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城遺址

開城遺址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開城鄉,處在六盤山東邊清水河與涇河、茹河、葫蘆河的分水嶺上。遺址面積2.86平方公里,主要遺存為元代。出土大量黃琉璃龍紋瓦、圓形瓦當、雕龍石座等大型建築構件,表明這裡是一處較高級別的遺址。史載,元世祖忽必烈第四子忙哥剌曾駐兵六盤山,不久皇子安西王分治秦蜀,在開城設王府。後忙哥剌被封秦王,在此設王府,夏居開城,冬處長安。開城遺址是"絲綢之路"沿線遺留下的古遺址,是蒙元政權時期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開設的行宮,也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隕落之處.其王府,宮城區、生活區、官署區、休閒區依山而建與周圍山川相融、彰顯了精神的創造與現實的完美結合;是蒙元政權早期的特殊歷史產物,對於元代攻金伐宋,統一中國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元代諸多民族通過絲綢之路遷徙定居與融合的重要區域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寧夏回族自治區
開城遺址V-128

簡介

..

開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代古城遺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開城鄉,處在六盤山東邊清水河與涇河、茹河、葫蘆河的分水嶺上。遺址面積2.86平方公里,主要遺存為元代。出土大量黃琉璃龍紋瓦、圓形瓦當、雕龍石座等大型建築構件,表明這裡是一處較高級別的遺址。史載,元世祖忽必烈第四子忙哥剌曾駐兵六盤山,不久皇子安西王分治秦蜀,在開城設王府。後忙哥剌被封秦王,在此設王府,夏居開城,冬處長安。後因地震破壞,開城逐漸衰落,至明代降為縣,後廢。開城遺址是寧夏境內的一處元代大型遺址,面積大,等級高,對研究元代社會和元明時期西北地區政區沿革有較高學術價值。
坐落於寧夏固原市原州區的開城元代安西王府遺址,迎來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的專家們。作為絲綢之路寧夏段跨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寧夏固原的元代遺蹟吸引著世人的目光:未成年人夭折率高,多數沒活到老年就過早離世,女性青壯年死亡比例高於男性,許多人程度不同地患有各種疾病……這是最新考古研究為我們揭示的元代寧夏固原開城人的生存狀況。藉助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固原開城墓地》考古發掘報告,我們得以走近元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

歷史

元代開城安西王府遺址位於寧夏固原市南20公里處六盤山北段東麓的開城鎮。總面積達9.23平方公里,宮城面積遺址2.86平方公里,主要由王相府(王府行政區)、王相官邸、王相住宅區,安西王官邸、花園、養魚池,窯址,街道,平民區,王府官員住宅區和墓葬區7大部分組成。其行制仿元大都(北京)皇宮模式而建,雖然面積較小,卻不失雄偉壯觀。

..

據《元史》記載,1227年,成吉思汗滅夏時在六盤山避暑駐兵,閏5月病死六盤山。1253年,忽必烈征雲南時屯兵六盤山。“至元九年十月,忽必烈‘封皇子忙哥刺為安西王,賜親兆為封地,駐兵六盤山’,‘以鎮守秦、蜀’”。元軍1279年攻占四川,完成統一後,開城府統治河西吐蕃四川陝西節制西部,成為西部地區的軍政重鎮。1280年,安西王忙哥刺病死後,忽必烈封阿難答繼承安西王王位。1287年,阿難答因皇權鬥爭失利被罷免王位、收取秦王印,安西王府輝煌的歷史由此結束。1306年,開城路地震,安西王府在地震中被夷為平地,安西王府5000餘人遇難,王宮全面毀滅。
近年來,隨著考古勘探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城安西王府的建築規模及其輪廓初步顯現。據專家考證,安西王府不但是西北軍事重鎮樞紐指揮中心,屯田戍軍、開發建設指揮中心,還成為中國再次架通中亞、西亞“絲綢之路”的重要橋樑。目前,遺址已被列為國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遺址。

王府好家園興衰嘆流年

位於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境內、距固原市區20公里的開城鄉,在元代是個赫赫有名的地方。史載,元世祖忽必烈封皇子忙哥剌分治秦、蜀,“其府在長安者曰安西,在六盤者曰開城”,開城成為安西王的行宮。隨著軍民屯田,當地人口劇增,開城也進入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後來,忙哥剌之子阿難答襲安西王后圖謀篡位被誅,安西王府也因此走向衰敗。六七百年後,安西王府遺址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的開城墓地,就在元代開城安西王府遺址西北2公里處。
開城遺址中出土的龍紋梅瓶開城遺址中出土的龍紋梅瓶

在開城村南北走向、長約3公里的山樑上,分布著數百座墓葬。幾年前,當地政府為修建水庫在此取土,文物考古部門就此對其中部分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由於長期耕種和水土流失,位於耕土層下幾十厘米的大量墓葬已經遭到了很大破壞,因此出土的隨葬品相當有限。昔日的繁華,早已蕩然無存。

土葬火葬並存背後的漢蒙雜居

考古發現,元代開城地區土葬與火葬並存,多以土葬為主。開城墓地共發掘了73座墓葬,其中有7座為火葬。另外66座墓葬中,有11座墓中無“人”,有55座埋有人骨,
開城遺址中出土的忽必烈時代的“至元銅權”開城遺址中出土的忽必烈時代的“至元銅權”
共發現59具人骨個體。專業人員對其中保存良好的37座墓葬中的41具人骨進行重點研究。除3具難以確定性別外,其餘38具中男性(或可能為男性)有20個、女性(或可能為女性)有18個。從頭骨形態特徵分析,他們不是西方種族的移民,也基本可以排除非蒙古人種的可能性。他們中可能既有亞洲北部南下的某些遊牧民族,也有黃河流域北移的農民。從本次發掘出土的鐵鏵、鐵钁等器物和此前在該地出土的兩方買地券上寫著的宋思義、陳子玉等漢人姓名等情況分析,墓葬中應當有主要從事農耕的漢人。兩方買地券,內容均是親屬為死者出錢向地神買斷一塊葬身之地,讓死者在陰間平安生活,鬼怪不得搗亂。其內容、語氣都大同小異。據了解,當地的買地券一般有兩本,一本奉付厚土山澤,一本隨死者同埋墓中,由死者收管。
而另一些墓葬中出土的頭飾、髮簪等飾物,又與內蒙古自治區發現的元代蒙古人墓葬中的同類器物完全相同。專業人員據此判斷,當時這裡可能是漢族人與蒙古族人雜居之地。

唇齒毫釐間的古人生活狀況

在對目前已知的73座墓葬的發掘中,考古人員收集了大量保存相當良好的人骨。正是這些人骨,揭示了當時當地人的一些生存狀況。
..

專業人員依據出土人骨牙齒的萌發年齡順序、磨蝕程度、顱骨癒合狀況及其他骨骼變化情況,對死者年齡進行了鑑定。結果發現:15歲以下夭折的有9人,占鑑定總數的22%,其中死於七八歲以下的約占67%;死於16歲至35歲的青壯年約占50%,其中死於36歲至40歲的又占90%,說明大多數人死於壯年;死於13歲至18歲的女性,約占72%,比例遠遠高於死於同一年齡段的男性。專家推測,孕產期女性死亡率如此之高,可能與當時不良的孕產、衛生條件有關。這次出土的人骨個體中幾乎沒有活到老年後去世的,當然這不能排除鑑定誤差,但有一點還是可以肯定:死於老年的人不會很多。
通過對26具成年人骨個體的研究還發現,墓葬死者中患齲齒的有3具,實際可能還不止此數,因為牙齒在生前脫落、齒槽萎縮的現象在許多人骨上都相當嚴重。牙槽膿腫在齒槽骨上也留下了痕跡,有的甚至形成溢膿的圓形孔洞,28個成年人中有一半有此病變。許多人骨的牙面上還有硬沉積物,那是鈣化的菌斑。專業人員觀察的37具頭骨中,有17具有發育程度不等的牙石,這說明元代開城人的口腔健康狀況較差。有些頭骨眼眶頂板前部有些針尖狀的篩孔,這可能與當時營養水平低、衛生狀況差誘發的缺鐵性貧血有關。調查的37具頭骨中有5具有此症狀。骨贅病變(指骨質增生)在許多人骨上都有反映。31名個體中(包括5名未成年個體),有15名有程度不同的骨贅病。這些病變多發生在腰部,頸、胸椎發病較少,這種狀況可能與遺傳、文化、生活環境有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