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杵磨針[陳夫劇作]

鐵杵磨針[陳夫劇作]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當代青年作家陳夫寫有李白長篇通俗文學劇作《李白不是神》,其中作品中關於李白”鐵杵磨針“部分名為《磨針溪啟示錄》。

劇作信息

體裁:通俗文學劇本

創作時間:當代

作者:陳夫

劇作欣賞

青年作家陳夫寫有李白長篇通俗文學劇作《李白不是神》,其中作品中關於李白”鐵杵磨針“部分名為《磨針溪啟示錄》,現摘錄集中部分供閱讀。

(著作權聲明:本劇作謹供欣賞,不經作者本人同意,任何傳媒公司不得採用,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磨針溪啟示錄

序1

時間:春夏秋

地點:青天綠野

人物:李白

李白正漫山遍野地追尋蟈蟈、撲著忽上忽下、來往不定的蝶群,灰頭灰臉,玩興濃烈。稚嫩的笑聲一波波飄蕩在青天綠野間。

畫外音:詩人李白在他少年時代,本是一個生性好動的頑童。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王國里,以蟈蟈、蝶群為伴、把耍棍棒為樂,玩的如風,快樂似鳥。在他那些純真無瑕的日子裡,到處洋溢著天真與浪漫。

序2

時間:入冬

地點:李白家中

人物:李白、李客(李白父)

這日,少年李白正在庭院中舞著棍棒,一臉興致。

畫外音:棍棒聲“唿!唿!”

李客在房內聽到庭院中傳來的“唿,唿”聲,用手推開窗,只見李白正舞著棍棒。少許,轉身踱步沉思片刻,又回到窗前,手扶窗軒,面對著院中舞興正足的的李白。

李客:白兒!快進屋來,為父有話與你說。

李白:噯!

李白邊答應邊丟下棍棒,朝李客的屋內跑去。

李客端坐在椅上,呷了口茶水,隨即便把茶杯放在了桌上。李白這時已站在李客面前,邊用滿塵的小手擦拭額頭浸出的汗液,邊急促喘息著。

李白:父親喚兒何事?

李客:兒啊,看你如此喜好耍棍弄棒,為父送你去習武學藝,如何?

李白片刻沒有支聲,臉上顯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

畫外音:學藝?受著師父管束多不自在,我一個人玩,要多痛快就多痛快!

想到這,李白眼睛一轉。

李白:孩兒……孩兒只是喜歡鬧騰而已,父親何以要我學武?

李客一怔,本以為李白會一口應允的,沒想到…。李客臉色忽慍忽喜,一下站起身來。

畫外音:想不到小小年紀倒如此機智,可不管總樣也不能由著他折騰下去。不行,還是得讓他受點約束。

李客對兒子的聰慧雖喜悅在心,但還是一臉威嚴地目視著李白。

李客:不管你是不是鬧騰,就這么定了,為父擇日送你去拜師求藝。

說完,李客一脫手袖,徑直走出房門。

李白:父親!父——親

李白追出門去,不停叫嚷著,一臉哀求樣和一百個不情願。

序3

時間:冬

地點:盤山路上

人物:李客、李白

李客在前引路,李白邊玩耍邊隨其後,行走在去拜師求藝的山途道間。

字幕打出:磨針溪啟示錄

場1

時間:午後

地點:深山廟宇內

人物:李客、李白、武僧

李客帶著李白來到離家較近的一座深山廟宇內,尋到托人牽線引薦的武僧,拱手揖禮。

李客:在下李客,因慕名大師武藝了得,特帶小兒自綿州昌隆青蓮鄉前來,望大師肯收小兒為徒,施以點授。

武僧:阿彌陀佛,李施主言過了,既然是貧僧好友相薦,貧僧自然責無旁貸。

武僧單掌持念珠相禮,又奉上茶水,邀李客於客堂坐下飲用,李白依在李客旁。李客聽之,忙起身叫李白上前跪拜師父。

李客:白兒,還不上前叩拜你的師父。

李白心中壓根就沒有拜師學藝的概念,但迫於父親的壓力,還是走到武僧正前方,低頭跪了下去。

畫外音:我才不要呆在這學什麼藝呢!我要和我的“小夥伴們”在一起。

恍然之間,跳躍的蟈蟈、飛舞的蝴蝶如風一般繚繞在李白眼前,李白幾乎要興奮起來。

李客:白兒!

李白一驚,趕忙曲身下拜。

李白:師父在上!

武僧:呵呵,好!好!呵呵!

武僧三步並兩步走上前,伸出右手托起李白,見李白那閃著聰慧的雙眼,甚是喜愛。李客與武僧再次雙雙坐下,李客打開隨身的背包,取出事先準備好的銀兩,揭開包布,攤放桌上,推到武僧面前,武僧一番謙讓後收下。

李客:大師自此將為小兒受累操心,這些微薄學錢,望大師一定莫嫌棄。

武僧:噯,不可,不可,這若讓貧僧好友知曉,哪有顏面?何況,鄉鄰們一直心存小廟,香火方逐年旺盛,才使我等衣食無憂。貧僧對施主們唯有感恩戴德,又怎敢再收受李施主此番厚意呢?

李客:那,那就算小兒生活之費用,請大師暫且保管,這,這總算可以吧?

武僧:阿彌陀佛。看來,貧僧只能恭敬不能從命了。

武僧滿臉笑靨,端起茶杯向李客作了個禮式,與李客各飲了一口茶水。

場2

時間:午後

地點:廟宇門外

人物:武僧、李客、李白

武僧與李客、李白(李客手牽李白)從廟內走出,在廟門外止住腳步,武僧與李客相互作禮告別。

李客:小兒李白生性好動、貪玩,望大師日後能嚴加調教,不必有所忌慮。

武僧:李施主儘管放心離去。令郎雖天生頑性,卻是百家難得的好男。

李客:大師切不可這般誇耀他,免得他藉此肆狂。

武僧、李客:呵呵!

李客與武僧笑著把眼光一起投向立在一旁的李白。李客順手拉過李白,收斂起臉上的笑意。

李客:自今日起,我兒一切言行須得師父之意,不得擅自行事。師父之言,即為父之言;師父之命,即為父之命。我兒是否牢記?

李白仰視著父親李客,又向武僧看去,點頭表示已然聽得清楚、明白。李客向李白一番交待後,即向武僧拱手準備下山。

李客:眼看天色將晚,李某這就告辭,大師請回。

武僧:李施主一路好走,一路好走。

武僧與李白立在廟門外目送李客下山。少許,武僧轉身步入廟內,李白則向漸行漸“小”的李客揚動起稚嫩的手臂。

李白:父——親——,路——上——小——心!(清脆而高亮的聲音,徜徉于山巒之間)。

隱約中只見李客也轉過身來,向李白揮了揮手。這時,武僧重新轍到廟門處,從門內露出腦袋看了看仍在搖著手臂的李白,又輒身回向廟內。

武僧:李白,跟師父進廟房來。

李白聽武僧招呼,蹦跳著跑向廟門。倏然,李白止下步又回頭眺望了一眼即將消失的李客身影,眼中赫然綻放出一抹笑意。

畫外音(回頭剎那):父親,你就等著吧,我很快就回去陪我可愛的蟈蟈,陪我漂亮的蝴蝶。哼!

李白跑入廟內。

場3

時間:黃昏

地點:廟房內

人物:武僧、李白、一淨(武僧廟內武弟子)

李白尾隨武僧來到一間陳設素潔的廟房。武僧於桌邊椅上坐下,喝了一口茶水,然後無聲的拔動著手中念珠。

武僧:令尊送你前來學藝,不知——,你所愛何器?

武僧向立在面前的李白抬了一下眼皮,李白因沒學武之念,自然心無器械。

李白:徒兒心中不知所愛之器,師父做主便是。

武僧:為師看你體態輕盈,那——,授你劍術如何?

李白:謝師父。

武僧:好,好!日後我師徒二人時,不必行此大禮!

李白要向武僧禮跪,武僧一伸右掌托起李白。

李白:是,師父。

李白邊起身邊應允。此時,山中來得過早的黃昏已使廟房內的光線變得微弱起來。忽然,一抹燭光又通明了整個廟房,原來是廟內武弟子一淨掌燈而入。

武僧:一淨,過來見過你的小師弟李白。

一淨單起右掌行禮,李白覺著好玩,也學著立起右掌。一淨看了李白,不禁失聲笑將出來。武僧見之,也不免呵呵而樂。

一淨:見過師弟。

李白:見過師兄。

李白眨了眨眼,不知何事?摸著頭不解的看了看一淨,又抬眼向武僧看去。

武僧:一淨與為師均是出家之人,理當單掌行禮,而徒兒你是俗家弟子,一般莫用此禮術。呵——呵——呵——,我同你師兄都覺你甚是可愛,方由心笑將出來。呵呵!好,好。

武僧輕拍了兩下李白的小腦袋,又轉眼向一淨看去。

武僧:一淨,天色已晚,帶小師弟早些用飯,早些休息去吧!

一淨:是,師父。

一淨與李白向武僧行禮後,轉身走出廟房。

場4

時間:月夜

地點:臥房

人物:李白、一淨

李白與一淨走在通往僧家弟子的臥房走廊,李白時不時瞅一眼一淨,而一淨只顧行走。

李白:師兄,那些師兄是不是好些日子都沒吃飯?你看他們只顧一個勁的吃,頭都不抬。

一淨感到這小師弟真是單純的象根線,腳步不由得放慢下來,眼含笑意向李白側了側目。

一淨:師弟你剛來有所不清,廟有廟規。吃飯時不得交耳,便是廟規之一。

李白:這廟規真可惡,我可不想變得象他們那樣。

一淨怔了一下,停下腳來,面對李白皺了皺眉頭。

一淨:噓——(一淨用一根手指豎在自己的嘴唇上,做了個不要出聲的姿勢),小聲,師兄們都睡了。

這時,他們正好站在了臥門外。

李白:怎會?師兄們剛剛不是還同我們一起——(一淨用手捂住李白的嘴,止住他。)

李白瞪大眼在一淨推開門時狐疑的向房內看了一眼,臉上一下堆滿驚訝。

一淨輕輕推開房門,又回頭向李白做了個隨他進去的手勢,接著又指了指李白的腳,示意不要弄出響來。待李白入房後,一淨又如賊般重新關上房門,躡手躡腳拉著李白走到靠窗的兩個相鄰床鋪睡下。李白睜著雙眼在鋪被中象剛做了一場凶夢般左右輾轉著,然後牢牢盯著身邊鋪被中毫無聲音的一淨。李白最終忍不住向一淨的床鋪邊側起身來,先用手輕輕搖了搖一淨,然後,把嘴湊到已睜開眼的一淨耳邊。

李白:師兄,我們剛才為何要偷偷摸摸上床啊?(輕聲的幾乎聽不到)

借著窗外灑入的月輝,可見一淨臉上泛起一絲無聲的笑,他也側起身把嘴湊到李白的耳邊。

一淨:不準時來臥房,就得象賊一樣躡手躡腳。(輕聲的幾乎聽不到)

李白同樣把嘴湊過去。

李白:為什麼得象賊?(聲音稍大)

一淨趕忙用手去捂李白正湊在自己耳邊的嘴,看看其他床鋪,才把嘴又湊到李白的耳邊。

一淨:廟規——(拖著聲音,語氣平緩),小師弟,不要再問,只管睡就是。(輕聲的幾乎聽不到)

李白:那,師兄們是不是都會飛啊?是不是?師兄!(聲音變得幾乎聽不到)

李白忍不住又向一淨問了一句。

一淨:廟規。(輕聲)

李白還想湊過嘴去,但用手觸了觸一淨,發現一淨不再理他,只好重新躺入被中,眨著一雙眼愣愣的瞅著窗外懸空的月,胡思亂想起來。

畫外音:廟規,廟規,真可惡!我才不管呢,哼(眨了一下眼)!啊呀!(臉上表現出驚訝神態)這廟規若不讓我去見我的蟈蟈、我的蝴蝶,那怎辦呀!(繼續驚訝的神態,眼一眨不眨)誒,那我就先騙騙這廟規,待到來年春天再回去也不遲,那時正好能見上我的蟈蟈、我的蝴蝶,嘿嘿!(高興的眨了眨眼)

李白這時想的越發興奮,也不管一淨睡與沒睡,便又湊到他的耳孔邊。

李白:師兄,若我騙得過廟規,回家陪我的蟈蟈、蝴蝶,你會告密嗎?

只見一淨蠕動著身軀,沒有搭理李白,但顯然還醒著,待輾側後把背留給了李白。李白也只好沒趣的落枕,繼續瞅著月。少許,李白忍不住打了一個重重的哈欠,便留下一窗月輝和闃靜的夜,合眼睡去。

場5

時間:晝

地點:廟院

人物:武僧、李白、一淨、小二(酒傢伙計)

廟院中,武僧正教授李白劍術。只見武僧時而由一旁指點、規範李白某招某式;時而親身演練,向李白示範劍術;時而又領著李白操劍同舞。

武僧:用劍之人一定要人劍合一,人隨劍走;好如風掠於水,波隨風行,切不可拖泥帶水。

武僧拿劍示範,只見他身輕如燕,劍勢瀟灑,尤如魚游水中,可懵懂少年哪管得這些所謂的劍道,只是手握木劍相效為樂而已。李白這一無心戀劍的情緒,武僧自然看得清楚。

武僧:李白,練劍之時,不要胸藏二念。

李白:是,師父。(邊舞邊答)

畫外音:自打李白師從武僧學劍以來,雖時日不久,雖李白大半也只是懷著邯鄲學步的心態,可李白手中那舞起的劍分明已是套路雛成了。

這時,一淨引著一位挑擔、夥計打扮的人從廟廊走了過來。

一淨:師父,酒家高掌柜的小二哥前來送糧。

武僧正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李白練劍,聽到聲音,迴轉身來,面帶笑容。

武僧:噢,小二哥,有勞,有勞你了。

小二哥放下擔子,鬆了松壓得過久的肩,也以笑臉回應著。

小二:咱掌柜的生意常年都被廟上照顧著,這算啥!若不是廟上照顧,我小二的工錢怕也要少拿幾分羅。

武僧、小二哥:呵——呵——

小二:話說回來,我做小二的永遠也只是個小二的命,哪能比得了咱掌柜那頭腦。這不,上山前差點就犯了大事,要不是掌柜的拼著命追上我,就真的落(la)下了師父的性情之物,這還了得啊?

武僧一收神,象得了寶似的更為舒心的笑將開來。

武僧:真不枉貧僧與你家高掌柜相識一場啊。

小二:那還能錯?不是有這么句話:“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咱掌柜啊,是知師父的心喲!

武僧:看你這俐齒,不過——,高掌柜倒也真是知人善用,各盡其材。

小二:師父抬舉了,象我這種賣勞力餬口的人哪有這般能事啊,大概是句句實話,師父聽得順耳吧!

武僧、小二:哈——哈——。

一淨走到武僧身邊,耳語了一下,只見武僧點頭滿意。

一淨:小二哥,請隨我來。

小二:那小二我這就向師父辭行了。

武僧:好,好,回去後替貧僧向高掌柜的道個謝,難為他把事情想得如此周全,每次都不忘捎來咱家的性情之物!

小二:小二我一定轉達,一定轉達。

小二向武僧行過禮,彎腰重新挑上擔,一步一顫地隨一淨朝廟內的伙房方向走去。在一淨與小二拐進被牆面擋住視線的走廊後,武僧把有些迫不及待的目光匆匆收了回來。

央媒首發

版面圖片資料 版面圖片資料

2013年7月8日,文化部《音樂生活報》對陳夫李白版本這一通俗文學劇作(《李白不是神之磨針溪啟示錄》)進行了前期搶載,以連續三期專版對該書“鐵杵成針”部分進行了選載 。選載內容為:

第一期選載:《李白山廟出走生風波武僧尋徒醺打潑賴結命案》

第二期選載:《李白象耳山求學道術初呈丘夫子設計少年驚武勝鐵杵磨針》

第三期選載:《少年三訪磨針溪得啟示讀“百家”一代詩仙重晤武勝感召萬代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