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閒品三國:學為人處世之道》作者對三國演義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重要的是作者挖掘其中的大謀略與智慧,而這種謀略與智慧是通過對三國原著故事的分析、綜合、升華而成的。嗚呼哀哉此書,能使自己認清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關係,從而在複雜的人際交往與世情中掌握立足之道。
目錄
美麗的桃園/(1)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之所以世代被讚頌,絕不是在於他們這樣的一個結拜儀式,而是兄弟三人都能不惜任何代價,呵護著彼此間的忠信,敢於用鮮血和生命來踐行桃園中的誓言。佩服諸葛一萬年(一)/(5)諸葛亮之所以成為諸葛亮,不僅在於他具備和講究道義,更在於他具備支撐自己道義的強大實力。在不能以德服人的情況下,就馬上能夠以實力來解釋道義,解決問題。既以道義來對得起對方,也能以實力來對得起自己。佩服諸葛一萬年(二)/(8)人們對敬仰、懷念的偶像,不僅看他一生最後的成就如何,更看重他一生中所展示出的生命本質上的人格的魅力光芒。問趙雲/(11)趙雲一生人際關係很好,沒有一個對立面。但在一定程度上說,他一生也沒有一個可以促膝嘮心裡話的知己,因為跟這樣的人講心裡話、交知己,誰都心裡沒有底。如水的劉備/(15)像水一樣地善於居在低處,且胸懷寬闊、手法獨到地凝聚力量,蓄勢待發,是劉備為人做事獨到的優勢和特色。也說曹操/(20)有怎樣的胸懷和眼界,就有怎樣的事業和功名,胸懷和眼界外在表現為才能。礦石也需要冶煉/(25)對諸葛亮而言,能夠選擇到劉備這樣一個賢明的君主,既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幸福。正是因為有劉備這樣的賢明君主,才使得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發揮。就像一塊礦石被冶煉成鋼鐵,冶煉者需要,礦石也需要。魯肅的糊塗/(28)大智著盡,難得糊塗。糊塗是安身立命的大法寶,修身養性的大境界,齊家治國的大學問,為人治學的大氣度。誰氣的周瑜/(32)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應該有一把決定控制自己興奮和發怒的鑰匙,只是許多人都常常不知不覺中把它交給了別人掌管。曹操與袁紹之外/(35)為政是一門包納諸子百家的綜合學科,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論述到位的,要善於在活生生的實踐中去領悟、去創新、去把握、去追尋,用自己獨到的氣勢和實力,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道路來。馬謖的街亭失守猜想/(38)由於急切地追求成就更大功名的願望,使心態過熱的年輕馬謖敢於制定出與諸葛亮不同的作戰方案,企圖以奇招、險招來成就奇勝、險勝,進而來展示自己卓爾不群的才能。結果卻釀成了“孔明揮淚斬馬謖”。才華後面的哲學/(43)達到了一定境界,真正聰明的人表象上都顯得很笨拙,真正善辯論的人表象上都顯得很木訥。用不著的激將法/(46)丞相你那么多的謀略,何必老是使用這小兒科的激將法?有話直接說好不好啊?都是老中醫了,你何必玩這樣的偏方!功名浮躁的悲尉/(50)一個人去追求功名是無可厚非的,問題是不能忘乎所以,浮躁不安,結果不僅功名不成,而且連性命都保不住。“後來治蜀要深思”。心境的修煉/(53)柳下惠的坐懷不亂,表現的是一份德行,而諸葛亮的臨陣不亂,表現的則是心境。所謂心境,是德行同能力、智慧和胸懷完關結合的優雅體現。忠誠的方法/(56)就忠臣的冒死進諫而言,更多的應該是對忠誠和坦率的一種倡導。而在實際方法上,則應該講究一些藝術和手段。別罵杜康/(58)關羽死後,張飛每天都是酩酊大醉,而且酒後總是動不動就鞭笞將士,向將士們提出一些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要求,范疆、張達被逼無奈,便趁著張飛大醉不醒時將他殺掉,割下他的頭顱去投奔了孫權。少成就的多激動/(61)少成就的多激動,因為難捺張揚,就會像河溝里的青蛙哇哇叫個不停;多成就的少激動,因為曾經滄海,就會從容又冷靜,像靜默地翱翔在萬里長空的雄鷹,在無垠的海天之間,扎紮實實地展開自己的生命畫卷。聰明不能“耍”/(64)真正聰明的人一定要貌似渾厚,大智若愚地把自己的聰明深藏起來。不惹人家眼紅,不讓人家難堪,不到火候、不在刀刃上不輕易展現、使用自己的聰明。兩個女人合生一個孩子/(67)托爾斯泰在談到作家的風格時,意味深長地講過這樣的話:“讓兩個作家合寫一部小說,無疑是讓兩個女人合生一個孩子。”化嫉妒為學習/(70)心胸狹隘生嫉妒,它不僅損害他人的利益,損害全局的整體利益,而且自己最終也是受害者。這也是在說,嫉妒別人並不是成就自己的唯一方式,何況兩者根本是挨不上邊兒的兩碼事。絕妙的“借”/(73)荀子在《勸學》中說:“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用現在的語言說就是:其實君子在本性上並不比平常人有什麼高超的過人之處,他們只是更加善於利用外界的力量罷了。經常看看大腿/(75)在打江山時,如果貪圖安逸,就會摔下戰馬,丟掉自己的腦袋;而在坐江山時,如果貪圖安逸,則要摔下江山,丟掉一個國家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