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匍鰕虎魚

阿匍鰕虎魚

阿匍鰕虎魚,體延長,稍平扁,前部亞圓筒形,後部側扁,體長約為體高6.5~7.6倍,為頭長3.8~4.5 倍。頭大,稍寬扁,頭長為吻長3~3.3倍,為眼徑5.1~6.1倍;無頰鬚,頰部不突出。吻長,寬圓,眼小,上側位,位於頭的前半部;眼間隔窄,微凹入,等於或短於眼徑。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 阿匍鰕虎魚
拉丁名稱 Aboma lactipes
英文名稱 \
地方名稱 \
作者單位 \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鱸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鰕虎魚科
拉丁科名 Gobiidae
中文屬名 阿匍匍鰕虎魚屬
拉丁屬名 Aboma
分布類別 海水

形態特徵

背鰭VIII,12~14;臀鰭11~12;胸鰭18;腹鰭1-5。縱列鱗34~36;橫列鱗9~10。
體延長,稍平扁,前部亞圓筒形,後部側扁,體長約為體高6.5~7.6倍,為頭長3.8~4.5
倍。頭大,稍寬扁,頭長為吻長3~3.3倍,為眼徑5.1~6.1倍;無頰鬚,頰部不突出。吻長,寬圓,眼小,上側位,位於頭的前半部;眼間隔窄,微凹入,等於或短於眼徑。鼻孔2個,前鼻孔具一短管。口中大,稍斜裂,兩頜約等長或上頜微突出,上頜骨後延伸達眼中部下方。唇頗厚,口腔白色。兩頜牙尖銳,排列成牙帶,外行牙稍大。舌游離,前端截形。鰓孔中大,稍大於胸鰭基底。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峽部寬。鰓蓋條5。鰓耙短小。
體被大型櫛鱗,前部鱗小。頭部無鱗,項部及腹部少鱗。
背鰭2個,稍分離;第一背鰭具8鰭棘,起點在胸鰭墓部後上方,鰭棘細弱,有時呈絲狀,平放時幾達第二背鰭起點。第二背鰭具12~14鰭條,平放時可達尾鰭基底。臀鰭具11~12鰭條,起點與第二背鰭第二鰭條相對,平放時可達尾基。胸鰭同形,無游離絲狀鰭條。腹鰭癒合,成一吸盤。尾鰭圓形或尖形。
體腔中大,腹膜灰色。腸短,作二次盤曲。肝大,單葉,位於體腔腹面前半部。無鰾。無幽門盲囊。
背側面灰褐色,體側隱具暗色橫帶或斑塊7~8個,近背部處較為明顯;第二背鰭及尾鰭上部具暗色條紋數行。胸鰭、臀鰭及腹鰭灰色。

習性

生活習性 \
繁殖習性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