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大湖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

紀念塔建於1945年,是為紀念1941年5月國民黨第二十五集團軍在大湖戰役中為抵抗入侵日軍而犧牲的將士而修建的,收埋了200多名陣亡將士的遺骨。 1941年4月18日,日軍從連江長樂登入,國民黨守軍一觸即潰,4月21日,福州淪陷。 5月23日,裝備團搶先占領制高點,日軍在6架飛機和4門山炮的掩護下,以一個大隊的兵力向山頂進攻,遭到尖刀連官兵的頑強抵抗。

基本情況

位於福建省閩侯縣大湖鄉大湖村西南浮島山上,是
圖1大湖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
[1]福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塔建於1945年,是為紀念1941年5月國民黨第二十五集團軍在大湖戰役中為抵抗入侵日軍而犧牲的將士而修建的,收埋了200多名陣亡將士的遺骨。
大湖戰役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是日寇入侵華南以來的一次最慘重的失敗,極大地鼓舞了福建人民的抗日鬥志。1971年,紀念塔慘遭毀壞,1999年按原貌修復,占地面積300平方米,系方體狀形青石結構。[1]

大湖戰役

1941年春,日軍為封鎖與控制東南沿海地區,下令華南方面軍向浙江東部和福建沿海各界人士緬懷大湖抗日先烈(11張)發動進攻,福建軍民英勇抗擊,展開了新的鬥爭。其中,發生在閩侯的大湖戰役使日本侵略者遭到慘重損失。
1941年4月18日,日軍從連江長樂登入,國民黨守軍一觸即潰,4月21日,福州淪陷。5月22日,日軍分兩路沿閩江溯流而上,第一個目標就是閩侯大湖。在此關鍵時刻,國民黨第十三訓補處“第一裝備團”在李良榮師長的率領下,進駐大湖蘭田,阻擊敵軍。5月23日,裝備團搶先占領制高點,日軍在6架飛機和4門山炮的掩護下,以一個大隊的兵力向山頂進攻,遭到尖刀連官兵的頑強抵抗。與此同時,裝備團第八連搶占了另一處高地,與日軍展開激烈的戰鬥,全連官兵傷亡110多人,戰鬥一直持續到深夜。5月25日凌晨,副團長郭志雄率領敢死隊占領制高點。拂曉,裝備團向日軍駐地發動全面進攻,日軍倉促抵抗,試圖撤退。郭志雄身先士卒,在作戰中不幸犧牲。大湖激戰歷時三天三夜,殲敵300多人。[2]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