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大螟 【別名】稻蛀莖夜蛾、
【學名】Sesamia inferens
【目名】鱗翅目
【科名】夜蛾科Noctuidae
【形態特徵】成蟲雌蛾體長15mm,翅展約30mm,頭部、胸部淺黃褐色,腹部淺黃色至灰白色;觸角絲狀,前翅近長方形,淺灰褐色,中間具小黑點4個排成四角形。雄蛾體長約12mm,翅展27mm,觸角櫛齒狀。卵扁圓形,初白色後變灰黃色,表面具細縱紋和橫線,聚生或散生,常排成2—3行。末齡幼蟲體長約30mm,粗4頭紅褐色至暗褐色,共5—7齡。蛹長13—18mm,粗壯,紅褐色,腹部具灰白色粉狀物,臀棘有3根鉤棘。
【分布】在陝西、河南以南稻區。
【生活習性】雲、貴高原年生2—3代,江蘇、浙江3-4代,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年生4代,福建、廣西及雲南開遠4—5代,廣東南部、台灣6—8代。在溫帶以幼蟲在茭白、水稻等作物莖稈或根茬內越冬,翌春老熟幼蟲在氣溫高於10℃時開始化蛹,15℃時羽化,越冬代成蟲把卵產在春玉米或田邊看麥娘、李氏禾等雜草葉鞘內側,幼蟲孵化後再轉移到鄰近邊行水稻上蛀入葉鞘內取食,蛀入處可見紅褐色銹斑塊。3齡前常十幾頭群集在一起,把葉鞘內層吃光,後鑽進心部造成枯心。3齡後分散,為害田邊2-3墩稻苗,蛀孔距水面10—30cm,老熟時化蛹在葉鞘處。成蟲飛翔力弱,常棲息在株間,每雌可產卵240粒,卵歷期一代為12天,2、3代5—6天;幼蟲期一代約30天,二代28天,三代32天;蛹期10—l 5天。蘇南越冬代發生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1代6月下旬至7月下旬,二代7月下旬至10月中旬;寧波一帶越冬代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發生,第1代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二代8月上旬至下旬,三代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長沙、武漢越冬代發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江浙一帶第一代幼蟲於5月中下旬盛發,主要為害茭白,7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蟲期和8月下旬第三代幼蟲主要為害水稻,對茭白為害輕。茭白與水稻插花種植地區,該蟲在兩寄主間轉移為害受害重。浙北、蘇南單季稻茭白區,越冬代羽化後尚未栽植水稻,則集中為害茭白,尤其是田邊受害重。
【寄主植物】甘蔗、禾本科作物、蠶豆、油菜、棉花、蘆葦、水稻、玉米、高粱、麥、粟等。
【為害症狀】基本同二化螟。幼蟲蛀入稻莖為害,也可造成枯梢、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及蟲傷株。大螟為害的孔較大,有大量蟲糞排出莖外,又別於二化螟。大螟為害造成的枯心苗,蛀孔大、蟲糞多,且大部分不在稻莖內,多夾在葉鞘和莖稈之間,受害稻莖的葉片、葉鞘部都變為黃色。大螟造成的枯心苗田邊較多,田中間較少,別於二化螟、三化螟為害造成的枯心苗。
【防治方法】 (1)對第一代進行測報,通過查上一代化蛹進度,預測成蟲發生高峰期和第一代幼蟲孵化高峰期,報出防治適期。(2)有茭白的地區冬季或早春齊泥割除茭白殘株,剷除田邊雜草,消滅越冬螟蟲。(3)根據大螟趨性,早栽早發的早稻、雜交稻、以及大螟產卵期正處在孕穗至抽穗或植株高大的稻田是化防之重點。防治策略狠治一代,重點防治稻田邊行。生產上當枯鞘率達5%或始見枯心苗為害狀時,大部分幼蟲處在1—2齡階段,及時噴灑18%殺蟲雙水劑,每667m2施藥250ml,對水50—75kg或90%殺螟丹可溶性粉劑150—200g或50%殺螟丹乳油100ml對水噴霧,也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8加40%樂果乳油50ml對水噴霧。蟲齡大於3齡時,每667m2可用50%磷胺乳油150ml對水補治。
發生規律
一年發生2~4代,隨海拔的升高而減少,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以老熟幼蟲在寄生殘體或近地面的土壤中越冬,次年3月中旬化蛹,4月上旬交尾產卵,3~5天達高峰期,4月下旬為孵化高峰期。成蟲白天潛伏,傍晚開始活動,趨光性較弱,壽命5天左右。雌蛾交尾後2~3天開始產卵,3~5天達高峰期,喜在玉米苗上和地邊產卵,多集中在玉米莖稈較細、葉鞘抱合不緊的植株靠近地面的第2節和第3節葉鞘的內側,可占產卵量的80%以上。雌蛾飛翔力弱,產卵較集中,靠近蟲源的地方,蟲口密度大,為害重。剛孵化出的幼蟲,不分散,群集葉鞘內側,蛀食葉鞘和幼莖,一天后,被害葉鞘的葉尖開始萎蔫,3~5天后發展成枯心、斷心、爛心等症狀,植株停止生長,矮化,甚至造成死苗。一開始被害株(即產卵 株),常有幼蟲10~30條。幼蟲3齡以後,分散遷害鄰株,可轉害5~6株不等。此時,是大螟的嚴重為害期。早春10 0C以上的溫度來得 早,則大螟發生早。靠近村莊的低洼地及麥套玉米地發生重。春玉米發生偏輕,夏玉米發生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