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劉一達是有名的“胡同兒記者”,他的《胡同根兒》一書,以地道的“京味兒”,描寫了一群在胡同兒里生活過的“七○屆”人,著力表現了他們的命運以及與命運抗爭的奮鬥精神,可以說是一幅人生百態、世俗風情的寫照。咂摸其中的味兒,就像“坐在大條凳上,聽著小風兒吹得風車忽忽山響,吃著焦圈兒喝著豆汁兒,就著切得細細的水疙瘩絲兒。”
文章節選
華子在學校做過兩次“報告”後,突然掉了“鏈子”。 有一次,“工宣隊”隊長找她談話。隊長的意思是想讓她說點兒閃光的話。典型嘛,思想役光兒還行?可是隊長拿話“引導”她時她跟隊長說了實話。 隊長問她:“你生長在工人階級家庭,是不是從小就有階級覺悟,所以能照顧老紅軍?” 她拿起話來直說:‘“我沒這種覺悟,我照顧這位老太太,是我媽讓我乾的。我媽覺得老太大孤單可憐,讓我幫老太太乾點事兒。” 隊長的臉色兒立刻變了。這位隊長本想樹個樣板,自己也能跟著閃點兒光。一聽她說這個,馬上心裡翻了跟頭。這種市民氣或者說這種樸素的階級感情,跟高度的政治覺悟差著事兒呢?哪能這么講呢?隊長站得高看得遠不是。 事後,領導掰開了揉碎了開導了一番華子,想不到她在底下表示得挺好,一上台,就又把她媽提出來了。 “工宣隊”的領導琢磨著這小丫頭不可造就。從那兒起,再不沒讓她上台了。 這么一來,華子錯過了一次出人頭地的機會。事後她也後悔不該如此幼稚。但想想也沒什麼可惜的。 不過,這件事,畢竟讓華子露了臉,雖然她後來沒當上紅衛兵幹部,但同學們對她從此另眼相看了。 她之所以在男生面前都敢犯橫發脾氣,跟她有過這么一出兒,不是沒關係。
華子在學校做過兩次“報告”後,突然掉了“鏈子”。 有一次,“工宣隊”隊長找她談話。隊長的意思是想讓她說點兒閃光的話。典型嘛,思想役光兒還行?可是隊長拿話“引導”她時她跟隊長說了實話。 隊長問她:“你生長在工人階級家庭,是不是從小就有階級覺悟,所以能照顧老紅軍?” 她拿起話來直說:‘“我沒這種覺悟,我照顧這位老太太,是我媽讓我乾的。我媽覺得老太大孤單可憐,讓我幫老太太乾點事兒。” 隊長的臉色兒立刻變了。這位隊長本想樹個樣板,自己也能跟著閃點兒光。一聽她說這個,馬上心裡翻了跟頭。這種市民氣或者說這種樸素的階級感情,跟高度的政治覺悟差著事兒呢?哪能這么講呢?隊長站得高看得遠不是。 事後,領導掰開了揉碎了開導了一番華子,想不到她在底下表示得挺好,一上台,就又把她媽提出來了。 “工宣隊”的領導琢磨著這小丫頭不可造就。從那兒起,再不沒讓她上台了。 這么一來,華子錯過了一次出人頭地的機會。事後她也後悔不該如此幼稚。但想想也沒什麼可惜的。 不過,這件事,畢竟讓華子露了臉,雖然她後來沒當上紅衛兵幹部,但同學們對她從此另眼相看了。 她之所以在男生面前都敢犯橫發脾氣,跟她有過這么一出兒,不是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