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長尾鱟蟲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鱟蟲之一,又稱“三眼恐龍蝦”,這是由於頭頂的三隻眼而得名。歐美國家多將其用作科學觀察實驗的對象,所以也被商業化趨勢包裝成活體自然科學教材出售到世界各地,供青少年觀察學習。在台灣,也有將長尾鱟蟲和枝額蟲一同作為自然科學的早教材料推廣。
而隨著發展普及,市場出售的長尾鱟蟲卵因多為單性繁殖,並且形態漂亮而逐漸被當做另類寵物飼養。
物種學史
古生物學家對鱟蟲化石的研究跟其他生物的研究類似,主要依據身體背甲與軟體構造特徵對鱟蟲化石進行描述、分類、命名。從已發現的各地質歷史時期的鱟蟲化石與現生類群的比較來看,它們的形態特徵非常相似,說明鱟蟲的多樣性演化沒有明顯發生。同時,通過現生鱟蟲的生活習性及環境特徵重新恢復史前鱟蟲的生態行為和生存的地質環境。
現生鱟蟲是游泳生物。它們身體的前部有一背甲,背甲內長著游泳足。它們既會爬泳,又能仰泳。在水面上它們仰泳,隨水流漂來漂去,顯得悠閒自在;在水底它們爬泳,游起來快速敏捷;在水層中間它們爬仰隨意,靈活自如。
鱟蟲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很強,從4℃到34℃它們都能生存。它們生活水體的PH值一般都在6.5左右,最低為6,最高不超過7.5。不過,它們很怕人類對水的污染,在漂滿油花、污物的水坑中鱟蟲無法生存。
和鱟蟲共生的動物有同屬於節肢動物門的葉肢介類(介甲類)、介形類和無甲類的一些類型,還有蜻蜓的幼蟲,有時也見蝌蚪在鱟蟲附近游來游去。
鱟蟲化石多為背面朝上的背甲,鱟蟲屍體的保存狀況卻並非完全如此,它的保存狀況受水體深淺的影響。如果這些水體消失前比較深,它們生活時便一直保持著仰泳狀態,死後便腹面朝上,屍體也集中在積水最後消失的地方;如果它們生活的水體很淺,它們生活時便處於爬泳狀態,它們的屍體便背面朝上,而且零亂分散,凡是水體到達的地方都有它們的遺屍。無論上述哪種情況,這些屍體都很少有機會被掩埋,因此很難成為化石,這就是鱟蟲化石稀少的主要原因。
形態特徵
和我國僅有的佳朋鱟蟲相比,長尾鱟蟲的外形更具觀賞性一些,它們的外表泛白,背甲較寬,形成漂亮的弧度,尖角部分彎曲上揚。
腹部較短,鰓足成鮮紅色。
棲息環境
野生長尾鱟蟲多分布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常常迎著第一場春雨出現,在夏季或初秋銷聲匿跡,生活史僅1-3個月。在鱟蟲的居群中雄性出現的比率很低,並且受環境變化的影響很大。它們多進行孤雌生殖,也有兩性生殖。不同的生殖方式產生兩類卵:孤雌生殖產夏卵,兩性生殖產冬卵。前者當年即孵化,保證了居群的數量;後者對乾旱的耐受力很強,可以在數十年後孵化,可隨風擴散,或者靠水鳥的吞食與排出擴大分布。
對鱟蟲而言,冬卵也許才是它創造奇特進化的主角!
飼養方式
1、準備好乾淨的容器,裝上1升左右的礦泉水。不能用自來水,因為其中有氯,會讓鱟蟲卵繼續處於“滯育期”。也儘量不要用純淨水,那樣會減少幼蟲食物來源導致幼蟲存活率降低。
2、把鱟蟲卵放入水中,把容器放在25℃以上的環境內,保持一天6小時以上的燈光照射,18至30小時內,就會陸續有小鱟蟲破殼而出。
3、孵化的順序不一樣,鱟蟲會有大小上的差異。如果差異過大,大鱟蟲會獵食剛孵出的小鱟蟲,因此建議分開飼養。
4、孵化出來的鱟蟲可以用一般的熱帶魚飼料餵養,最好使用蝦糧。把飼料丟進去,它們會以最快的速度游過來,緊緊地抱住飼料。
5、鱟蟲對水質的變化非常敏感,突變的水質甚至溫度,都可能導致它們死亡。只要保持好水質和溫度,它們就能安然度過3個月的短暫一生。
6、在孵化後,可用孵化幼蟲的水加一些椰土進去,泡開後晾乾封存,在下一次孵化時可以幫幼蟲製造所需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