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縣誌

1929年設長山島行政區,隸屬海軍和山東省府。 1985年,有商業網點240個,村均6個,恢復到歷史最高水平。 1985年,有中等學校8所,國小24所,兒童入學率為100%。

長島古屬黃縣、蓬萊,故歷代無獨立方誌。辛亥革命後,長島脫幅設治。1935年長山島專員公署編一簡志(未定名),為線裝本,未刊印,編者宋紹徽。新編《長島縣誌》1980年4月始修,共收集文字資料近千萬字,1989年7月完成定稿。本志上限不作統一時限,下限斷至1985年。全書首立概述、大事記,中設:建置、地理環境、海洋捕撈、海水養殖、農業、工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商業、財政金融、土特產品、經濟管理、政黨社團、政權機關、民政、勞動人事、司法、軍事、教育、科技、文化、文物名勝、衛生、體育、宗教、風俗、方言、人物28編,後綴附錄、後記。
長島縣位於山東省東北海域,黃海、渤海交匯處,南臨蓬萊,北望大連,由32個島嶼組成,總稱廟島群島,為山東省唯一海島縣。長島古為萊夷之地,自唐神龍三年(707) 隸屬蓬萊縣。宋朝為流放犯人之地。元朝成為海運樞紐。明、清因戰事,島民兩次外遷而空島。 1929年設長山島行政區,隸屬海軍和山東省府。1945年8月縣境解放後, 成立長山島特區;1956年5月成立長島縣。全縣轄10個鄉鎮、40個行政村。島陸總面積53.17平方千米, 以剝蝕山嶽和海岸地貌為主要特徵。南部島嶼星羅棋布,岸坡緩衝; 北部島嶼多為孤峰插海,岸峭水深。最高島為高山島,海拔200.8米,最低島為東嘴石島, 海拔7.2米,最大島為南長山島,面積12.8平方千米,為長島縣政府駐地,最小島系小高山島,面積0.0008平方千米。長島縣屬亞洲東部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因受冷暖空氣交替影響,加之四周海水的調溫作用,四季特點是春季風大回暖晚、夏季多雨氣候涼、秋季乾燥降溫慢、冬季風頻寒潮多,年平均氣溫11.9℃,歷有“海上仙山” 之稱,為著名的避暑旅遊勝地。長島縣人口38893人,其中絕大多數為漢族, 占總人口數的99.98%;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朝鮮族。長島海域寬闊,水深多在30米以內,適宜于海水養殖。島嶼周圍海洋生物極為豐富,主要魚類有上百種,蝦蟹類有30餘種, 螺貝類有40多種,藻類有119種,是中國海參、鮑魚、海膽、扇貝等海珍品的主要產地。 陸地生物主要有鳥類,有18目、45科、232種,故有“候鳥王國”之稱,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藥材資源豐富,陸地藥材有204科、569種,海洋藥材有91科、 154種,鳥類中亦有24科、53種可入藥。硯石、球石、磨石和盆景石等礦藏資源亦有一定儲量,長島所產之砣磯金星雪浪硯、磨石、盆景石及月牙灣五彩球石聞名遐邇。 長島縣歷來以漁業經濟為主體。南五島屬漁農結合區,北五島屬純漁業區,捕撈業發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長島依據海島自然優勢,調整經濟發展方針,積極探索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新路子。1978年,全縣機動漁船(輪) 發展到646艘,總計38836千瓦, 分別是1966年的6.9倍和6.6倍,年捕撈產量48270噸,是1966年的3.2倍。在發展海水養殖業中, 水產科技人員和民眾相結合,創出新成果。海帶每公頃產量45000千克,為全國最高記錄。海參室內人工孵化育苗獲得成功。此兩項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勵。1979年,以扇貝為重點的海水養殖業開始振興,以水產品加工業為主體的鄉鎮企業蓬勃興起, 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1985年,捕撈產量15955噸,產值1963萬元; 海水養殖總產量22770噸,產值2204萬元。其中,扇貝的年產量6970噸,占全國年總產量一半以上。 工農業年總產值10370萬元。漁農村年人均收入1339元,城鄉儲蓄餘額3967萬元,人均1019元。人民生活已從“溫飽型”向“小康型”邁進。 1978年改革開放後,電力、商業、工業發展較快。1982年敷設海底電纜18.8千米,與煙臺電網並聯相通,輸電容量10000千伏安。1985年,縣有供電公司1處,年供電量978萬千瓦時;鄉(鎮)辦、村辦電廠4處,年發電量280萬千瓦時。商業流通開始搞活,集市貿易復興。1985年,有商業網點240個,村均6個,恢復到歷史最高水平。社會銷售額5685萬元,是1949年的284倍,1978年2.5倍。工業總產值逐年增加,1985年達到5393萬元,是1957年的414.8倍,年平均遞增率為24%。 交通運輸也有相應發展。1985年,海、陸貨運總量28.16萬噸,周轉量1712萬噸/千米,較大海港3處,碼頭19座,可停靠1000噸級輪船。 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迅速。 1985年,有中等學校8所,國小24所,兒童入學率為100%。全縣建電視差轉台3個,覆蓋率為90%。全縣有衛生事業單位52個,病床位每千人3.5張。 長島地處黃、渤海交匯處,系京、津咽喉,海防門戶,為我國重要的海防要塞。自在長島設定烏胡戍起,後經元、明清至現代,島上均置重兵守衛。志書記載了清朝時期英法聯軍先後3次經長島海域侵占京、 津,且在此後的日俄戰爭和日德戰爭中,日本侵略軍利用長島作為中繼站,攻陷旅順口和青島的史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長島作為山東唯一不對外開放的軍事重地,戰略地位備受關注和重視。
新編《長島縣誌》1994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