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閭城

闔閭城

闔閭城遺址位於武進雪堰鎮城裡村與無錫胡埭鎮湖山村之間,占地約100萬平方米,為春秋中期城池遺址。城址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300米,南北寬約800米。城中段有殘存城牆相隔,形成東西兩個方形城區。東城較小,在無錫境內;西城較大,大部分在武進境內。城牆殘高3-4米,牆基厚約20米,均系夯土築成。東西無城牆殘跡,利用寬約30-40米的直湖港(閭江的一部分)作塹壕,與外界隔斷,其他三面均有6-30米不等的城壕,總長約4000米,城內現有周家、城裡及東城等自然村,有5座橋樑與外界通聯。 據了解,闔閭城遺址包括闔閭大城和東、西小城,東西兩座小城位於闔閭大城的西北。東西小城計發現陸門和水門4座;根據物探,闔閭大城也應存在水門。闔閭大城的面積約2.94平方公里,東西小城的面積約50萬平方米。西城的南區有大型建築群,以F3為中心呈對稱分布;北區亦有大型建築。闔閭城的大城、東、西小城的年代晚於春秋中期,早於漢代,推測為春秋晚期。西城內大型建築遺蹟的年代與城牆相同,亦應為春秋晚期。

概況

闔閭城遺址位於武進雪堰鎮城裡村與無錫胡埭鎮湖山村之間,占地約100萬平方米,為春秋中期城池遺址。城址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300米,南北寬約800米。城中段有殘存城牆相隔,形成東西兩個方形城區。城牆殘高3-4米,牆基厚約20米,均系夯土築成。東西無城牆殘跡,利用寬約30-40米的直湖港(閭江的一部分)作塹壕,與外界隔斷,其他三面均有6-30米不等的城壕,總長約4000米,城內現有周家、城裡及東城等自然村,有5座橋樑與外界通聯。

闔閭城遺址闔閭城遺址

無錫吳都闔閭城遺址博物館已開館。感測、光電等高科技展示出的歷史魅力震撼今人。至此,代表“吳”不同時期的“地標”——梅里古都(吳國發源地)、闔閭城(吳國最鼎盛期)、鴻山遺址(吳國後期),分守無錫三處形成“東西相望”。它們正藉助文化旅遊的發展、高科技的運用,醞釀著三地聯動,以現代化的方式推動著吳文化傳承,向世人展示吳文化魅力。

歷史資料

據史料記載,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吳國大夫伍員伐楚還師後,奉吳王闔閭命,運潤州利湖土築闔閭大、小二城。不足,又取黃瀆土。

《無錫志》、《元志》皆云:闔閭城有二:“大城在姑蘇,小城在富安鄉。”

一、闔閭大城:

我國第一部史書《史記》中,司馬遷在《貨殖列傳》有記:“夫吳自闔閭、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遊子弟,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會也。”司馬遷又在《春申君傳》有記“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請注意:“吳”、“闔閭”、“春申君故城”、“江東一都會”這四大不可割裂的關鍵字。司馬遷親歷吳越,“登姑蘇,望五湖”,參觀過闔閭故城,而故城為楚春申君之封地宮室所在。這個“都會”即蘇州。

成書於東漢時期的《吳越春秋》明確寫道:“闔閭元年(公元前514年)使伍子胥在姑蘇建築大城。”

唐代張守節竭一生精力撰寫《史記正義》,被史界認定是對《史記》“最為詳備的注釋”。“正義”者,歷代注釋經史之名也。張守節在《史記·吳太伯世家》首句“吳太伯”之後,注釋云:“壽夢卒,諸樊南徒吳,至二十一代光,使子胥築闔閭城都之,今蘇州也。”

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1953年5月在蘇州作《中國古代城市》學術講演時說:“蘇州是歷史遺蹟最多的地方,蘇州城是吳王闔閭時伍子胥所造,到今已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全中國最古的一所城池。”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學者高泳源先生上世紀在《古代蘇州城市布局的歷史發展》一文中寫道:“蘇州建城始於春秋時期,歷已二千四百餘年,雖備經戰亂,飽受滄桑,城垣屢遭破壞,然迭經重修,其位置和範圍基本沒有改變。”

二、闔閭小城:

春秋時闔閭小城,地處吳、越、楚三國邊緣。其東北靠環彎胥山灣、照天灣,東南面浩蕩太湖,西南臨南山,其地勢十分險要,是戰略要地,在此邊防重地建此軍壘,其展示戰略軍事家的護國宏圖。吳國築此城,為防範楚越犯境。如越、楚來犯,進則可攻,退則可守。

其築闔閭小城之旨甚明,因迫於當時形勢,為防楚、越犯境。

《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吳地傳》云:吳小城(即小闔閭城),“周十二里。其下廣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門三,皆有樓。”若如此,其城之周則為太伯城之四倍。《吳越春秋》云:“築小城,周十里,陵門三。”《吳地記》云:“小城八里六百六十步。”其城之周,少則亦為太伯城之二、三倍大。

遺址發掘

周邊景點周邊景點

在闔閭城遺址胥山北坡,為配合闔閭城文化教育基地建設,考古人員們正頂著寒風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發

掘。一批新發現的唐代、五代十國、宋代墓葬群陸續“重見天日”。玉璧底白瓷碗、四系青瓷罐、漆器、錢幣等等的隨葬品相繼出土。

本月中旬,四座形狀特殊的唐中晚期船形墓相繼“露面”。雖然出土的墓志銘上許多字跡漫漶不清,但研究人員對碑文解讀和考釋後,還是驚喜不已:這是吳氏墓葬。據此推斷,唐代即有吳王壽夢長子闔閭一族的子孫重返故鄉。訊息傳出,無錫地區的吳氏宗親已有多人前往參謁。

本報記者獲悉訊息後,第一時間向市考古研究所所長劉寶山博士求證,確認這些吳氏船墓的發掘,對於研究無錫地區吳氏祖先遷徙,完善吳氏宗譜有著重要價值。“這一發掘,把吳氏後代回到無錫的歷史提前了近四百年。”而根據以往記載,吳氏大批返回的時間是1280年,在宋朝。這一發現,肯定也會為惠山祠堂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供重要的證據。

墓地

1兩組船形墓墓主都姓吳

闔閭城遺址闔閭城遺址

無錫最早出土南唐船墓,是2010年末在錫山南坡。當時本報曾獨家披露了這一訊息。墓主是位和尚,俗性丁,本地開元鄉人。而此次現場已經出土的四座船墓,均為合葬墓,編號為1、2號墓。1號合葬墓的船形墓頂已經大部分塌陷,從墓志銘看,墓主名叫吳璀,唐代渤海郡人,本是吳郡(無錫屬吳郡)人,葬於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享年56歲,生有三子;2號墓位於1號墓西面5米處,與1號墓的朝向、墓制一致。按墓志銘記載,墓主是河南濮陽郡人吳造,葬於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享年57歲,生有兩子。“郡,相當於現在的省,西漢初期有15個郡,西漢末年達到103個郡,其中就包括位於現在黃河出海口的渤海郡,以及現河南的濮陽郡”。通過墓志銘里的一些線索,如1號墓主吳璀的居處在墓志銘中稱為“府”,而且兩人的墓志銘落款都是“同鄉進士邵稜”所撰,人們推測兩位墓主生前都有地位、有財力,而且是同族同代人。

參與此次考古發掘的除了市考古研究所的專業人員外,還有考古愛好者陳萬康和吳晉元。吳晉元有個特殊的身份,他是泰伯祖地吳氏宗親會的監事,也是第109世裔孫。吳晉元獲悉墓主的情況後,滿懷激動地遍查了1950年版《吳氏大統宗譜》,卻沒有關於這兩位墓主的隻言片語。在唐史、無錫地方志也沒有記載。吳氏宗譜可謂記錄中國最早、最全的家譜,從商末至今沒有間斷過,尤其東漢起前後修譜16次,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再三分析,大家認為可能兩位墓主生前都是在外做官,死後才由後人成全,葉落歸根的。

2闔閭子孫唐代就回了闔閭城

古代吳國的國界位於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後擴張到蘇皖兩省全境及贛東北部分地區。吳國國都前期位於梅里,吳王壽夢時,吳國日益強大,國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帶。與此同時,吳姓也向北臨的齊、魯間遷徙繁衍。但這一帶的吳姓多為壽夢第四個兒子季札的後人。據唐林寶撰寫的《元和姓纂》記載,魏晉至隋唐的七百餘年間,由於北方連年戰亂,民不聊生,吳氏大族主要分布在吳郡、武昌、濮陽、渤海、陳留等地,並呈南興北衰之勢。“過去無錫吳氏宗譜只記載江南都是吳王壽夢的四房季札的子孫,從來沒有壽夢長房闔閭、夫差直系子孫的記錄,而且原來我只知道無錫閭江村的吳姓在南宋時來自常州,而這次在闔閭城發現的這四座唐船墓的兩個男性墓主都姓吳,且地點就在閭江村附近,這就說明唐中期即有闔閭子孫回到了闔閭王故鄉。”陳萬康這樣表示。

3這裡或是吳氏家族墓地

“闔閭子孫自吳滅國,為避越楚復仇,流亡齊、晉,後來可能在唐代或唐之前就已重返闔閭王的故鄉,兩墓或為同一家族。”陳萬康等人推測,胥山北坡很可能是吳氏家族墓地。此番推測得到了劉寶山的證實。他告訴記者,勘探表明,闔閭城遺址附近還有大量的唐宋時期墓葬,該地可能是吳氏家族在唐宋時期的一個墓葬群。劉寶山表示,無錫地區的吳姓家族對吳文化尤為重視,每年都要舉辦吳氏宗親會。“這些墓誌的出土對於研究無錫地區的吳氏的來源、吳氏祖先遷徙,以及完善吳氏宗譜都有重要價值,當然對無錫吳文化、吳都闔閭城考古及博物館建設也有重大意義。”

4繼續發掘中期待能解謎

記者了解到,為配合闔閭城文化教育基地建設,市考古研究所正在搶救性發掘該處墓葬群,墓地總面積3000平方米,早期勘探工作於2009年底展開,共發現磚室墓13座,明清墓37座,共50座。本次搶救性發掘工作自2012年9月開始,至今仍在緊張進行中,已經發掘面積達800多平方米,發掘六朝時期墓葬1座、唐宋墓葬2座、明代磚室墓4座、土坑墓16座。出土文物達50餘件。

據悉,在2號墓的西北方向還有已經露頂、待發掘的3號墓。人們期待著3號墓還能再出土墓志銘,傳遞出更多、更重要的信息,揭示出當地吳氏神秘消失、神秘重返的秘密,以及為何宗譜里毫無記載的謎底。

相關

何為船形墓?

船形磚室墓因兩側墓磚傾斜築成弧形封頂,像一隻倒扣的船而得名。這種形制的墓葬在浙江一帶發現得相對多一些。一般都是五代時期的。

學術界對磚室墓呈現船形外觀的現象,還有不同觀點。有專家認為船形墓,是因為兩側墓磚傾斜築成弧形封頂,像一隻倒扣的船而形成的,其流行過程可分為四個時期:即形成期(魏晉)、發展期(南朝至唐中期)、鼎盛期(晚唐至五代)、衰退期(北宋)。也有人認為,船形墓和墓主生前的生活習慣有關,而在吳越(今江浙)、古蜀國(今四川)等古代少數民族文明所在地,將墓室設計成船形,也是一度流行的葬俗。

區位布局

一、闔閭大城:

《越絕書·吳地傳》記載的八座水陸城門,為閶、胥、巫(“平”)、齊、婁、匠(“相”)、盤、蛇(居南)門。其東西之間,“從閶門到婁門九里七十二步”;南北之間,“平門到蛇門十里七十五步。”據此推算,大城總周長約三十八里左右。前述四十七里,應為三十七里之誤。

《吳地傳》記載,大城內有“吳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廣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門三,皆有樓,其二增水門二,其一有樓,一增柴路。顧頡剛先生在上述的學術講演中,講到古時人居高坡,後遷居平地,仍要堆土作屋基時說及蘇州公園。他指出:“現在的蘇州公園,從前是吳王的宮,古代叫高平里。我小時從言橋到王廢基,還要上高坡,後來才爬平了。”

《吳地傳》記載:“伍子胥城,周九里二百七十步。小城東,從武里西。”

《吳地傳》還記載,大城外有“吳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

以上說明,作為吳國都城的闔閭大城是由外郭、大城和小城(即子城,亦稱宮城)三座城垣組成,和當時各地諸侯的都城建設規制基本一致。《墨子·非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管子·度地》:“內為之城,外為之郭。”“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此為佐證。

二、闔閭小城:

東城村東南,即今湖山橋西北角橋腳邊,原有安師橋一座(解放後造湖山橋時拆除),為吳軍水師大本營駐地,其地相傳有蓋天蘆葦隱蔽戰船。南護城河上有三條河直通太湖:向東經閭江村前入湖者為閭江;向西經古大河過今雪堰中學東,向南入湖者為泖湖江(又名蝴蝶江);由安師橋出向東南入湖者為南江。此即所謂“三江”。相傳狠殲越軍主力於夫椒者,即由安師橋飛出三江之水師為之;正面強攻,兩側迂迴包抄,舊恨新仇,一鼓作氣,置越軍於死地。由此,越王勾踐夫婦及其范蠡大夫,皆為吳階下囚。

城外城,原為南護城河西南岸之村落。後隨人口增多,其村落向河之北延伸,形成部落,為西城村。城裡村在南護城河北,即延伸出來的西城村之東北角,今其地有前頭巷、強巷、蔣巷幾個小村落。城裡村之東有南北走向城牆,將東城、西城分隔開;其東為東城,今屬胡埭鎮閭江村;其西為西城,今屬雪堰鄉。

城外村之北,故城橋之南,有東西寬約20米,南北長約70米,高約1米許一塊高地,今其高地上儘是淡竹。因其地南北兩端曾有角似官帽,俗稱“官帽地”。其地人云為點將台,台東為重兵駐地,台西為操兵場。一雲點將台在城外村東南,即今一片稻田處。一雲點將台在今胥山頂一片平坦地上,登高可望遠,觀敵動靜以布兵,山灣深處藏兵將,召之可來,揮之即去。其將帥家屬皆居閭江後巷與虎弄里,其地附近有供官兵飲用的天井泉和永寧泉在,天井山頂向東相傳有烽火台和防禦工事小長城在。

大城規模

目前所見最早記述闔閭大城規模的是《吳越春秋》和《越絕書》。

1、成書於東漢明、章帝之間(公元60—70年左右)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記,闔閭元年(公元前514年),吳王舉伍子胥為“行人”(春秋戰國時管朝覲聘問的官名),接受伍“立城郭,設守備,實倉稟,治兵庫”的建議,委派伍子胥建城:“子胥乃使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築大城,周圍四十七里,陸門八,以象天八風。水門八,以法地八聰。築小城,周十里,陵門三。”

2、成書於東漢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越絕書》卷二《吳地傳》中則詳細記述了吳大城的規模:“吳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陸門八,其二有樓。水門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東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吳越春秋》與之基本一致。

3、唐末陸廣微《吳地記》是目前所見最早的一部蘇州地方志,書中也明確記載了闔閭城築建的規模:“闔閭城,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輯者注)伍子胥築,大城周四十五里三十步;陸門八,以象天之八風,水門八,以象地之八卦。”與前記亦無不同。

4、無錫高燮初主編《吳地文化通史》第三篇第二十六章(由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桑薈撰稿,江蘇省社科院歷史所原所長、省歷史學會副會長、研究員許輝修改、統稿)記:“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將都城遷到蘇州,派伍子胥築城。新築的城因近姑蘇山以及姑蘇台而被稱姑蘇城,規模宏大,城周47里,有八門,大城內築有小城,即內城,城高4.8丈。闔閭所築的姑蘇城奠定了今日蘇州城的規模。”

大城特色

闔閭大城根據南方水鄉的特點,設立水門,有陸門八,水門八。《吳地傳》載:“從閶門到婁門,陸道廣二十三步(約30米),平門到蛇門陸道廣三十三步(約40米),水道廣二十三步(約36米)。

秦漢“六尺為步”,闔閭大城內街道、河道寬達30—40米,超過了北方諸侯都城,且條條街河都由陸水八門連通城外。據《史記·春申列君列傳》、張守節《史記正義》注,當時城內已有“四縱五橫”的河道網溝通。

唐代陸廣微《吳地記》“羅城”目有“蘇州城作‘亞’字形,城中有大河三橫四直,七縣(蓋指闔閭宮、南城宮、東宮和西宮、射台、華池、華林園、石龍七處王宮、台榭和苑圃)八門,皆通水陸”等記載,與以上史籍所記相符。

顧頡剛先生在他的《蘇州史志筆記》中指出:“蘇州城之古為全國第一,尚是春秋時物,其次是成都,則戰國時物,其所以歷久而不變者,即以為河道所環故也。”此即為闔閭大城最大的特色。

考古發現

當地人云,城裡國小邊城牆裡曾挖出“闔閭”字樣城磚。西城村出土文物有格子黃瓦片、銅矛、陶碗,西周到春秋時流行吳地的曲折紋、回紋、席紋等幾何形印紋陶器,均道出此城建於春秋無疑。東城村公路邊井中出土文物有陶罐、陶碗。在一處城牆中挖出的棺材,上下堆疊有五口之多,皆為印刻歷史朝代的見證物。西城村出土的石斧、鹿角、護心鏡(一雲銅鏡)、短劍、西城村東南的兵器庫,故城橋邊的千人坑(一雲殺人坑)、永貞古幣、洋人頭象錢幣,均是闔閭小城歷經兵變、戰亂的見證。現其地居民除土著外,大多在大動干戈、改朝換代前後由外地遷入;北宋末,金兵犯中原,黃河流域難民陳氏遷入,江西龔氏亦遷入;元初,有姑蘇楊氏遷入,元末明初,有經商者陸氏遷入;亦有民國時期因蘇北屢遭水災,泰興、東台、啟東、揚州等地難民遷入的。

文保現狀

闔閭小城為我國著名歷史文物之一,長期來,因不被重視,土城牆倒塌,城門、城樓、吊橋等早已不見。又遭不同程度破壞,逐漸荒廢。北伐前,尚有狼出現。1932年,錫宜公路穿城而過。解放時,城牆高出地表僅二至三米不等。後因建窯挖城牆泥制坯與種桃樹等,漸漸使闔閭小城面目皆非,今僅存護城河和土城牆、故城橋殘跡。1959年,黨和政府重視對古蹟文物的保護,闔閭小城被定為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3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又重新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在土城與錫宜公路相交處,和城外村西、橋之北各設定高約2米、寬約1米,金山石制的“闔閭城”碑一塊,以引起重視。

相關詩篇

闔閭大、小二城,在古吳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它們與吳王、伍子胥緊緊地連在一起,見物思人,歷代文人瞻仰遺址,緬懷古吳興衰,留下催人淚下的詩篇。

閭江 明代 潘緒

雨餘桃浪漫魚磯,鴨綠溶溶好染衣。

我欲南湖尋樂事,買舟未趁鱖魚肥。

闔閭城 明代 丁鏞

(其一)

冬冬築吳城,城高防越兵。

越人兵未起,長城已先傾。

(其二)

霸事已雲古,荒城空草萊。

可憐城上月,曾照越人來。

闔閭城 清代 嚴繩孫

君王東徙築雄都,尚有離城水一隅;

山擁蛇門回震澤,浪翻犀甲走姑蘇。

碧桃塢在荒煙上,青笠漁歸落日孤。

自古興亡俱寂寞,西風啼殺夜棲烏。

明曹時中詩

(其一)

西施本絕色,誰解失雄圖?

卻怪千古後,荒城始屬吳。

(其二)

築城本防吳,傾城乃亡國。

終古恨綿綿,女牆青草碧。

闔閭江垂釣 清末民初 吳廷銓

把釣江乾感慨生,闔閭古蹟剩荒城。

夫椒遠樹寒煙色,槜李沉戈怒浪聲。

白石山前歸倦鳥,碧桃塢里長新荊。

古今代謝休閒管,換酒烹鮮臥月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