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2月1日)
叢書名: 首都師範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文集
平裝: 26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9700051
條形碼: 9787509700051
商品尺寸: 23.6 x 16.2 x 1.6 cm
商品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王光明,1955年生。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國詩歌研究中心研究員。已出版專著《散文詩的世界》(長江文藝出版社,1987初版,1992修訂版),《怎樣寫新詩》(海峽文藝出版社,1992),《艱難的指向——“新詩潮”與20世紀中國現代詩》(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文學批評的兩地視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現代漢詩的百年演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等。論文集:《靈魂的探險》(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面向新詩的問題》(學苑出版社,2(102)。編著:《六十年散文詩選》(與孫玉石合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中外散文詩精品賞析》(花城出版社,1990),《二十世紀中國散文詩經典》(與孫玉石合編,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現代漢詩:反思與求索》(作家出版社,1998),《我們時代的文化症侯》(與胡越合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等。
內容簡介
《開放詩歌的閱讀空間:讀詩會品賞錄》主要內容:“讀詩會”承繼了現代沙龍式”讀詩會”和當代課堂式“讀詩會”的傳統。出發點是分享和交流詩歌閱讀的喜悅.從閱讀的視野關注詩人的思想和美學探索。我們認為詩歌的閱讀與看報紙、讀散文是有很大區別的,我們願意正視這種區別.探討詩歌閱讀的途徑和方法,做一個比較自覺的詩歌讀者。
目錄
讀詩的三個問題(代序)
第一輯 讀詩會
開放詩歌的閱讀空間
情感與形式的磋商
——聞一多的兩首詩
情感、經驗與藝術的轉化
——馮至的兩首詩
恰切的形式與抒情傳統的融合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感覺和想像的魅力
——徐志摩的《落葉小唱》
現代與古典的融合
——戴望舒的《雨巷》
面對紛繁多姿的“記憶”
——戴望舒的《我的記憶》
苦難中國的想像與現代詩的境界
——艾青的《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意象與形式的意義
——艾青的《手推車》
雕塑靜默的“思想”
——鄭敏的《金黃的稻束》
導引“古井”里的甘泉
——舒婷的《呵,母親》
闡釋詩歌與“自我”的複雜性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與穆旦的《春》
20世紀90年代:詩歌的作者與讀者
2004年的詩:印象與評說
可能的拓展:詩與世界關係的重建
——臧棣與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詩歌
詩歌傳統與漢語特質
——從趙野詩的“古典抒情”談起
第二輯 個人品讀
四首名詩賞析
艾青:《我愛這土地》
鄭敏:《金黃的稻束》
芒克:《陽光中的向日葵》
食指:《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形式、技巧對題材的征服
——聞一多的《也許》
再次把自己獻上祭壇
——邵燕祥的《一本書的語》
洗盡鉛華的愛情詩
——邵燕祥的《銀婚》
本真生命的讚歌
——蔡其矯的《客家妹子》
詩歌的單純與豐富
——梁小斌的《雪白的牆》
詩歌成就詩人
——黃燦然的《杜甫》
對血緣與命運的想像
——多多的《我讀著》
陳東東的兩首月亮詩
——《蟾蜍》、《月亮》
結恂的詩意與抒情的限閥
——于堅的《塑膠袋》
懷舊者的古今時空
——翟永明的《在古代》
歷史理性與個人情懷
——雷平陽的《國小校》
理智與情感的糾纏
——張棗的《預感》
“我們置身在彼此的霧裡”
——鄭單衣的《北方日記》
道德反叛與美學革新
——李亞偉的《時光的歌榭》
詩歌理念和想像方式的變化
——臧棣的《反詩歌》
辰水筆下的鄉村世界
——辰水的《在鄉下》(外1首)
數字的奇妙與困惑
——楊過的《新聞》
一首平庸而混亂的詩
——君兒的《上山》
“批評家聯席閱讀”的意義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