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水鄉

長水鄉

長水鄉位於洛寧縣城西19公里處,東與馬店毗鄰,西與羅嶺相連,南隔洛河與底張相望,北依崤山與陝縣接壤。地形呈“六山三澗一分川”分布。鄭盧路自東而西穿鄉而過,向南與宜故路相接,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是洛寧縣連線東西部,南北部的交通樞紐,也是洛寧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發揮優勢、重點突破,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深入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有力的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基本信息

鄉情概況

長水鄉位於洛寧縣城西19公里處,居北維34°24′,東徑111°27′,北依崤山,南臨洛河,鄭盧公路橫穿東西。總面積12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萬畝,轄14個行政村1.3萬口人。

長水鄉曾屢設縣治,自古就是豫西政治、經濟和文化重鎮,更因中華先民在此創造出人類光輝燦爛的文明——洛書文化,使這塊寶地有著幾千年的輝煌,名揚四海。近年來,長水鄉歷屆黨委、政府堅持以“增加財政收入,提高農民收入,保持社會穩定繁榮”為指導思想,緊緊依靠產業結構調整,退耕還林等黨和國家富民政策,逐漸培植起林業、畜牧業、菸葉三大支柱產業和糧、煙、林、牧為長水鄉的四大經濟優勢,形成以金絲楸為重點的林業部優質用材林基地;以山區為重點的優質菸葉生產基地;以黑核桃、四倍體刺槐等16種名優苗木為重點的生態林苗木基地;以長水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為基礎,大力實施了特色種養項目、生態雜糧項目基地建設。

1997年以來的10餘年間,長水鄉各項事業得到長遠發展。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西街的竹編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效益好、聲譽響。特別是實行產業結構調整以來,廣大農民思想觀念發生巨大變化,山區的林果業、菸葉業、川區的高科技良種育苗都朝著因地制宜的產業化方向發展,形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和鄉政府主要財稅來源。實施“兩基”工程以來,長水鄉爭取到資金200餘萬元,建起12棟教學樓,購置圖書、儀器、課桌椅,建成一 批示範學校,使長水辦學條件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文化、衛生、電信等項事業迅猛發展,人民的物資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發揮優勢、重點突破,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深入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有力的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尤其是菸葉生產、平安建設、新農村建設、村鎮建設工作受到了省、市的表彰獎勵,綜合治理、社會穩定、招商引資、林業生產、小城鎮建設、精神文明建設、農網改造等工作受到了縣委、縣政府表彰獎勵,在不斷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幹部隊伍建設的基礎上,較好地保持了經濟持續增長和農村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全鄉社會總產值已由2006年的8895萬元增長到43050萬元;非公有制經濟總產值已由7900萬元增長到13116萬元;鄉級財政收入已由145.68萬元增長到379.81萬元;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已由2450元增長到4108元。鄉黨委於2008年被評為“五個好”基層黨委; 2008年被評為省級新農村建設先進鄉鎮和市級衛生鄉鎮,2007年和2010年兩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2009年獲得縣委、縣政府工業進步獎勵;2009年獲市級平安建設先進鄉鎮;2009年和2010年先後2次獲得市級林權制度改革先進鄉鎮;2009年獲得市級園林鄉鎮等。

長水屬淺山區,擁有7.2萬畝林地和2.5萬畝荒坡,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隨著“洛出書處”旅遊開發及小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長水這座文明古鎮,必將恢復昔日的輝煌,再次成為豫西大地一顆耀眼的明珠。  

基本介紹

長水鄉 長水鄉

長水鄉位於洛寧縣城西19公里處,居北緯34°24′,東經111°27′,北依崤山,南臨洛河,鄭盧公路橫穿東西。總面積12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萬畝,轄14個行政村1.3萬口人。

長水鄉曾屢設縣治,自古就是豫西政治、經濟和文化重鎮,更因中華先民在此創造出人類光輝燦爛的文明——洛書文化,使這塊寶地有著幾千年的輝煌,名場四海。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經濟作物以菸葉為主。林木資源豐富,沙蘭楊聞各遐邇;金絲楸色澤淡黃,質地優良,是各類家具用料的首選,第三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境內有聞名世界的“洛出書處”文化遺址和“中原洛河第一漂”等旅遊景點。長水屬淺山區,擁有7.2萬畝林地和2.5萬畝荒坡,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

行政區劃

2006年,轄13個村委會:長水村、西長水村、後灣村、孟家峪村、豐衣口村、西寨村、王伙村、平峪村、梭窪村、三龍廟村、連山村、黃窪村、嶺西村。

歷史變遷

長水自古以來都是豫西著名的文化城鎮,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歷史記載。

長水原名南陝縣。

廢帝元年(公元552年),南陝縣更名長淵縣,屬義州弘農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長淵縣更名長水縣。

元至正三年(公元1266年)長水、永寧合縣,稱永寧縣,長水舊縣城逐漸冷清,治所永固城。屬河南府。

明、清時,永寧縣屬河南府。

民國2年(公元1913年),永寧縣改為洛寧縣,屬河洛道。

產業結構

長水鄉 長水鄉

長水鄉以科學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壯大農業產業,按照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突出菸葉、林業、畜牧業等重點產業,進一步改善生產條件、擴大規模、提高質量,做強品牌,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特色農業基地。從而使長水鄉農業長足發展。至2006年,糧食生產中,全鄉夏糧總面積16335畝,產量達5172噸,秋糧總面積10905畝,產量達3028噸,糧食總產量為8200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6580噸的123%;林業生產上,在繼續保持優質林木育苗350畝的基礎上,新發展經濟林336畝,其中完成了2001—2005年前五個年度退耕還林1200畝的補植補造,荒山、荒溝造林900畝,通道綠化6公里,共栽植楊樹1500棵、蜀檜500棵;新栽竹子10畝;栽植新發展速生楊樹1000畝,大力發展金絲楸基地,沙蘭楊基地;畜牧業突出綠色、環保養殖方式,促使蛋、雞、牛、豬為主的養殖業向規模化邁進,全鄉大牲畜存欄5302頭,豬存欄5889頭,家禽存欄6.2萬隻,肉類總產量達1201噸,蛋類總產量達485噸;新建肉鴨養殖小區2個,共有養殖大棚8個,養殖戶36戶,當年肉鴨存欄10萬隻;菸葉生產中,以財政增加,農民增收為目標,堅持菸葉生產支柱產業地不動搖,依靠科技,強化管理,注重單產,提高效益,狠抓了菸葉生產五關十二環,加強科技培訓和菸葉收購的管理,實現了菸葉收購量和稅收雙增27.6%的目標。2006年,菸葉種植面積達4300畝,收購量達55.8公斤,與2005年同比增長127.6%,實現總產值460萬元,與2005年同比增長102%,實現菸葉稅收109萬元,與2005年同比增長120%,公斤均價達11元,收入超萬元戶168戶,收入超兩萬元戶26戶。

特色產業

糧食

黃豆 黃豆

長水鄉北部丘陵的糧食產區以小麥、黃豆、玉米為主要糧食作物。多採取一年兩熟的種植方式,冬種小麥,麥收後種玉米或黃豆。多以黃豆為主,通過狠抓旱作農業高產開發,引進新技術,引進新品種,糧食產量逐年提高,全年糧食總產達8200餘噸,小麥在5192噸以上,黃豆達1207餘噸,是洛寧黃豆的主要產區之一。

林業

長水鄉地處深山區,可稱為地廣林密,有林地19.1萬畝,其中天然林11.5萬畝,人造林3.3萬畝,灌木林0.6萬畝,未成林1.9萬畝,宜林荒山1.8萬畝,森林覆蓋率63%以上。八十年代以來,礦山開發轟轟烈烈,加之用材林亂砍亂伐嚴重破壞了林地植被。二十一世紀,中央發出退耕還林還草再造秀美山川的號召,並出台一系列優惠措施,給林業帶來了無限生機。2001年至今造林1.76萬畝,其中綠化荒山9800畝,退耕還林7800畝,並完成了宜故路長水段通道綠化及長水、王伙、後灣、西長水、西寨、豐衣口等6個村的村莊綠化。該鄉地處洛河上游,屬國家天然林保護區,自2000年禁伐後,林業資源得到了恢復和壯大,境內天然林種以櫟類為主,人工林以刺槐為主,並生長著水曲柳、金絲楸等國家一類保護樹種。

農業

糧食種植面積2129公頃,總產量8724噸(夏糧4762噸、秋糧3962噸),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26%。育苗33.33公頃,新發展經濟林66.67公頃,完成荒山造林110公頃、四荒造林60公頃、通道綠化32.3公里,村莊綠化2個。在公路兩側栽植蜀檜500棵、垂柳1700餘棵。新建面積2.67公頃肉鴨養殖小區一個,發展養殖戶6個。全鄉35個肉鴨養殖戶年飼養肉鴨37萬餘只,創利潤74萬元。採用凍精配種技術,改良牛品種1000餘頭。採取多種措施,加大防疫力度,全年防治牛5400餘頭、豬3000餘頭、雞5.8萬隻。新增豐衣口煙區6.67公頃,煙田總面積達303公頃,超額完成縣定目標任務。投資300萬元,實施連山、三龍廟煙水配套工程,建成蓄水池6個,鋪設輸水管道3萬多米。狠抓抗旱保苗、田間管理和烘烤技術,提高了菸葉產量和質量。菸葉產量達139.1萬公斤,實現稅收97.8萬元。

民營經濟

完成引資2397萬元,占縣定目標任務的116%。引進洛陽盈富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在石寨溝進行深部探礦。引進資金200餘萬元實施的王伙年產5000噸鑄造添加劑項目試產運營。新上孟峪養雞場、豐衣口單板廠、隆鑫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3個民營企業。全鄉民營企業總收入6806萬元,實現增加值1979萬元,上繳稅金158萬元。

畜牧業

肉牛養殖基地 肉牛養殖基地

以推廣禽畜優良品種,提高畜產品質量為畜牧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加快品種改良,突出發展特種養殖。一是在穩定生豬和禽蛋生產的同時,加快發展肉牛、肉豬、肉鴨養殖,積極穩妥地發展特種養殖生產。二是改變傳統的飼養方式,推行“科學化、規範化、規模化、集約化”養殖,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經常舉辦家禽飼養培訓班,向農民傳授肉牛育肥、肉鴨養殖,秸桿青貯氨化,科學飼養管理和雜交改良等新技術,提高了農民養殖水平。三是充分發揮荒山、荒坡面積大的優勢,抓好以長水、西寨、西長水等3個村為主的畜牧養殖基地建設,發展了一批養牛、養豬、肉鴨養殖專業戶。四是加強疫病防治體系建設,建立註冊獸醫制度,嚴格從業獸醫的資格審查並對該鄉18593頭牛、羊、豬進行綜合防治,對雞、鴨、鵝嚴格預防檢查,使禽流感疫病無一例發生。截止2006年12月,全鄉大牲畜飼養量達5302頭,肉類總產1201噸,蛋類總產485噸,分別占2006年度責任目標1120噸和496噸的100.5%和97.8%。

菸葉

菸葉種植 菸葉種植

長水鄉1982年開始推廣菸葉種植,菸葉種植面積2700餘畝,90年代烤菸種植逐漸形成規模,面積達4700餘畝,鄉黨委、政府把菸葉種植作為富鄉富民的支柱產業,常抓不懈,5個種煙村,千畝村2個,總種植面積達4700餘畝。菸葉育苗由撒播發展為托盤,菸葉種植由平地種煙發展為大田起壟和地膜覆蓋,技術不斷改進,質量明顯提高,菸葉生產可以說一年一個台階。鄉黨委、政府按照“規模強煙、科技興煙、質量立煙”的工作思路,狠抓菸葉生產的每個環節,採取行政推動、政策引導、扶持鼓勵、說服教育等方式,突出“早”,狠抓“實際”。煙田管理落實一個“無”字,即無荒、無病、無害。狠抓產前、產中、產後服務,舉辦各個環節培訓班,全面提升了菸葉種植水平。全鄉新建氣流下降式炕房78座,基本實現了“五畝一個炕”,“200畝一個技術員”,2006年種植菸葉4700畝,生產烤菸40萬公斤,均價10.8元/公斤,中上等煙比例占91.85%,實現產值480萬,菸葉特產稅96萬元。

基礎建設

克難攻堅,積極實施,建設扶貧搬遷新村。為徹底解決深山區散居戶民眾就醫難、上學難、吃水難、用電難等問題。長水鄉位於洛寧縣城西19公里處,土地面積大,居住分散,其中3580口人散居在深石山區,生產生活困難。2006年以來,該鄉按照“先易後難、分步實施、零星搬遷、集中安置”的原則,大力實施搬遷扶貧工程,累計投資813萬元,先後在長水村征地69畝建成搬遷扶貧新村兩處,共11排105套,總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集中安置長水鄉嶺西、三龍廟、連山、黃窪、梭窪等5個邊遠山區村民眾105戶449口人。

長水鄉 長水鄉

為了使搬遷民眾實現穩步脫貧致富,該鄉黨委、政府對長水搬遷新村實行“三不變、一相同”優惠政策,即搬遷戶原有責任田不變、自留坡不變、生產自主權不變,搬遷入住後享受與長水村村民相同的待遇。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導搬遷民眾發展特色致富產業,千方百計增加收入。一是扶持搬遷戶發展菸葉生產。2007年共種煙250畝,收入20餘萬元,2008年種植菸葉達到510畝,收入可達到45萬元以上;二是扶持搬遷戶發展個體經濟。已有12戶從事小商品批零、機動車維修、建築器材租賃等,戶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三是扶持發展肉鴨養殖。採取公司擔保、三戶聯保的辦法,適時提供小額貼息貸款,發展肉鴨養殖戶8戶,存欄肉鴨1萬隻,累計出欄7萬餘只,增加農民收入12萬元。下一步,將進一步擴大肉鴨養殖規模,爭取肉鴨養殖戶達到18戶,存欄肉鴨2.5萬隻以上,使全年出欄肉鴨15萬隻以上,帶動農民增收30萬元以上,從而加快了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開始了安居樂業的新生活。

2008年,該鄉計畫在長水村新征地15畝,規劃建設第三期搬遷扶貧新村,集中搬遷安置30戶山區民眾入住,工程正在進行緊張的施工中,已完成三排12套房屋主體工程建設。

模範村莊

長水鄉西寨村位於縣城西15公里處,全村12個村民小組,480戶、2400口人,其中黨員33人,村兩委班子成員7人。村黨支部以爭創一類-村支部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基層戰鬥堡壘作用,紮實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動,有力促進了全村新農村建設。

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以爭創一類支部為動力,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對照縣一類支部標準和鄉六好支部試點要求,及時召開村兩委幹部、農村黨員、村民小組、村民代表會議,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制定爭創措施,增強爭創決心和信心。同時,將爭創活動和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健全完善了各項工作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使黨員幹部人人有任務,人人有壓力,工作責任心和主動性明顯提高,村黨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顯著增強,為全村新農村建設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激發民眾共建美好家園積極性:

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激發民眾共建美好家園積極性

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幹部、村民代表的示範帶動作用,實行支部成員劃片分包,從清理垃圾、路面保潔做起,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將黨員分包到戶,指導農戶開展庭院衛生創建。通過黨員的示汜44--帶動,民眾自覺參與村莊整治的積極性明顯增強,紛紛為新村建設出資出力、投工投勞。該村民眾累計出動勞力1800人次,共清除圍村垃圾550餘立方、清理渠道淤泥280餘立方:鋪築路基85條21000餘平方米;拆除殘牆斷壁25處500餘米,改造土坯牆400米,牆體塗白18000餘平方米;栽植綠化樹木3800餘棵、綠竹0.5畝。

帶動農民增加收入:

積極開展黨員幫帶致富活動,帶動農民增加收入

堅持從本村實際出發,理清經濟發展思路,培育鄉村支柱產業;充分發揮黨員幫帶作用,有針對性的結對扶持戶上致富項目,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實行黨員科技示範戶、致富示範戶樣板帶動,做給民眾看,帶領民眾乾。通過支部弓}導、黨員幫帶、政策扶持、資金傾斜等辦法,該村已規劃建成養殖小區7個,其中存欄千隻蛋雞養殖16戶;肉牛養殖110戶,存欄210頭;養豬48屍,存欄260頭,畜牧業年可增加農民收入180萬元;栽植速生楊5萬棵,年可增加農民收入45萬元。

新農村建設

進一步加強長水、西寨兩個市級新農村示範村建設。投資43萬元,在長水村建成“兩委”辦公室、黨員活動室、文明宣傳室、舞台和文化活動場所;投資3萬元,建成休閒花園,安裝健身器材、休閒桌椅,並進行了綠化。投資40餘萬元,在西寨村修復殘牆斷壁1500米,塗白牆體3500平方米,粉刷牆角線5482米,修築排水渠道2500餘米,清理垃圾5842立方米。投資30餘萬元,在整村推進示範村孟峪硬化通村入戶道路6條(2000米),整修排水渠道400米,新建40米寬的農用橋樑1座。採取幹部包村、包組、包戶和資金補貼等措施,加快戶用沼氣池建設進度,於10月中旬完成640座沼氣池建設任務。第二期搬遷扶貧新村於4月份開始建設,占地1.73公頃,總投資325萬元,50套住宅(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11月25日竣工。12月20日,深山區嶺西、三龍廟、梭窪、黃凹、連山等村50戶(268口人)順利入住。

所獲榮譽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發揮優勢、重點突破,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有力的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尤其是菸葉生產、民營經濟、勞務輸出、村鎮建設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獎勵,綜合治理、社會穩定、招商引資、林業生產、小城鎮建設、精神文明建設、農網改造等工作受到了縣委、縣政府表彰獎勵,長水鄉2002年至2005年先後獲23項縣級獎勵,2003年被洛陽市人民政府評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2004年被河南省社會綜治委員會評為綜合治理先進鄉鎮;2007年分別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鄉鎮,被洛陽市委、市政府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鄉鎮,被縣委、縣政府分別評為創建平安洛寧工作先進單位,被縣委、縣政府評為2007年度信訪工作先進鄉鎮,鄉鎮目標管理綜合獎、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安全生產先進鄉鎮、殯葬改革工作先進單位,被縣委、縣政府、縣人武部評為2007年度先進基層人武部等獎勵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