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線裁判

門線裁判,是足球比賽場上除1名主裁與2名邊裁外,另外2名分別出現在兩個禁區外的裁判。他們配備無線電耳麥,可以與主裁判進行交流。兩名裁判的主要職責是注意雙方禁區內的情況,為點球與球是否完全越過球門線等判罰提供可靠的信息。增加兩名裁判之後,一場比賽場上將出現5名裁判(1名主裁+2名邊裁+2名門線裁判)。

詳細介紹

歐足聯實行門線裁判制

2010年5月29日,在瑞士尼翁進行的歐足聯執委會上,歐足聯秘書長詹尼·因凡蒂諾正式宣布在下賽季的歐冠以及2012年歐洲杯預選賽中將增設門線裁判。該制度的引入將幫助比賽主裁作出最準確的判罰,讓比賽變得更公平。  門線裁判制最初在2008年U19歐青賽預選賽中試用,此後逐步向成年賽事推廣,上賽季的歐聯杯就全面實行了門線裁判制,並得到了人們的認可。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也是門線裁判的忠實擁護者。因凡蒂諾29日表示:“歐足聯執委會之前向國際足聯提交了這一方案,5月18日方案已被正式通過。未來2年內,歐洲足球聯合會將繼續試驗在比賽中額外增加2名門線裁判,包括歐洲冠軍聯賽和歐聯杯、歐洲超級盃以及2012年歐洲杯預選賽都將適用。”

這樣一來,以上賽事將配備兩名分別出現在兩個禁區外的“門線裁判”,他們配備無線電耳麥,可以與主裁判進行交流。兩名裁判的主要職責是注意雙方禁區內的情況,為點球等判罰提供可靠的信息。增加兩名裁判之後,一場比賽場上將出現5名裁判(1名主裁+2名邊裁+2名門線裁判)。

據了解,各國足球聯賽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引入門線裁判制,歐足聯並沒有強求。不過,國際足聯此前的決議中規定“無論在哪項賽事中採取門線裁判制,都必須從頭至尾全程採用”,由於2010年世界盃預選賽中沒有採取門線裁判制,因此在南非世界盃上每場比賽的裁判依然只有3人。

驚天誤判重引兩大話題

毀了比賽的不是裁判,是制度

“皮球越過門線足足有幾英里,怎么能不算進?”賽後的媒體工作間裡,早已亂成一團,一群英格蘭記者用憤怒的語氣誇張地抱怨。

也許,這個世界很難有完美。南非世界盃開賽以來,最刺激眼球的一場對決,卻因一次人為的嚴重誤判,留下巨大遺憾。

在後衛的包夾之中,蘭帕德用盡力氣,把球挑向球門。皮球砸中門框下沿,反彈入網。從卡佩羅到蘭帕德,都在為這個扳平比分的“進球”歡呼雀躍。且慢——裁判沒有任何表示。這個球,不算進!

到底進還是沒進?賽後的回放系統,可以清晰地顯示,皮球越過門線有幾十厘米。不難判斷,而且沒有一點爭議——這的的確確是個好球。可無論當值主裁拉里昂達還是邊裁,都沒有任何表示。

此情此景,很容易讓人想起44年前的一幕。1966年的世界盃決賽,東道主英格蘭90分鐘內2比2戰平聯邦德國,加時賽中,赫斯特一腳勁射,皮球擊中門楣後砸在球門線附近彈出,助理裁判示意皮球整體越過門線,英格蘭由此擊敗德國捧起金杯。這粒“幽靈進球”,成為世界足球史上一樁最著名的懸案。

這一回,受害者卻換成了英格蘭。如果能在上半場扳平比分,英格蘭必定士氣大漲。誰能笑在最後,很難說。

怪主裁?可按照規則,邊裁沒舉旗示意,沒有理由判進球有效,何況他的位置離球門很遠。怪邊裁?他和德國隊最後一名後衛平行,站位沒有問題,可離底線還有一大截,實在太難兼顧……

很多人說,是裁判毀了一場精彩的英德大戰。可裁判,並不是神。僅靠肉眼,在瞬息萬變的球場,誰能保證一定不出偏差?明察秋毫,那只是人們的善良願望。

如果說當年,赫斯特的進球懸案,受滯於轉播能力和技術手段,的確很難判斷。可44年過去,類似的問題仍然還在困擾世界足壇,怎么說得過去?

賽後,英格蘭主帥卡佩羅把矛頭指向了國際足聯:我就不明白,我們為什麼不能在邊線上安排第五名裁判?

又一場驚天誤判,也引出一個老話題:近些年來,要求增添球門鷹眼系統、引進門線裁判的呼聲,越來越高。可國際足聯卻始終置若罔聞,在他們看來,採取“高科技”的做法,會影響場上裁判的權威。不過,在現代足球快節奏的攻防背景下,3名場上裁判,已經越來越無法適應。相比於很多項目,足球項目的場地最大,裁判數量卻最少,科技含量最低!

如果說,聯賽中的誤判還能有機會去彌補,類似世界盃這樣重要的賽會制大賽,輸掉一場就只能打包回家,怎么彌補?英格蘭就這樣被淘汰出局,實在太過於殘酷,如何讓人心服口服,裁判的權威又如何能得到保證?國際足聯是時候考慮變革了。難道要容忍這樣的錯判,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毀掉一場經典大戰的,不是裁判,是制度。但願,不會有下一個蘭帕德,不會有下一個英格蘭。

相關賽例

台北時間2010年6月27日22:00(南非當地時間16:00),第19屆南非世界盃一場1/8決賽在布隆泉的自由州體育場展開爭奪,德國4比1大勝英格蘭。克洛澤和波多爾斯基率先破門,厄普森扳回一城,蘭帕德兩度打中橫樑,其中一次彈地越過門線的好球卻未被判罰有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