那個時候已經恢復高考了吧?

[劉]已經恢復啦,1978年了嘛。

[訪]你小時候讀書成績怎么樣?

[劉]實話講,小時候非常調皮的,不過讀書嘛,成績是很好啦。只是呢,我母親身體很不好,她30歲就中風,癱瘓在床。那樣的一種情況下,我母親想著,我父親也去世了,如果我繼續去讀書的話,考進大學,不是也要離開她嗎?

目錄

楔子

第一回誤人江湖

第二回另類學藝

第三回初露鋒芒

第四回苦心修煉

第五回貴人相助

第六回獨門秘籍

第七回行走江湖

第八回坐看雲起

第九回華山論劍

第十回武林傳說

第十一回功成拂衣去

第十二回金盆不洗手

阿寬外傳

結束語

附錄劉永寬教學實踐與研究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課堂實錄

2.“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課堂實錄及評析

3.“面積的認識”教案及評析

4.課真是好難磨啊——再上“分數的意義”的再反思

5.新標準、新理念與新課堂——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談國小數學課堂教學

6.回歸——關於簡便運算教學的思考

7.小學生智商和數學能力的調查及教學對策研究

8.對當前國小數學實踐活動教學的幾點認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