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隴北支道

關隴北支道東南起於陝西隴縣西北部的固關(距麻庵約20餘公里),逆水而上,從窄石峽(華亭與陝西隴縣交界處)進入麻庵鄉境,穿越山間峽谷,從今莊浪縣竹林寺出口,抵達南水洛河至隴右,長約50餘公里。即《中國歷史地圖集》所標註的“回中道”。
據先秦典籍《莊子·在宥篇》記述,軒轅黃帝問道崆峒,第一次從今山東西部的壽丘出發,跋山涉水,沿涇河至崆峒,廣成子不但沒有傳道,而且還指責他說:“樹葉還沒有發芽,就想要果子”。過了若干年,黃帝百歲時,第二次又去崆峒,《增修華亭縣誌》載:歷吳岳(今陝西隴縣),由隴坻南來,曾駐驊下關(今華亭神峪鄉)西北殿灣,邑人稱此為“軒轅寓”。這次廣成子給他傳了理民要術,從而開創了人類文明,成為華夏始祖之一。
黃帝曾涉足的這條道路,經夏、商、周至春秋戰國,已發展成為固定的“關隴北支道”,即從今陝西隴縣起,逆河支流進入華亭境,經縣城西側西北行,又經涇源、平涼、彭陽到固原。這條道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起的的作用不同,故名稱各異。《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道”;《漢書·武帝紀》載:“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冬十月,行幸雍(今陝西鳳翔),祠五,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今寧夏彭陽縣)”。由於秦皇、漢武先後沿“關隴北支道”,經回中出巡,威震匈奴,故名“回中道”,並昌揚於世,流傳至今。“回中道”也是“絲綢之路”東段(隴西段)南、中、北三條大道之間的交叉路線。唐時,它連線了原州諸多關隘抵抗了吐番入侵,宋時又依唐關設寨置堡,防禦西夏入侵。《續資治通鑑長編》稱“回中道”的南段為“儀州(華亭)黃石河路”;《讀史方輿紀要》又稱北段(平涼市)為蒙古入侵第四險的“火龍溝道”。
明、清之際,隨著海上運輸的興起,這條“絲綢之路”衰落了,但昔日沿途烽燧墩台遺址依稀可辨,石拱寺、朝陽觀、建溝石佛群等古蹟可供覓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