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區志

《長寧區志》作為長寧區第一部社會主義新方誌,歷經七個寒暑,五訂篇目,六易其稿,終於付梓面世,這是長寧區文化建設的一大盛事,也是長寧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成果。

長寧區境地歷史上素有修志傳統。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的《法華鎮志》和民國11年(1922年)的《法華鄉志》,記述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人文景觀。而今,這部由全區各級領導和修志同仁廣徵博採、嚴謹考證、精心編撰的《長寧區志》,以詳盡的史料,系統記述了長寧區地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的歷史和現狀,著重展示解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區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成為綜觀古今、表述比較完整、具有特色的一方地情的資料性著作,是介紹長寧、宣傳長寧的寶貴文獻。

長寧區可謂淵遠而近發。早在北宋時期,境域法華地區便有居民集聚。南宋時期,境域西部北新涇漸成集鎮。明代中葉,法華與北新涇地域商貿日盛,成為主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至清代,東北部曹家渡鎮繼而興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社會經濟自南向北發展。19世紀60年代起,隨著上海開埠和租界當局越界築路,借水陸交通之利,吳淞江沿岸和滬杭鐵路線附近出現近代工業,境地始有南商北工之格局。民國初,虹橋路西端闢建虹橋飛機場。隨之,外商和國內政要巨賈在虹橋路、新華路、愚園路等處建造花園住宅,度假別墅、公寓逐漸在沿路兩側由點連成線,而成片擁擠的是棚戶簡屋和貧民窟。直至解放前夕,滬杭鐵路以西大部地區尚屬農村農田和零星村落。

解放後,建起天山新村等一批新住宅,新辟和延伸道路,區域城市化進程由東向西迅速推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區內經濟和社會事業蓬勃發展,虹橋機場成為全國著名的國際空港,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古北新區相繼開發建設,並雙雙獲得“90年代上海市十大新景觀”的殊榮。特別是在1992 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的指引下,長寧區確定了“依託虹橋,發展長寧”的發展方針,規劃和推進虹橋涉外貿易中心、中山公園商業中心和虹橋臨空經濟園區經濟建設,大力招商引資,積極實施形態、功能、產業三位一體綜合開發,推動區內房地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城市型工業、商業、服務業等五大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並由市、區聯手建設內、外環線和延安路高架、捷運二號線、軌道交通明珠線等大容量交通道路,舊區改造步伐明顯加快;經濟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並駕齊驅,推動了教、科、衛、文、體等各項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促進了社會穩定與社會進步。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建設現代化新城區的唯一正確道路。

“以志為鑑,繼往開來”。在建設新長寧的實踐中,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探索發展規律,繼續銳意進取,為把長寧區建設成為以涉外經貿與商務為主導功能,以高效益的內外貿、高新技術產業、高水準教育文化、高質量住宅與環境為特徵的現代化新城區而奮鬥,迎接新世紀的到來!

凡例

一、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遵循實事求是原則,力求全面、準確、科學地記述區境自然和社會的歷史及現狀,體現時代特徵和區情特色。

二、本志以1992年底區境為記述範圍,上溯事物肇始之初,重點記述上海開埠後境域城市化的進程,下限至1992年底。總述、大事記、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古北新區、虹橋國際機場、人物、專記、增記等編延伸至1995年。

三、本志採用述、記、志、傳、圖、照、表、錄等體裁,以志為主體。卷首設總述、大事記,依次設小編並列結構40編。各編分設概述和章、節、目層次。彩色圖、照集中卷首,其他圖照、表格隨文插附。

四、本志記述貫徹詳今略古、詳異略同、詳區略市原則,以反映區情特色的內容為記述重點。大事記以編年體為主,輔以紀事本末體。人物、專記、增記編為條目體。其他各編以類系事,橫排門類,縱述史實。

五、人物編設傳略、名人事略、英烈表及勞動模範、先進人物表。按照生不立傳原則,立傳人物以卒年為序,收錄生長或居留、工作在境內對社會發展有重要貢獻和較大影響者。在世人物有顯著業績的,以事系人,記入有關編章。

六、本志歷史紀年與公元紀年並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紀年,先書寫歷史紀年,後加注公元紀年。各節重複出現相同年號,只注首次公元紀年。解放後採用公元紀年。志中所述“解放後”,系指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後。“三年困難時期”,指1959~1961年。“文化大革命”時期,指1966年~1976年。

七、本志除引用古籍原文外,均使用語體文記述。各編多次出現同一名稱,首次用全稱,並括注簡稱,其後用簡稱。歷史地名首次出現,括注今名。官職按當時稱謂。

八、本志計量單位、數字、標點符號等,按國家發布有關規定統一書寫。解放初期使用的人民幣值,或加說明,或換算成1953年3月後使用的新人民幣值。

九、入志資料來源於檔案館藏材料、舊志記載、口碑資料及存史實物等,並吸收有關研究成果,但不加注出處。

總述

198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利用虹橋國際機場有利條件,在機場鄰近地區闢建以涉外經貿和商務活動為主要特徵、兼具外事功能的虹橋開發區。東起中山西路,西至古北路,南界虹橋路,北至仙霞路,面積0.65平方公里。1984年,批准規劃。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定名為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列為國家級開發區。至1995年底,完成投資15.76億美元(其中,引進外資11.74億美元),占總投資20億美元的78.80%。每平方米土地投資額超過2000美元,居全國開發區之首。開發區內基礎設施完善,15個項目(16幢樓)、面積60.20萬平方米建成開業,其中,辦公樓面積10餘萬平方米,賓館客房3000間,公寓1200套,展覽面積2.30萬平方米,購物商場等配套設施3萬平方米。6個項目(7幢樓)在建,面積45萬平方米。美國、日本等4個國家駐滬領事館簽訂借地建館契約。1991年,上海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和上海市外國投資工作委員會遷入開發區辦公,便利涉外經貿和商務活動開展。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上海分會和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也相繼遷入。至1995年底,有中外客商創辦公司和跨國集團辦事處518家在開發區安家落戶。交通銀行總行和瑞士銀行上海辦事處等16家中外銀行進駐開發區。1992~1995年,上海國際展覽中心先後承辦100多次大型展覽活動,中外客商400餘萬人次參展和洽談商務。開發區經10餘年建設,大廈林立,道路縱橫,萬商雲集,商貿繁榮;虹橋開發區建築群,凝聚多國建築師的智慧,風格迥異,各領風騷。1995年,被市評為“90年代上海市十大新景觀”之一。

1984年,為適應上海改革開放總體部署,與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配套,全市最大的涉外高標準住宅綜合區——古北新區隨之興建。東起姚虹路,西至虹許路,北依虹橋路,南臨古羊路,面積1.37平方公里。至1995年底,建成多層高級公寓15幢,高層高級公寓21幢,花園住宅88幢。新區建築群體,以典型歐陸風格展現現代國際大都市建築風貌, 1995年,亦被市評為“90年代上海市十大新景觀”之一。

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古北新區的開發建設,使涉外經貿與商務活動日益明顯成為長寧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功能。“依託虹橋,發展長寧”,成為長寧區發展方針。1993年,中共長寧區委、區人民政府決定以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向周邊地區輻射拓展至1.77平方公里,闢建虹橋涉外貿易中心,擴大涉外貿易和商務活動,擬建各類項目設施面積370萬平方米。1993~1995年,在拓展的地域內,17個項目相繼投入建設,建築面積57萬平方米,總投資39億元。主要項目有虹橋上海城(一期)、天山商廈、鑫達大廈、安泰大廈、遠東國際廣場等。這些項目的實施,為虹橋涉外貿易中心的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上海市“九五”計畫中,虹橋涉外貿易中心被列為上海市中心城區重點發展的“五中心”(即虹橋涉外貿易中心,外高橋轉口中心,中山北路物貿中心,大柏樹工貿中心和江橋、北蔡農貿中心)之一。

隨著虹橋地區崛起,涉外設施配套,投資環境優異,大量中外客商紛紛至區境投資興辦實業。至1995年底,全區外商投資企業除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外, 發展到423家,累計協定引進資金4.58億美元。一大批外商投資企業進入產出期。三資企業出口創匯占全區出口創匯總額72.50%;工業產值占全區工業產值39.60%;稅收在區財政收入中比重,從1990年1.87%提高至13.91%。同年,外省市投資企業發展到535家,註冊資金總額6.80億元,營業收入22. 84億元,上繳稅收5986.5萬元,占區財政收入7.43%。1995年,上海舉辦’95上海華商會,長寧區贏得海外客商青睞,契約投資額1.17億美元。通過土地批租擴大利用外資來源,增強建設實力。至1995年底,全區共批租土地121幅,總面積138公頃,總出讓金11.70億美元。其中,區人民政府辦理土地批租45幅,總面積37公頃,總出讓金5.10億美元。區內先後成立2家外貿公司、1家國際勞務公司。4家區管區屬企業走出國門,分別在波蘭、俄羅斯、捷克和美國開設公司、辦事處。1995年,全區創匯總額8854萬美元,出口創匯型企業發展到71家,產品銷往美國、日本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其中,10家企業年創匯在100萬美元以上。

3.科技興區,民營科技企業突起

解放前,境內僅有國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今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解放後,各高等院校、國營企事業陸續建立實驗館、研究室、科研所,走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的道路。1992年,區境有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矽酸鹽研究所等22所科研機構。是年,中共長寧區委、區人民政府為充分發揮科技力量,促進科技進步,發展區域經濟,確定“科技興區”發展戰略。區人民政府和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召開長寧區推進高新技術產業信息發布會,公布《關於發展高新技術和民營科技企業十二條》優惠政策,進行科技經濟一體化改革試點,引起市內外科技界很大反響。嗣後,區境民營科技企業迅猛發展。1993年,建成芙蓉江路電子街,1995年,在其北側建成長寧科技樓,形成以科技樓和芙蓉江路電子街為軸心的仙霞科技貿易區。至1995年底,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到1087家,註冊資金3.43億元,專兼職高級技術人員3367人,中級技術人員4605人,技工貿年收入23.60億元,上繳稅收4799.70萬元,占區財政收入5.96%。30家企業技工貿收入超千萬元,其中4家超億元。19家企業躋身於上海民營科技企業100強,位居全市各區首位。有200餘家中外著名計算機廠商聚集長寧,成為長寧區民營科技主體產業。全國十大科技集團有9家在長寧區落戶。各計算機廠銷售網點占全市的40%。1995年,計算機產業技工貿收入10億元,為全市計算機銷售收入的1/4。

民營科技企業的崛起為區屬工業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提供有利條件。1993年,全區組織開發30個新產品,其中,8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2個為國內首創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1994年,全區30個重點工業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擴大生產規模,產值比上年增長50%。1995年,12家科技企業與區屬老企業“嫁接”,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4.花園住宅、高級公寓眾多,居住環境優良

長寧區在近代即以花園別墅眾多而聞名申城。解放前建造的花園住宅達46.40萬平方米,占全市解放前建造的花園住宅總面積29%,主要分布在愚園路、華山路、番禺路、江蘇路和新華路等地段。花園洋房造型別致,風格迥異,有中世紀式、英國鄉間別墅式、西班牙式、美洲大陸式,還有外型為近代西洋式,室內則修以中國傳統紋飾,或外型採用古典飛檐結構,內部作西洋裝飾的混合式。坐落區境西部虹橋路、淮陰路、哈密路一帶的大型花園住宅群,裝潢豪華,多附有舞廳、游泳池和網球場等設施。解放後,沙遜別墅(今虹橋路2409號)等7處被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優秀近代建築,西園大廈(今愚園路1396號)等11處被市人民政府列入優秀近代建築保護名單。改革開放後,又新建一批高級住宅群,至1995年底,新建花園別墅和高級公寓共523幢,經上海市建設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審核,獲優秀設計一、二、三等獎的現代優秀建築27處。古北新區高級住宅群,面積66.30萬平方米,由法國著名建築設計師等設計。建築外形採用多重變化的拱頂,窗戶和牆幕精心修飾,高貴典雅;室內裝飾和設施,富麗豪華;庭院綴以藝術雕塑、噴泉、花壇、草坪、鐵鑄欄桿、庭園燈飾等,充滿浪漫情調;街坊總體設計突破傳統布局,空間豐富而多變,過街樓呈軸線對齊,住宅層層疊疊具有進深感,增添古典風韻。區內其他新建的花園住宅群,也設計新穎,功能齊全。布局上改變獨立式和並列式,結合地形交叉排列,錯落有致。一般以2層為主,30~50幢為一群體。整塊綠地伴以灌喬木。建有私人車庫和泊位,有的還建有網球場、游泳池、高爾夫球場和健身房等設施。建築群四周用鑄鐵柵或漏空花牆封閉,設警衛室,戶戶有來訪對講電話。著名的花園住宅群有綠谷別墅、四方西郊花園、新律花園、新城花園、金虹別墅等。新建的著名高層高級公寓有龍柏公寓、錦明公寓、錦繡公寓、富都花園、興國大廈、凱旋公寓和總統公寓等。全區準銷的高級外銷房占全市準銷的外銷房屋數的1/4。

由於區境花園住宅和高級公寓的居住環境優良,成為廣大中外人士擇居購房的理想城區。新建高級住宅、公寓租售率較高,長寧區房地產業呈現持續穩定發展態勢。1995年,全區房地產經營稅收達1.66億元,比1994年增長66%,占區財政收入19.50%。

5.教育事業發達,門類齊全

清光緒五年(1879年),聖約翰書院在梵皇渡創辦,為境內高等教育之始,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宋子文、外交家顧維鈞、新聞工作者鄒韜奮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榮毅仁、法學家張友漁等曾就讀該校。光緒七年,聖瑪利亞書院建校梵皇渡,光緒三十一年,愛國教育家馬相伯在於右任、邵力子等參與和配合下創辦復旦公學,為境內較早的2所中學;復旦公學培養了錢其琛、陳寅恪、竺可楨等著名社會活動家、文學家、科學家。民國4年,上海第一所盲童學校遷入憶定盤路(今江蘇路)。民國6年,中西女塾遷入境內。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及其姐妹、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黃量等蜚聲海內外的著名人士,學生時代就讀此校。民國14年,聖約翰大學部分師生另行創辦大學,取名“光華”,著名學者章乃器、羅隆基、徐志摩、胡適之等在校講學授課,魯迅、林語堂曾赴校演講。民國15年,傅蘭雅聾啞學校在境內開辦。至解放前夕,境內有高等學校2所、中學9所、盲童聾啞學校各1所,以及國小、幼稚園等。

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整頓、改造和新建、擴建各類學校。1951年,華東紡織工學院(今中國紡織大學)建立,後發展成全國紡織院校中歷史最久、以工科為主、兼有理科、文科的多科性大學。1952年,聖瑪利亞女中與中西女中合併,取名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為上海市唯一的重點女子中學,先後培養眾多出類拔萃的人才,有國家科委副主任朱麗蘭,原上海市婦聯主任、香港華賢有限公司總經理譚?芸,鋼琴家顧聖嬰等。1956年,建立區青少年業餘體育學校,培養出世界錦標賽鞍馬冠軍李小平、高低槓冠軍樊迪等一批體育尖子。1959年,區工讀學校建立。1979年,上海市第二聾啞學校附設輔讀班(今區初級職業輔讀學校)開辦,系全國第一所弱智兒童學校,連同盲童學校、聾啞學校構成特殊教育體系。1984年,建青實驗學校成立,在全市率先實行幼、小、中“三段一體”的教育改革實驗。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中,上海市舞蹈學校在國際上享有聲譽,湧現出凌桂明、石鐘琴、汪齊風等著名芭蕾舞蹈家;上海市中等職業教育中心,是國家教委首批命名的省市級重點職業高中。崑曲大師俞振飛任區業餘崑曲學校名譽校長。交響樂指揮家黃貽鈞、曹鵬任市三女中女子室內樂隊藝術總顧問、指導。區內大、中、國小就讀的學生,不少成為全國科技、實業、新聞和文體界人才。此外,業餘中專、業餘中學、業餘大學開展成人中等、高等教育;區業餘科技學校、中華補習學校及職工學校成為技術教育和崗位培訓的基地。

1988年4月,區和街道兩級社區教育委員會成立,共同參與教育和管理。1990年後,辦校形式除公辦學校外,恢復民辦學校,教育部門與企業單位合辦學校,教育部門與街道(鎮、鄉)聯辦學校和港、澳同胞投資及命名的學校。至1995年,全區已有幼稚園94所,國小63所,中學32所,特殊教育學校4所,中等職業、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36所,全日制高校7所,成人高校11所等,社會力量所辦的各類學校多達84所。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全面展開,形成較完整的教育體系。教育資源豐富和人才眾多,為全區基礎產業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良好條件。

長寧區在實施“八五”計畫中,積極探索,提出“依託虹橋,發展長寧”的發展方針。1995年底,中共長寧區委、區人民政府討論制訂長寧區“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目標,確定長寧區總體發展將形成以涉外經貿和商務為主導功能,以高效益內外貿、高新技術產業、高水準教育文化、高質量住宅為特徵的現代化新城區。“九五”計畫期間,重點開發虹橋涉外貿易中心、中山公園商業中心和虹橋臨空經濟園區,為實現跨世紀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