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銀鞍橋

鎏金銀鞍橋

出土:1957年遼寧省建平縣張家營子鄉勿沁圖魯村出土鎏金銀鞍橋這件遼代鞍橋為銀質鎏金。 契丹人以鞍馬為家,十分注意鞍具的裝飾,其製作屬於民族傳統工藝。 當時契丹鞍、西夏劍皆為天下第一,別的地方雖有仿效者,但始終達不到水平。

基本信息

年代:遼(916-1125)
器型:寬39厘米
出土:1957年遼寧省建平縣張家營子鄉勿沁圖魯村出土

文物簡介

鎏金銀鞍橋鎏金銀鞍
這件遼代鞍橋為銀質鎏金。1957年出土於遼寧省建平縣張家營子鄉勿沁圖魯村。鞍橋錘鍱而成,珍珠地,上有三朵牡丹紋。主體為雙鳳,大嘴、展翅、長尾。鞍橋是木鞍兩端高起如橋的部分,向外的一面釘有金屬護片,既保護鞍木,也是一種裝飾。

文物背景

契丹人以鞍馬為家,十分注意鞍具的裝飾,其製作屬於民族傳統工藝。當時契丹鞍、西夏劍皆為天下第一,別的地方雖有仿效者,但始終達不到水平。在贈送宋朝和其他鄰國的節日禮品中,就有鞍飾。契丹又沿襲東胡和鮮卑葬俗,在墓中隨葬馬具,所以今日我們還能見到如此精美的鞍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