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心蟲

鑽心蟲

鑽心蟲,又叫三化螟,二化螟。三化螟是亞洲熱帶至溫帶南部的重要水稻害蟲。在我國廣泛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主要稻區,鑽心蟲特別是沿海、沿江平原地區為害嚴重。北限近年已達北緯38°,即山東煙臺附近。三化螟只為害水稻,以幼蟲鑽蛀稻株,取食葉鞘組織、穗苞和稻莖內壁,造成枯心苗、死孕穗、白穗等為害狀,嚴重影響水稻生產。

形態特徵

三化螟

三化螟屬鱗翅目,螟蛾科。成蟲體長9-12毫米,翅展21-25毫米。

三化螟三化螟

形態特徵:雌蛾前翅長三角形,淡黃白色,中央有1明顯黑點;腹末有黃褐色絨毛一叢。雄蛾前翅淡褐色,中央有1個小黑點,翅頂角斜向中央有一暗褐色斜紋,外緣有7個小黑點

(圖2)。卵產成塊,長橢圓形,初產時蠟白色,孵化前灰黑色,卵塊有幾十至一百多粒卵,上面蓋黃褐色絨毛。幼蟲分4至5齡,初孵幼蟲灰黑色,為1齡,也叫蟻螟。2齡,頭黃褐色,體暗黃白色,頭殼後部至中胸間可透見一對紡錘形灰白色斑紋。3齡,體黃白色或淡黃綠色,體背中央有一條半透明的縱線,前胸背面後半部有一對淡褐色扇形斑。4齡,前胸背板後緣有一對新月形斑,頭殼寬1毫米以下。5齡,新月形斑與4齡相似,頭殼寬1毫米以上,老熟幼蟲體長約18毫米、腹足退化,趾鉤單序全環(圖3)。蛹,長圓筒形,淡黃綠色,羽化前變金黃色(雌),或銀灰色(雄),雌蛹後足短,伸達第六腹節;雄蛹後足長,幾乎伸達腹末。

二化螟

水稻二化螟水稻二化螟

學名 Chilo supperssalis (Walker)鱗翅目,螟蛾科。別名鑽心蟲。分布在我國

方、北方各稻區。

形態特徵:成蛾 雌體長14—16.5mm,翅展23—26mm,觸角絲狀,前翅灰黃色,近長方形,沿外緣具小黑點7個;後翅白色,腹部灰白色紡錘形。雄蛾體長13—15mm,翅展21-23mm,前翅中央具黑斑1個,下面生小黑點3個,腹部瘦圓筒形。卵長1.2mm,扁橢圓形,卵塊由數十至200粒排成魚鱗狀,長13—16mm,寬3mm,乳白色至黃白色或灰黃褐色。幼蟲6齡左右。末齡幼蟲體長20-30mm,頭部除上領棕色外,余紅棕色,全體淡褐色,具紅棕色條紋。蛹長10—13mm,米黃色至淺黃褐色或褐色。區3—4代,20—24℃地區4—5代,高於24℃地區5-6代。以4齡以上幼蟲在稻樁、稻草中或其他寄主的莖稈內、雜草叢、土縫等處越冬。氣溫高於11℃時開始化蛹,15—16℃時成蟲羽化。低於4齡期幼蟲多在翌年土溫高於7℃時鑽進上面

俗名鑽心蟲,蛀心俗名鑽心蟲,蛀心
韭菜鑽心蟲韭菜鑽心蟲
水稻二化螟水稻二化螟
鑽心蟲鑽心蟲
水稻鑽心蟲水稻鑽心蟲

為害特點

水稻分櫱期受害出現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現枯孕穗和白穗;灌漿期、乳熟期受害,出現半枯穗和蟲傷株,秕粒增多,遇颳大風易倒折。 二化螟為害造成的枯心苗,幼蟲先群集在 葉鞘內側蛀食為害,葉鞘外面出現水漬狀黃斑,後葉鞘枯黃,葉片也漸死,稱為枯梢期。幼蟲蛀入稻莖後劍葉尖端變黃,嚴重的心葉枯黃而死,受害莖上有蛀孔,孔外 蟲糞很少,莖內蟲糞多,黃色,稻稈易折斷。別於 大螟為害造成的枯心苗。

生活環境

稻樁及小麥、大麥、蠶豆、油菜等冬季作物的莖稈中;均溫10—15℃進入轉移盛期,轉移到冬季作物莖稈中以後繼續取食內壁,發育到老熟時,在寄主內壁上咬l羽化孔,僅留表皮,羽化後破膜鑽出。有 趨光性,喜歡把卵產在 幼苗葉片上,圓稈拔節後產在葉寬、稈粗且生長嫩綠的 葉鞘上;初孵幼蟲先鑽入葉鞘處群集為害,造成枯鞘,2—3齡後鑽入莖稈,3齡後轉株為害。該蟲生活力強,食性雜,耐乾旱、潮濕和低溫條件。其 寄主主要有: 水稻、玉米、甘蔗、粟、 蠶豆、 茭白、 高粱、油菜、小麥、紫雲英等。該蟲為害仍然嚴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一是耕翻土地,減少蟲源。二是調整播種期,使菜苗3至5片真葉期與菜螟盛發期錯開;三是適當灌水,增大田間濕度。

化學防治

噴藥防治必須抓住成蟲盛發期和幼蟲孵化期進行。可選用1.8%愛福丁乳油2500至3000倍液,Bt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應早施或選用,或21%滅殺斃乳油2000倍,20%菊殺或10%菊馬乳油1000倍,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10%多來寶懸浮劑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來福靈乳油3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5.7%百樹得乳油25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或滅幼脲三號懸浮劑100

其他

主要天敵有卵寄生蜂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