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應元抗清

閻應元抗清

閻應元(?-1645)字麗亨,漢族,直隸(河北)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將。任江陰典史期間,率六萬義民,面對二十四萬清軍鐵騎,兩百餘門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史稱江陰八十一日)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倖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閻應元被俘後堅決不向清廷貝勒下跪,被刺穿脛骨,“血涌沸而仆”,卻始終沒有彎下膝蓋,終英勇就義。可謂是明末民間第一英雄也!

書名

書名:閻應元抗清

類型:連環畫

作者:方向 編文 張鹿山 繪圖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出版年: 1957-9
定價: 0.30元
裝幀: 平裝
統一書號: 8081-3004

故事簡介

江陰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陰人民為抵制剃髮令,在江陰典史等人領導下進行的鬥爭。因為前後長達81天之久,故被稱為“江陰八十一日”。 以江陰抗清三公為代表的江陰士民抗擊清軍的英雄事跡,在中華反侵略史上留下了光彩奪目的一頁。清軍折損三個王爺,大將十八名;參加攻城的還有後來晉封為親王的博洛(端重親王)和尼堪(敬謹親王)、恭順王孔有德;清兵二十四萬大軍攜二百多門大炮圍城,一共損失的士兵有七萬五千餘人。江陰方面,守城八十一日,城內死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傷七萬五千餘人。

主要內容

崇禎辛巳年(1641年),閻應元,華夏傑出先烈。赴任江陰典史[1](相當於正科級公安局長)。上任之初,海寇顧三麻子率數百艘戰船進犯黃田港,應元領兵拒守,連發三箭,皆有人應弦而倒。海寇心驚膽戰,不敢再犯。他任內平定鹽盜,平服民亂,政紀突出,江陰百姓感激他的恩德,在社學中為他畫像留念。南明朝廷本想調他轉任廣東韶州英德縣主簿。因母親病重,且道路堵塞,沒能成行,全家便在江陰城外砂山腳下散居。

丙戌九月廿九(西曆2006年11月19日),蒙蒙秋雨,第二次祭祀江陰三公儀式在江陰文廟舉行,來自全國的網友六十餘人匯集江陰文廟祭祀被尊為“江陰三公”的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他們在明末抗清鬥爭中壯烈殉國,其崇高的民族氣節一直為後人懷念和景仰。參與這次祭祀者所穿服裝全部採用正規的華夏漢服,它的重現也預示著中華傳統民族文化的復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