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教授
職稱 教授,博士生導師
電化學及功能材料研究室
個人簡介
教授,化工過程機械和套用化學博士點博士導師。
四川人,1954年生。
1981年12月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化學工程(工學學士),1984年12月畢業於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物理化學專業(理學碩士),其後畢業於四川大學材料學專業(工學博士)。
學術、科研概況
科研方向包括太陽能電池、電化學工程、電子元件與材料、套用電化學、納米與功能材料。
近年已完成國家科技攻關1項,國家軍工配套項目2項,部省級項目5項,完成企業合作項目10餘項。擔任《 電子元件與材料 》雜誌編委,四川省保溫與防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已發表論文60餘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項。
獲獎:1999年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1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05年教育部科技發明獎二等獎
教學科研
教學、研究生培養概況
承擔本科“工程材料”、“腐蝕與防護”課程教學,
主編本科專業核心課教材《工程材料》和參編教材《過程裝備腐蝕與防護》(化學工業出版社);
指導化工過程機械和套用化學專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與企業聯合培養電子材料方向博士後,已經指導畢業研究生20餘人。
目前感興趣的領域
一、氫能及環境低負荷技術(進入四川大學985特色礦產資源與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
1、SPE電解水制氫
電解水制氫對環境不會排放任何污染物質,SPE電解槽核心部分是SPE複合膜電極,特點是電催化劑與離子膜合為一體,納米電催化劑直接附著在膜的兩面。SPE電解技術是將來主要制氫技術之一。
2、太陽光光電催化制氫
目的:利用太陽光直接分解水製取氫氣。
光電化學池由TiO2/ ITO 薄膜光陽極和Pt 電極浸入電解液中組成。太陽光照射下,在光陽極和陰極分別析出氧氣和氫氣。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利用太陽能和水製得氫氣,沒有副產品,無污染,但是目前效率還較低。為提高制氫效率,需要最佳化光電催化制氫系統的各個因素。
3、西南地區鉛鋅礦和釩鈦礦中稀散金屬的綜合回收利用
西南地區鉛鋅礦和釩鈦礦中冶煉後的礦渣中富集了稀散金屬包括:鎵、銦、鍺、金、銀等,它們的綜合回收利用是西南礦產的重大課題。目前與企業研發的從鋅渣中提取銦、鈷的技術。
二、配套項目
1、 特種功能材料
2、特殊電化學技術
三、電子元件與材料
1. 鋁電解電容器高比容鋁陽極材料
2. 鎳氫和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